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兰妈谈育儿

幸福感是什么?从字面上意思来理解,幸福感就是感受到幸福的程度,更深层意思是幸福的能力,幸福感的来源是在于家庭影响,尤其是孩子的成长有没有幸福感对人生至关重要,幸福感低的孩子从小所生活家庭,如果不是争吵不休、就是批评责备的负面环境,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这对孩子的性格也有着很大影响,因为负面生活下的孩子容易内向、抑郁。

记得曾经在年末的一个话题采访里,有一个叫“你幸福吗”的采访主题引起了热议,这句话包含了现实中生活、更是很多人终其一生所追求的情感,那么关于这种情感大家觉得自己是否幸福呢?朋友小凤是一个不善言谈的姑娘,高中时期我们是感情特别要好的同桌同学,她总是说我的性格很乐观、能够给他带来幸福感,当时被小凤夸得是贼开心,也并没有注意到小凤背后的家庭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后来的更深入接触后,我才知道原来小凤和她的家人关系特别不好,尤其是脾气暴躁的妈妈,每次但凡是一沟通就会控制不住情绪引发激烈的争吵,高中寄宿阶段小凤说,她根本就不想给家里面通电话,一般都是没有生活费了才不得不打个电话,结果电话一通对方就传来骂骂咧咧的声音“你个死丫头,除了找我要钱还会干什么,在学校又瞎买什么了”…

后来,高中之后大家都各奔东西,有的上了大学、有的直接走向社会开始体验生活,虽然我和小凤都没有考上理想的名牌大学,但普通大学四年也给我们各自带来了难忘的时光,大学毕业后各自都参加了工作,前段时间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小凤看起来依然是一副愁容满面的表情。

一眼看上去,和高中时所见到的性格内向、不善于言谈完全一致,除了和我这个曾经的同桌偶尔搭搭腔、说说话之外,小凤全场几乎是低着头安静地玩自己的手机,仿佛和周围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可能很多人以为小凤的性格不是太孤僻、及时太高傲了,其实孤僻也好、高傲也罢,每一份看起来和周围格格不入背后都有儿时的一份童年伤疤。

记得高中的那几年,小凤为了让父母开心,她每天都会拼命地学习,宿舍里大家都睡觉了,小风还躲在被窝里拿着小夜灯偷偷地背单词、背笔记,后来还因为学习压力太大患上了严重的抑郁,不敢直视老师的眼睛、不想同学讲话,大家都成小凤是班里的女怪胎,每次也只有和我聊天的时候才能稍微得到一些安慰

而多年之后,看到已当妈妈、已工作了的小凤,身上还是和当初的内向、不善于言谈一样,心里面多少会有一些感触,尤其是现如今我们已为人母,在同为家庭教育的感悟里,大家也清楚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尤其是儿时的幸福感,会直接会影响到整个人生的幸福体验

孩子幸福指数高不高,从家庭教育的4个细节就能看出,希望大家一条都不占:

1、拿优秀同学攀比

如果问一个孩子幸不幸福,其实从孩子儿时所受的教育体验就可以看得出,每一位家长对孩子的期盼都比较简单,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成龙成风,希望他们未来的生活可以多姿多彩,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孩子的童年一般都是在不停地学习、不停地优化自己,从2岁开始练琴、从3岁开始跳舞、从3岁开始学英语、从4岁开始学小学课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一开始赢在起跑线上,为了孩子的学习能更加轻松、优秀一些,对孩子的日常要求往往也会比较高一些,但其实在教育这条路上,家长的焦虑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还会因为焦虑而出现一些负面攀比现象,比如“怎么又没考好”、“都坐在一个教室学习为什么别人都会、而你不会”…

这些日常中无情攀比都会给孩子留下失败的自责感,可能很多家长认为用“学习好的同学”来作为孩子的学习激励,其实没有任何一个孩子会欣然接受“爸爸妈妈夸赞他人、指责自己”,家长的“用心良苦”孩子不仅无法理解、反而会接受不了,过重的攀比心会直接降低孩子的幸福指数让他们的童年生活在恐慌、害怕、愤怒、甚至抑郁下。

2、对孩子说“不要你了”

比尔盖茨曾说“教育的第一要务是给孩子安全感”,孩子的幸福指数高不高、和他们的安全感充不充足有着紧密关系,之前出门的时候刚好碰到邻居拎着她女儿回家,5岁的小女孩看起来特别抗拒,全程都是妈妈硬生生地推着走,看到我后女孩就跟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露出乞求的眼光,看着可怜小女孩就如同看到了曾经的同学小凤,于是劝说邻居试着和女孩好好沟通。

当时,邻居也是满脸愁容地抱怨“我要是能好好沟通就不会拖着回家了”,当女孩表现得更为抗拒时,邻居更是忍不住大发雷霆地说“你要不回家,就别回了,我不要你了,你爱滚哪儿、就滚哪儿去”,这番话听着很是难受,女孩也害怕地紧紧抓住妈妈的手不放,很明显对孩子来说,“不要你了”这句话很有震慑力

不过这句话的震慑力,并不是因为家长把孩子管顺了,而是在用“孩子在意爸爸妈妈”的情作为威胁,没有哪个小朋友听得了爸爸妈妈说“我不要你了”,这句话给孩子带来的恐惧无疑犹如天塌了一般,孩子在如此缺乏安全的教育环境下又如何有幸福感呢?教育孩子就像是在盖高楼一样,安全感就是高楼层的地基,只有安全感坚楼层才会搭建得越高!

3、孩子一“哭”就发脾气

表姐女儿依依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特别情绪化,每天早上都能哭到有人妥协为止,但再怎么心疼也不可能让孩子待着家里不去上幼儿园呀,刚开始的时候还能轻言细语地好好安抚一翻,但随着小丫头的哭闹威胁声越来越大,表姐的情绪是越发暴躁了,每次孩子一哭的时候就忍不住发脾气。

后来虽然依依上幼儿园哭闹的情况有些好转,但表姐也发觉了依依在躲着她,意识到母女情出现问题后表姐赶紧开始修补,那天晚上她带着歉意的眼神对依依说“对不起,宝贝妈妈不该凶你了,可是你没有理由的哭闹,让人好担心呀”,结果依依听到后哇哇大哭起来,幼稚的童声还断断续续地说“爸爸妈妈,都不要我了,要把我丢到幼儿园,我好想你们,你还凶我…”。

那一刻,表姐才明白了原来依依不想上幼儿园的哭闹背后,竟然是担心“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刚进入幼儿园后对爸爸妈妈的思念也造成了入学焦虑,看到因为委屈而皱在一起的小脸瞬间心疼极了,抱着依依说“爸爸妈妈怎么会不要你了呢,幼儿园是每一个小朋友都要去学习的地方,我们送你去幼儿园正是希望有更多人跟爸爸妈妈一样欣赏你呀”。

那一晚之后,依依上幼儿园没有再哭闹、并且还表现得特别积极,这件事也突出了和孩子交流沟通的重要性,如果孩子一“哭”就发脾气,给幼小心灵孩子所带来的伤害不可估量,尤其是平时陪伴孩子不多的家长,每一份情绪背后都直接会降低孩子的幸福指数

4、命令孩子分享了心爱之物

小朋友的安全感主要是来自于教育环境影响,除了爸爸妈妈爱孩子带来的情感融入之外,每一个孩子还都有物件的安全感需求,尤其是亲戚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免不了会出现争夺玩具的情况,此时有些家长为了息事宁人或者脸皮薄,就会直接要求自家的孩子把心爱之物分享出去。

其实这种不顾接孩子情绪的要求命令,对孩子来说是完全不公平的,小朋友之间的小打小闹,本来就应该有他们自己去商议解决,如果孩子一遇到问题家长就出面解决,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性的同时,父母命令孩子分享心爱之物的不恰当处理,还会直接降低孩子的幸福指数。

心爱之物就如同孩子对父母寄予的情感,如果随随便便地就让出去了,这对孩子的内心又会有着怎样的失落呢?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心爱之物时就要霸道、不分享,而是需要家长在有意识的引导下,让孩子自愿去分享心爱之物,和好朋友一起体验心爱之物的乐趣,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幸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全感=幸福感,在教育下被这两种情感滋润的孩子,将来的人生情感都不会太差,他们的性格也会表现得比较乐观积极,同时愿每一个小朋友儿时都能够幸福感爆棚、自信满满,也愿每一个孩子未来都能被岁月温柔以待!

我是兰妈,专注于育儿领域解析作者,以亲身事例、各种家庭教育实例,来记录育儿感触的瞬间,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兰妈谈育儿一起学习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