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冲突进入到第三个月后,战场局势和国际局势都开始发生变化。虽然西方依然在口头上极力支持乌克兰,甚至“挺乌克兰”已经变成了西方的政治正确,但与此同时,美西方却在行动上开始偷偷对俄罗斯和普京释放出了更多善意甚至妥协的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欧争相与俄罗斯通电话

当地时间5月15日,芬兰总统尼尼斯托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芬兰加入北约一事通了电话,而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等欧洲主要国家的领导人都与普京频繁进行着电话沟通。此事甚至引起了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的不满,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疯狂吐槽欧洲领导人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献媚”,称欧洲一直声称要“孤立”俄罗斯,可是各国领导人争相给普京打电话,不仅没让普京觉得自己被孤立,反而认为自己成为了被关注的焦点。

不仅是欧洲,美国防长奥斯汀也在冲突爆发后第一次与俄罗斯防长绍伊古通了电话,双方在通话中讨论了包括乌克兰局势在内的国际安全热点问题。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柯比在声明中称,奥斯汀在通话中敦促“立即”在乌克兰实现停火,并强调了美俄两军保持沟通渠道畅通的重要性。

德国向俄罗斯低头

除了电话沟通,欧洲国家也做出了一些实质性的行动。作为欧洲领头羊的德国此前一直坚称,本国不会受俄罗斯的“要挟”使用卢布支付俄罗斯天然气,但不久前,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却在访美时“说漏了嘴”,亲口证实德国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商已经在俄罗斯指定的银行开设了账户,并使用卢布支付了天然气费用。这对于幻想着可以与盟友“同仇敌忾”打压俄罗斯能源的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失望的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国际形势变化,证明此前中方一直坚持的立场取得了效果。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中方在联合国大会等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主张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得到重视,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得到支持。各方应共同支持俄乌对话谈判,国际社会要为俄乌谈判创造积极条件,多做有利于政治解决的事,而不应设置障碍、增添阻力,更不应火上浇油,激化矛盾。我们应该本着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同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全球和地区安全架构。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