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夏

今年3月初,可口可乐宣布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三大知名碳酸饮料在俄罗斯市场都找不到了。在可口可乐因俄乌冲突宣布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后,俄罗斯饮料制造商Ochakovo推出了名为“CoolCola”、“Fancy”和“Street”的三款饮品,以替代可口可乐、芬达和雪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可口可乐是很多人的最爱。以中国市场为例,3月,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两家装瓶商太古可口可乐和中国食品(中粮可口可乐)先后发布了2021年财报。太古可口可乐在中国大陆的收入约为238.84亿元,中国食品营业收入197.84亿元,合计可口可乐2021年中国内地大卖436.68亿元。

可见,“汽水霸主”可口可乐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当然,不可撼动的还有整个碳酸饮料市场。据中国轻工信息网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饮料行业恢复增长,饮料制造业营收同比增长13.5%。其中,碳酸饮料制造业同比增长19.17%,增速快于其他品类,位居饮料行业市场份额第一。

就连,刚刚推出的新品“”包装上也赫然印着“碳酸饮料”。

而在我国市场,除了碳酸饮料,乳制品也特别受欢迎。4月27日晚,乳业龙头伊利股份发布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05.95亿元,同比增长14.15 %;实现净利润87.32亿元,同比增长23%。伊利营收和净利润再创新高,成为亚洲第一家千亿级乳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利还确立了“2025年进入全球乳业前三、2030年实现全球乳业第一”的中长期战略目标。2022年一季度,伊利总营业收入310.47亿元,同比增长13.47%,净利润35.08亿元,同比增长24.08%。延续两位数的高增长态势,将助力其尽快跻身全球乳业之首。

蒙牛乳业也表现不俗,2021年实现营收881.415亿元,同比增长15.9%;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50.25亿元,同比增长42.6%。蒙牛旗下的超级品牌特仑苏,仅这一单品,2021年收入就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33%,占蒙牛乳业整体销售额的34%,成为我国乳品行业首个300亿级的单品。

但我们不知道的是,我国95%的牛奶纸包装都是来自一家外企公司。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小小的包装就让外国人抽走了75%的利润。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连个小包装都要外企提供呢?我们不能自己做吗?

很遗憾,答案是不能。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包装,但它却包含了5000多项专利。没有这些专利技术,中国生产的包装与国外生产的包装相差甚远。而为各大乳业厂商提供包装的就是这家来自瑞典的公司——利乐,也是全球液体无菌食品包装的霸主。

利乐于1952年在瑞典创立,1972年进入中国。1979年,利乐向中国交付了第一台无菌灌装机。1987年,利乐开始在中国生产和销售无菌包装材料。到2010年,利乐包装就占据了中国奶制品包装95%的市场。在2012年,利乐在中国的营收达到120亿,净利润达到27亿。伊利、蒙牛等国内巨头都在为它“打工”,媒体也因此称利乐为"乳业战场背后的军火商"。

利乐包装的出现取代了高成本、占空间、装瓶麻烦等诸多缺点的玻璃瓶,将食品的保质期从几小时延长到几个月,“无菌、密封、防潮、防紫外线”,利乐改变了生鲜食品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国内乳企不得不与利乐包装合作,而且还要在包装外层标注利乐包装,以显示品质的稳定性。据相关媒体报道,中国奶企每售出一盒牛奶,就有3/4的利润贡献给了利乐包装!

利乐公司把技术赛道相关的专利占据的死死地,一旦有同行想进入该领域,被发现侵犯了专利,利乐就会发起巨额赔偿诉讼。尤其是在灌装机方面,利乐拥有绝对的专利技术。一旦发现中国乳企嫌弃利乐包材的价格高,想用国产包装材料替代,利乐将终止灌装线的零配件供应,包括终止对灌装线的维修和售后,直接切断乳企的命脉。

如今,除了5000多项专利技术外,利乐包装还有2800项专利正在开发和申请中。除了密封技术,利乐的存储技术也是全球独一无二的。与其他企业相比,利乐包装的储存时间要长23%,这也成为了利乐能够主导市场的原因之一。

但近年来,随着液态奶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利乐专利保护期到期,国内涌现出不少液态食品包装企业。同时,乳企为分摊风险、减少成本,也不再依赖一家包装公司。

比如纷美包装,资料显示纷美包装成立于2000年,前身为山东泉林包装有限公司,2003年开始从事乳制品和碳酸饮料的包装业务。2010年,纷美包装在香港主板上市。上市后,收入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2021年,纷美包装实现营收34.64亿元,同比增长14%。不过,毕竟利乐知名度更大,又在中国乳品市场驰骋多年,所以目前国内的乳品包装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