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空间站,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上世纪美国与俄罗斯联手建造的“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为两国乃至世界航天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国际空间站也难免要面临设备老化、机器故障、应对措施落后等问题。

那么如果有一天国际空间站不可避免报废了,各国在载人航天任务实施上还有别的太空落脚点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真有!比如说中国即将建成的天宫空间站。

眼下多国已经申请加入中国空间站,外国航天员都开始学习中文了;只有美国还在硬撑着,谁让他们曾立法禁止与我国进行航天交流呢。

中国空间站正不断完善

要说这段时间最热闹的航天新闻,肯定当属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3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历时三月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并乘坐返回舱平安回到地球。

在庆祝我国航天任务带来伟大成果的同时,很多人更关注的是神舟十四号何时重返太空。

由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表现得太过出彩,很多航天迷对下次载人航天留有诸多疑问:飞船将携带哪些宇航员升空、保障措施有无升级、他们又将完成哪些科学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神舟十四号顺利升空之前,这些问题我们都很难具体回答出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眼下中国空间站正处于无人状态。

由于中国空间站在建设进程上还未进行到最后一步,所以其上面并没有停留驻守人员。就目前的建设成果来看,中国空间站目前有5个舱段,包括货运飞船、载人飞船、核心舱以及梦天、问天实验舱共5个模块组成。

当空间站一期工作全面落实后,总重量将达到90吨左右。

可能很多人会说,国际空间站眼下有9个大型舱段6个小型舱段组成,共计400吨,其职能发挥要远胜于中国空间站。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确实如此,但大家别忘了上文我们提到的,中国空间站仍然处于建设阶段,当一期工作完成时,中国科学院还有针对空间站的二期扩展计划。

到时候地面控制中心会继续完善中国空间站基础设施建设,再发射三个舱段,同时把神舟、天舟等长期驻留飞船数量翻倍;等到二期扩展计划全部完工时,中国空间站总重差不多能突破170吨。

至于后续的3期、4期工程,那就得等到2期工作完成后具体公布,现在说起来还为时过早。

从这里咱们可以明显看出,相比于国际空间站的老态龙钟,中国空间站就像是新生婴儿,其内部机械构造是现代科技最先进的产物,完全不像国际空间站那样使用的科技正在落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习中文成为国际宇航员必修课

不过由于中国空间站在结构设计上并未与其他国家合作,所以在对接机构上都是按照我国载人飞船的标准去设计的;外国飞船没办法与我国空间站对接,除非他们来到中国乘坐我们的载人飞船,这样才能进入我国空间站一探究竟。

你可能不知道中国空间站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多大,据说现在不少外国科技机构在设计载人飞船时都在考虑按照中国标准去研制对接口,这样方便他们日后在访问中国空间站时能缩短在轨时间,同时也能节省很大资源。

但实际上,外国宇航员在进入中国空间站时还有个致命问题:语言不通!

当初我国在设计中国空间站时对设备标注用的可都是纯中文,国外宇航员进来只怕会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眼前的操作按钮是什么。但这能难得住好学的外国友人吗?

实际上,眼下欧洲航天局已经积极与我国展开合作,他们将派出宇航员与我国航天员联合训练,以便让其提前适应中国空间站的环境。

其他国家宇航员虽然没能过来展开联合训练,但他们都在积极学习中文,为日后登上中国空间站早做准备。

在今年3月26日举行的欧洲空间理事会上约瑟夫·阿施巴赫就曾高调表示:未来欧洲各国将积极同中国开展航天项目,学会中文几乎成为欧洲航天员的必备技能之一。

俄罗斯航天局也曾表示:如果中国开放空间站项目,俄罗斯航天员非常乐意参与其中。

这时候就有人问了,欧空局和俄航局都来了,怎么不见美国有动静呢;难道是美国航天技术太过超前,根本不需要与他国展开合作?

当然不是!美国航天员心里苦啊。当年为了限制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美国政府曾出台过《沃尔夫条款》;在该条款的约束下,美国宇航局将全面禁止与中国合作,并永不参与中国航天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中国航天技术每天都在进步,反观美国倒是停滞不前了。这下反过来轮到美国需要找我们合作了,可惜《沃尔夫条款》在那里放着,美国宇航员暂时无法进入中国空间站。

对此我们是说美国鼠目寸光呢,还是作茧自缚呢?或者二者皆有之吧。

结语

可以明显预料到,中国空间站在未来将成为各国开展航天项目的核心空间。尤其是当国际空间站不可避免走向报废后,各国如果想要继续保持太空项目,就必须要借用到中国空间站。

中国我们愿意同各国深入开展航天项目,但对于某些作茧自缚的国家,咱们就爱莫能助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