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快节奏的生活让邻居成了人们身边“熟悉的陌生人”。疫情发生后,邻里之间互相打气、守望相助的故事在各处上演,给人带来暖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夫妇的“救星”

“哎哟这可怎么办,我进不去了呀!”几天前,家住友谊路街道宝山十村的许老伯看着紧闭的房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许伯伯,出了什么事情?”听到楼上传来的动静,居住在楼下的小蒋急忙赶来。许老伯今年已经90岁高龄,小区被列为防范区后,每隔几日会下楼散个步。那天,散步回家的他正想开门,一摸口袋才发现自己没有带钥匙。不巧的是,许老伯的老伴瘫痪在床,无法开门,发现许老伯被关在门外后,老伴也急了。

“许伯伯你不要着急,我帮你打电话找锁匠来开门。”了解情况后,小蒋一边安抚老人,一边从自己家中搬来凳子让老人暂时坐下休息。打电话联系好锁匠后,小蒋也没有离开,一直陪伴着许老伯,直到锁匠开好门,见到许老伯踏进家门后才放下了心。

临别前,许老伯连连感谢小蒋:“要不是你,我今天家门也进不去啦!”对于这个热心肠的小伙子,老两口都竖起了大拇指。“近期他没有少帮我们的忙,每次居委发物资,他都会下楼帮我一起拿上来。我们社区就是要有这种优秀的年轻人呀!”

家门口的惊喜

“我家没有盐啦,谁家有多余的能支援一下?”“我家有,我给你放门口吧,等等马上就来!”

看到楼组群里的求助,宝山七村楼道志愿者徐阿姨赶紧拿出家中多余的物资为邻居送上。“说起来,要不是这次疫情,大伙儿也不会如此熟悉,要知道在这之前,好几户邻居我都没打过照面呢!”徐阿姨说,现在有了专属的楼组微信群,有什么团购活动大家都会一起凑单,平日里也会在群里聊聊天、拉拉家常,邻里氛围好了很多。”

第二天,徐阿姨惊讶地发现,自己家门口不知何时多了一包蔬菜和肉。一问才知道,是前一天收到盐的居民送来的。“人与人的交往就是有来有回,这样感情才会更好呀!”收到感谢物资,徐阿姨心里美滋滋的。她觉得,要让更多邻居分享这份情谊,于是便将收到的肉做成了老家特色小吃小酥肉,分给了大家。

解决“头等大事”

不知不觉,夏天的脚步近了。封控在家一个多月来,居民的头发都变长了。“好久没理发了,我都要长成‘鸡冠头’啦!”“前几天我拿家里剪刀一刀剪刘海,歪得十分彻底。”谈起自己的“头等大事”,宝林二村的居民有些无奈。

看到居民的困扰,小区第二党支部书记孙家贵主动提出,在楼道里为居民免费错峰理发。孙师傅有着一手精湛手艺,之前学雷锋活动时经常为居民服务,是大家的“老熟人”。

居民老张是孙师傅的第一个“顾客”。只见孙师傅熟练地操作剪刀,不到一会儿,一个清清爽爽的新发型诞生了。“我之前就认识孙师傅了,他手艺好,干活又认真!”看着自己的新造型,老张满意地说。

为邻居们服务完,时间已不知不觉过去了3个小时,孙师傅的衣衫也被汗水浸湿。他为民服务的精神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认可:“理发事虽小,但俗话说得好,‘细微之处显真情’,这就是我们小区党员的表率,他们是真正把老百姓的需求放在了心上!”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吴越

微信编辑:泰妮

校对:s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