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大降息。

5月20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5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45%。

也就就是说,1年期LPR不变,5年期LPR,从4.6%,降到了4.4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次罕见的、反向的、“非对称”的降息!

罕见,是因为房贷基准已经降到了历史极低水平。

反向“非对称”,是因为以前只降1年期LPR,也就是短贷的基准利率,根本没有5年期的份。

就算1年期大幅降息,为了打压楼市投机,中长期贷款的利率降低幅度也非常有限。

这一次,在没有调整MLF政策利率的情况下,在房贷利率上周刚刚突破基准20BP下限的情况下,在降息空间已经非常窄的情况下,又再次调降中长贷基准15BP,而1年期LPR反而纹丝不动,只能说明:

刺激房地产的力度,越来越猛了。

别看央妈平时对大儿子冷淡,关键时候,就能看出来亲不亲。

为什么说是“亲儿子”呢?

这可是,在有限的降息空间里,央行硬生生给房地产挤出来的机会。

各位注意,在一季度的货政报告里,央行提到了两句话:

“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兼顾内外平衡”。

还有“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支持粮食、能源生产保供,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美联储货币紧缩的步伐很猛,全年可能加息7次,全球主要国家都步入了加息周期,人民币不可能独善其身。

更何况,在多次降息降准之后,银行手里已经不缺钱了,加上俄乌局势导致的原油、天然气、小麦、玉米,化肥价格飙升,今年央行的首要目标,一定是币值和物价的稳定。

这种局面下,16号的MLF利率没有降,20号的1年期LPR也没降。

而5年期LPR罕见调降15BP,前几天还刚刚调低了20BP的房贷利率下限。

这也昭示了,央行维护房地产的决心有多大。

很多朋友可能会说,不就是降了15BP么,月供比起原来也就少了几十块,有什么值得渲染的?

错。

你只看到了这次的降息幅度,却忽视了房贷利率下降的速度之快,已经堪称是“自由落体”的状态。

注意:年初的时候,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普遍高达5.88%。

即便当时5年期LPR已经降到了4.65%,但不少城市的个贷加点,依然高达80BP甚至100BP。

为啥?

因为那个时候,央行还没有像现在一样,降存款利率给息差空间,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全力催促银行放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银行来说,反正能增厚利润,当然乐见大幅加基点了。

这就导致了,几个月之前买房的人,房贷利率少则5.5%,多则高达6%以上。

但最近几个月,央行全力催促银行放贷,甚至喊出了“金融部门不但要迎客上门,还要主动出击”这句话。

不论是放款时间,还是加基点程度,房贷利率下降速度之快,刷新历史记录。

现在,绝大部分城市都能执行5年期LPR的基准利率,这相当于把高达100BP以上的利差空间,给打掉了。

在这个基础之上,央行又调整房贷利率下限,现在买首套房,就能执行4.25%。

这是什么概念?

算笔账就清楚了。

1月份的时候,100万30年等额本息,利率5.88%,利息要还113万,月供5900多。

现在买房,同样100万30年等额本息,利率4.25%,利息只有77万,月供4900块左右。

明白了吗各位,不到4个月的时间,利息少了36,月供少了整整1000块。

香不香,大家自己体会吧。

几个月前买房的,心有多痛,大家也可以自行体会。

是什么原因,让央行出现如此“急切”的态度?

说到底,还是房地产这个大儿子,今年太不争气。

哪怕是长三角的宁波、苏州、南京、杭州,这些重点中的重点城市,成交也直接降到冰点。

中指的数据,杭州五一新房成交1.17万平米,降75%;南京4万平方米,降67%;苏州成交2万平米,降67%;宁波成交3万平方米,降57%。

长三角地扛把子城市,上海的数据更不用说了,几乎冰封。

土拍就更别提了。

5月17日,财政部公布了2022年4月财政收支状况。

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7922亿元,同比下降29.5%;

1-3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958亿元,同比下降27.4%;

1-4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501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9.8%。

这个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卖地收入”。

在分税制改革后,这份收入,是归地方自由支配的。

换句话说,土地出让收入,不仅可以解决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缺口,还能解决保障性住房、教育、水利等基建资金缺口。

同时,它也是专项债付息的还款的重要来源。

没有卖地收入,地方搞基建,保基层运转开支,都会遇到麻烦。

南京已经完全放开了二手房的限购,苏州无锡杭州也都纷纷出了松绑限购限售的政策。

从中西部到沿海,从三四线到一二线,截止目前全国已经有100多个省市,放松楼市的尺度越来越宽。

很明显,接下来,各大城市,各大银行,还会继续宽松。

只要销售、土拍数据不见效,绝不鸣金收兵。

尺度越来越大的调控,与冰冷现实之间的拉锯,还在继续。

总之,病不好转,药不会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