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数码单反时代最成功的品牌,那自然要数佳能。完全电子化+相对大口径的EF卡口让佳能在光学设计上不用束手束脚,也不用担心老镜头的兼容性问题(只要完全不兼容就可以了)。也正是如此,让佳能镜头的口碑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自从2018年佳能正式推出RF卡口系统,一次镜头群的更新换代不可避免的开始了。那么佳能又在这次镜头群的更新迭代中表现出了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展开讲讲佳能镜头群。

从EF卡口到RF卡口

作为单反时代最成功的卡口系统,EF卡口很多规格指标其实一点都不落后于这个时代。不过由于反光板结构的消失,微单系统的卡口法兰距自然不需要像单反系统留的那么长。所以佳能的选择就是,在EF卡口基础上保留原有口径大小,缩短法兰距,设计出了RF卡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保持卡口口径不变,但RF卡口依旧拥有54mm的超大口径,在行业内仅次于“报复性反弹”的尼康Z卡口。并且佳能还在卡口触点方面从8个升级到了12个,多出来的触点用来进行镜头与机身间的数据通信。2018年发布之初时大家还没有明显的体会,仅仅停留在镜头自定义控制环上。但在2020年EOS R5/EOS R6发布后,佳能实现了机身+镜头的协同防抖功能,获得了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光学防抖效果,这些都是增加触点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升级。

超高的协同防抖普及率

如果要说RF卡口最大的特点,我认为最大的优势就是协同防抖。虽然在目前的行业中,已经有多个品牌实现机身五轴+镜头两轴的协同防抖,但即使强如奥林巴斯,也只有三支镜头可以有出色发挥。而佳能目前的11支变焦+14支定焦+1支行业镜头中,有10支变焦+3支定焦可以实现协同防抖,功能覆盖率达到了50%,是行业中最高的。

虽然定焦只有3支支持协同防抖,但其实还有6支超长焦远射定焦本身具备光学防抖,只是因为焦距太长,机身防抖能带来的增效已经微乎其微,所以没有计算入内。至于其他不具备防抖的镜头,基本上都是大光圈定焦,难以实现光学防抖或者是入门定焦需要考虑成本问题才放弃了镜头防抖。

入门镜头——价格应低尽低

对于入门镜头的建设,佳能一向来都是佼佼者。从EF卡口开始,佳能就非常注重入门镜头,推出过EF50mm F1.8 STM、EF40mm F2.8 STM这样的经典款。到RF卡口时,佳能也继承了优良传统,除了代表佳能传统的RF50mm F1.8 STM外,还为了VLOG视频创作方向考虑,推出了千元级的超广定焦RF16mm F2.8 ST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止到我写这篇文章为止,佳能RF16mm F2.8 STM都是全行业独一份的存在,用极致的价格吸引消费者选择RF系统。我相信未来随着APS-C画幅RF机身的加入,会有更多平易近人的入门镜头可供用户选择。

中端镜头——多功能化

如果说入门镜头的高性价比是继承了EF卡口的光荣传统,那么RF卡口的中端镜头则完全是创造出了新的特色,那就是多功能化。

比如RF35mm F1.8 MACRO IS STM与RF85mm F2 MACRO IS STM,它们就在原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光学防抖,增加了0.5倍的微距拍摄功能,让购买的消费者能够拍摄更多的摄影题材。

比如RF24-105mm F4-7.1 IS STM与RF100-400mm F5.6-8 IS USM,它们作为入门标变和入门长焦,提供了更充足的焦距覆盖范围,和更好的微距拍摄性能。其中RF24-105mm F4-7.1 IS STM在24mm端具备0.5倍的手动对焦微距能力,在105mm端具备0.4倍的自动对焦微距能力。而RF100-400mm F5.6-8 IS USM的0.41倍放大倍率,无论是放在传统的70-300mm规格还是100-400规格都数一数二,并且还支持增距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我们再往上看,还有两支镜头展现出了极强的多功能性。佳能RF14-35mm F4 L IS USM同时拥有了14mm超广视角,最大可达7级的协同防抖,以及0.38倍的放大倍率。这个放大倍率在所有自动对焦超广角变焦中是此前从未有过的。

佳能RF100mm F2.8 L MACRO IS USM也是一支“我什么都想要”的镜头。除了微距拍摄功能更进一步提高到了1.4倍放大倍率外,佳能还给这支镜头提供了球面像差控制环,能够用来控制焦外散景的风格。在这个功能的加持下,RF100mm F2.8 L MACRO IS USM可以突破微距镜头的桎梏,兼任人像镜头。

总的来说,中端镜头的多功能化,让佳能RF卡口有了非常鲜明的特色,消费者买一支镜头就有得到了一支半镜头的感觉,对于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感觉“赚到了”。我相信未来佳能对于中端定焦群的建设还是会沿用这一思路,在未来推出24mm定焦,相信会有不少消费者会选择购买这类多功能的镜头产品。

大光圈镜头——升华经典+规格创新

如果说佳能EF卡口最成功,最能代表佳能特色的作品,我认为是两支F1.2大光圈定焦。确实在单反系统时代,佳能54mm口径的EF卡口是最适合做超大光圈的。到了RF卡口时代佳能自然要迅速将经典规格进行升级换代。

佳能RF50mm F1.2 L USM是最早推出的RF卡口镜头之一。相对于双高斯结构的老前辈EF50mm F1.2 L USM,佳能RF50mm F1.2 L USM的升级幅度可谓是有了质的飞跃。多枚非球面镜片的加入和大口径后组镜片的设计,既保证了光学性能的大幅度升级,又在体积重量上不至于非常的夸张。在2018年,佳能扎扎实实的让佳能用户体验到RF系统就是比EF系统性能强,潜力足。

佳能RF85mm F1.2 L USM也同样做到了让老用户体会到了RF卡口的实力。在这支镜头上,佳能使用了在EF 35mm f/1.4L II USM上使用过的BR光学元件,对于抑制色差的出现有着极为出色的表现。同时为了增加焦外的柔和程度,佳能还专门推出了带DS平滑散焦镀膜技术的RF85mm F1.2 L USM DS,虽然价格更贵但F1.2+DS真的是行业内独一份的人像大杀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佳能不仅需要将经典规格升级换代,还创造出了一支全画幅“超三元”镜头RF28-70mm F2 L USM。这支镜头与RF50mm F1.2 LUSM一样属于RF卡口初期“秀肌肉”型产品,结果4年过去了,恒定F2微单变焦的规格依然还是独一份的存在。这足以说明这支镜头的设计难度之大,规格之独特,不是一般厂商能够把握的。我认为就是有这几支镜头,让佳能用户可以安心度过2018-2019这两年,最后迎来佳能EOS R5/R6的强者归来。接下来佳能必然会陆续更新那些十几年前的EF卡口旗舰定焦,值得期待。

焦段扩展与轻量化长焦

除了最高的协同防抖普及率和多功能化的中端镜头,佳能RF卡口镜头群的长焦也是非常值得一说,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类产品。在这些产品之中,佳能用了多种方式对原有长焦规格进行了升级改造,要么能拍的更远了,要么更轻了。

焦段扩展的代表除了上面提到的RF100-400mm F5.6-8 IS USM之外还有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RF100-400mm F5.6-8IS USM是用70-300mm规格镜头,牺牲了最大光圈,得到了100-400mm规格焦距。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则是用100-400mm规格镜头,牺牲了最大光圈,得到了100-500mm焦距。对于追求“拍到”的长焦来说,长焦端越长,自然吸引力就越大。这也直接导致了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一上市就脱销+加价了一年以上,说明这样的升级确实能够被消费者认可。

佳能在长焦镜头轻量化方面也做出了颇多建树。首先是RF70-200mm F2.8 L IS USM与RF70-200mm F4 L IS USM,佳能选择使用外变焦方式缩小体积重量。这直接让RF70-200mm F2.8 L IS USM成为了当时最轻最小的70-200mm F2.8规格镜头,直到2022年记录才被打破。代价仅仅是稍微降低了一些三防性能和无法使用增距镜,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想用增距镜的话其实直接买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一定是更好的选择。

而RF70-200mm F4 L IS USM更是小到了接近标准变焦镜头的水平,镜身长度缩短了32%,这对于希望尽可能“减负”的摄影爱好者来说绝对是神头一般的存在。

那么如果可以牺牲光圈+外变焦同时使用在一支镜头的设计上,能得到什么呢?佳能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RF600mm F11 IS STM与RF800mm F11 IS STM就是这一思路下的产物。这两支镜头采用了DO菲涅尔透镜和伸缩结构,并且只有F11恒定光圈,带来的体积重量减轻是非常的明显。RF600mm F11 IS STM仅有常规100-400mm规格镜头的长度,重量不足2斤,可以安装增距镜并且价格只有5000多。RF800mm F11 ISSTM的长度则是和常规的150-600mm规格接近,同样的可以安装增距镜且价格&重量亲民。对于需要超长焦的非专业摄影爱好者来说,这就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而这样规格的产品,在EF系统时代都是不存在的。

总的来说,佳能RF卡口在产品端打了三张牌,分别是价格低廉的入门镜头,品类丰富的长焦镜头与扎实的超大光圈镜头,吸引EF卡口老用户和刚入门的新用户升级到RF卡口中。透过产品看技术,我们看到佳能同样也是三张牌,分别是行业内普及率最高的机身镜头协同防抖,一镜多用的中端镜头设计理念与轻量化长焦。这三个方向让RF卡口系统走出了与其他品牌完全不同的节奏,也同样能够吸引到认可这些设计理念的消费者。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佳能RF卡口系统会逐渐走向完善,像EF卡口系统一样成为业内最受人尊敬的镜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