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大流行的第三年,全球疫情仍处高位, 疫情的最终走向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终止新冠大流行的希望在哪里?

5月14日,张文宏医生作了以《新冠疫情应对与展望》为题的发言,以下是部分精彩摘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市社会面清零,上海抗疫逐步接近防控目标

我认为,这次上海疫情的一个关键节点,是保护脆弱人群。未来,如果想走出新冠疫情,必须保护好脆弱人群。

脆弱人群的病死率下来了,所有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疫苗对于阻挡新冠病毒传播的能力非常有限。

所以,现在对于新冠疫苗的作用,我们基本上已经定位到对重症的预防。在疫苗的保护作用上,与流感相比,新冠的挑战会更大一点,因为它在阻断病毒的传播方面更弱。

今年奥密克戎来临以后,我们会发现,做到100%的检测以后,对于病毒的追踪,就会显得极为困难。这才会出现这一次,我们在上海采取了全域静态管理的方式。

奥密克戎的R值,称之为基本繁殖数,达到了9.5: 一个奥密克戎感染者,平均要传播给9.5个人,以9.5次方的速度进行增殖。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大多数人被感染。

我们知道,其实每一次,我们都是那么成功地就控制住了疫情。之前几波输入性的疫情,每一次都是非常轻松地,可以把疫情给防控住,但是奥密克戎疫情的来临,带来了一个大的改变。

那么我们再看一看,中国对这一波的管控。

中国采取了非常强烈的非药物干预方式(NPI),对于传播非常快的奥密克戎,事实上还是起到了很好的遏制作用。

上海动态清零的过程,前面走得非常辛苦。现在已经从最高的每天2.5万例,到现在下降到每天只有1000多例,而且出院的人数,大大超出了住院的人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建立好脆弱人群的免疫屏障,无以应对非常严峻的未来

这次上海抗疫,对老年脆弱人群,我们遭到巨大的挑战。

现在大家公认的事实是什么?上海年龄大于60岁以上的人,疫苗的接种率,只达到38%。在死亡病例当中,疫苗的接种率低到了只有4.97%,大多数人都是有基础疾病或者年龄非常高。

这个数据和香港前段时间的死亡病例数据,也非常接近。

面对奥密克戎疫情,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脆弱人群的病死率,将始终是未来各国能否摆脱疫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当前的上海疫情中,重症患者几乎都没有打过疫苗,因此应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率,特别是高龄和有基础疾病人群的接种率。

再看看大家非常关注的是病死率问题。

近期疫情中讨论很多的一个关键数据是CFR(病死率),这个指标是各国评价是否可以走出疫情的重要指标。在奥密克戎流行期,需要特别予以更多考虑。

在奥密克戎蔓延时,整体的感染数量会非常高。 病死率与感 染总数相乘,就会得出死亡病例的总数。 这是当前评价整个疾病的负担和医疗资源是不是充足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亚太区域,即便是医疗资源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和地区,这一指标都会存在很大差异,这就需要更加深入地去理解如何计算奥密克戎大流行时期病死率的问题。

前段时间,香港的病死率是比较高的,达到了0.78%,但是香港并没有对全民进行检测。 那么对于检测量非常大的国家,像韩国病死率是0.1%,澳大利亚是0.093%。

这个病死率,只能说是粗病死率。因为现在国际上,有几种病死率的估算方法,一种是死亡病例除以所有发病的人数,不计算无症状感染者,因为只有这次全球多地对感染人数进行了广泛的检测,以前是不知道有多少无症状感染者的。

我们发现,随着病毒的变异,奥密克戎的致病性确实比前几波疫情有显著下降,但它的传播力更强。

另外,死亡病例的归因全球也不一样,只有统一了,才能进行计算和比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病死率能不能降得更低?

无非是两个方面,要么疫苗接种率非常高,像新加坡的粗病死率就可以降到很低(0.08%),这个数据也是大家还算比较满意的。

就新西兰而言,感染率已经非常高了,但是疫苗接种率也非常高,80岁以上疫苗接种率可以达到98%左右。

无论是新西兰,还是新加坡、日本等,对疫苗接种的高覆盖,与老年人、脆弱人群的低病死率,应该是存在非常明确的相关性。

香港前段时间的病死率,特别是老年患者的病死率当中比较高的主要原因,还是跟疫苗接种率比较低有非常明确的关系。

不能一辈子都在不停打新冠疫苗

未来奥密克戎一直在变化,未来具有广谱保护作用的疫苗,目前也在研发之中。

我们也希望,从事疫苗开发的科学家,能够研发出来广谱疫苗,不要来一个奥密克戎的变异,又要重新研发,然后使得我们一辈子都在不停打疫苗。

将来我们不断开放以后,这些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及时检测,检测出阳性后的隔离,加强戴口罩,注意社交距离等等,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需要的。

对于未来,我们现在很难去预测,但是我相信,新的检测方式,药物的早期使用,新的疫苗的应用,在今年,都会纷纷开始落地。

落地以后,我相信,我们终止新冠流行的希望就会到来。

最后,我非常想表达一下我的观点:

我们最终一定会走出疫情,但是疫情短期内,估计很难会结束,可能会有一些此起彼伏,可能我们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耐心、更多的勇气,但是更多的,我们还是需要智慧,来战胜这次疫情。

本文来自“ 健康界”(cnhealthcare),图片均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整理| 刘文阳 黄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