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发展,往往伴随有新老城区的更迭,无论是建筑的拆迁改造还是人们生活习惯的逐步培养,都有一个过程。相对于新城区,老城区里的布局和状态,相对而言更加接地气,像在湖北武汉江岸区的中山大道沿线,就有一座老旧的海寿里社区。在热闹的市中心反复穿梭,看到的无非是狭长的胡同小巷,人气静谧,时而喧嚣,但海寿里的安宁,伴随着高大的行道树,可以一直沉寂下去,令人的思绪跟着沉淀回味,仿佛哪怕是一百年时光也是转瞬即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出海寿里,必然会经过海寿街,里程不长,但对于喧闹市区,又是一片迷乱之意。这种迷乱体现的其实并非从海寿里出,而是外人从外地,在市中心以外的地方寻觅过来的路线,指的是进到海寿里的方式。毕竟一整座汉口,或者具体到江岸区的中山大道沿线,无论是从北边的二桥还是南边的大桥穿插过来,要走的里程都会过半。租界风格的建筑多到数不胜数,马路几车道相互拥挤,公交车来来回回,自驾的话又要看复杂的限行规则,于是只好打车,也不管是否绕路,过一元路就到了。

从中山大道与海寿街交汇的口子处进来,是一排矮旧的商铺,另一边有稍微宽阔的人行道。从布局看,是闹市区里很常见的老旧建筑风,多半有老旧的房子,一两层的高度,竖满广告招牌,显示出丰富的经营历史。另一边则是宽阔的人行道,开辟了一块绿化带,虽然很小但也很珍贵,毕竟寸土寸金。虽然是市中心,但白天里也没有多少人,车流稀疏,自行车全停着,路人慢悠悠走过,还有老人推着孩子遛弯,一脸漫不经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到海寿街一半里程的时候,看到街心处是海寿里入口。那是一栋临街的建筑,体积很大,有点像裙楼,有两层往上,第一层都是商铺,第二层门窗紧闭,看不出状态。入口这一层实际上是镂空了第一层,变为南北通透的过道,这实际上也是那个建筑年代最常见的设计样式。过道里有灯,外墙贴满了广告和纸条,几乎成为公共的宣传栏,边角处停着几辆车,看成色快要废弃。光线在过道里完全阻挡,明暗变化反差大,老旧的气质呼之欲出。

穿过过道到社区里,最显眼的便是几栋密度很高的老建筑。说是老建筑,可能与它的样式和布局有关,比如楼栋层数不多,但因为是敞开式建筑,阳台在外,有公共步梯,也就有了老旧生活的氛围。这样的布局让楼上楼下的交流变得极为简便,嗓门大的整栋楼听到,提着锅铲拎着果蔬,一日三餐的氛围呼之欲出。也因为楼栋密集,很多线缆都在外墙上,密密麻麻扎着麻花,雨雪天气里,它们也能变为安全隐患。

在密集的公共巷子里转一圈,似乎周边的光线还是老样子。建筑巷道和路面,都是灰色的,建筑外墙上铺着蛛网,有几棵行道树,影子渺小,树龄年幼,反而是摆在外面的盆栽,那种绿色更加显著。在曾经的记忆里,这样的场景会更复杂,比如不仅有盆栽,还会有晾衣架,春节节气里,晾晒的被单随风飘扬,空气里满是洗衣粉的味道。孩子们趴在步梯上玩耍,打弹珠,玻璃珠子溅落,发出清脆的声音,而一个转身,这样的场景已经被定格到几十年前,还有更久远的一些的,与不远处的租界一样,建筑超过百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即便如今,小区里的状态似乎变了,又似乎没变。变的是来往的年轻人多起来,虽然还是没有其他生活区热闹,但好在有一些面孔加入,他们显得不起眼,因为更多老人还在里面生活,他们是主角之一。从步梯这边过去,绕着巷子走一圈,建筑的斑驳依稀可见,天宇显出一角,光线忽明忽暗,夏天不至于太热,冬天不至于很冷,空调挂机24小时不停,噪音呼呼作响。

在海寿里转一圈,看到附近还有一栋邮局宿舍,显示出是老建筑。碑刻上留出的年代是1913年,以这个时间坐标为准,宿舍楼栋的历史超过了100年,它的面貌难怪有些格格不入。穿过楼栋,来到街面上,又是热闹的场景复现,比如临街商铺里,早点和副食店多,热干面的芝麻香随处可闻,而副食店里,香烟和打火机又时常成为店老板的口头禅。海寿街上狭窄,机动车不好走,骑着电瓶车,一溜烟闪身,到了老宅子下,很快就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