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5月19日消息,5月1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病例“191+825”例。其中北京“50+5”,上海“82+637”。

在5月19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张为介绍,下一步将分两阶段鼓励支持企业恢复运营。第一阶段,至5月底之前,企业主要采取闭环或半闭环运行,主要管理方式包括封闭生产运营、点式复工。第二阶段(6月上旬开始),加快复工复产向纵深推进,持续扩大企业复工面,开放无疫情风险区域内企业与小区间的正常通行。

本土新增“191+825”

5月1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1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1例(福建7例,四川7例,广东2例,云南2例,天津1例,上海1例,浙江1例),含4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四川2例,浙江1例,广东1例);本土病例191例(上海82例,北京50例,四川34例,河南11例,天津7例,吉林6例,广东1例),含5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上海48例,天津4例,北京2例,吉林2例,四川1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上海;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870例,其中境外输入45例,本土825例(上海637例,四川115例,天津26例,吉林15例,安徽12例,河南9例,北京5例,辽宁3例,江苏2例,广东1例)。

分两阶段鼓励支持企业恢复运营

发布会上,张为介绍企业复工复产有关情况。运输情况方面,在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下,长三角区域物流较疫情之初效率明显提升。近日,上海港集装箱单日吞吐量已达11.9万标准箱,恢复至正常的九成;浦东机场货物日吞吐量超七千吨,恢复至七成水平;经由高速公路省界道口进出上海的货运车辆单日已达7.8万辆,恢复至常态的三分之二。外贸情况方面,5月上半月上海口岸的进出口监测货值为1886亿元,环比增长17%。

下一步,上海将继续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积极鼓励支持企业恢复运营,也强调复工复产的节奏要紧盯防疫大局改善的节奏有序展开,每个阶段企业达到相应防疫要求并经确认后可复工复产。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至5月底之前,企业主要采取闭环或半闭环运行,主要管理方式包括封闭生产运营、点式复工(指非生产性企业关键岗位的小部分员工,如凭证开具、研发、运维等岗位,在符合防疫规定的前提下,“点对点”返岗封闭工作不超过一周时间,再“点对点”返回小区);“气泡式”管理,即具备条件的区在无疫情风险的企业与居住点间,经由企业班车实施两点一线闭环通勤;

第二阶段(6月上旬开始),根据全市疫情防控形势,加快复工复产向纵深推进,持续扩大企业复工面,开放无疫情风险区域内企业与小区间的正常通行。

“三步走”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恢复

张为表示,关于公共交通恢复,有两点考虑:一是逐步构建健康出行、具备快速应急处突能力的公交系统。将在车站、车厢等处广泛设置“场所码”“数字哨兵”,引导乘客扫码乘车,所有乘客须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乘坐公共交通。同时,还将加快推进“出行即服务”(MaaS)系统建设,整合支付和验码环节,实现一码通行;设置车站缓冲区,迅速开展异常处置等。

二是分步、稳妥地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恢复。共分为“三步走”:第一步,近期已开始在远郊区开展公共交通压力测试。金山、奉贤、崇明等区逐步恢复区内公交线路,巡游出租车也正在逐步开放通行。第二步,随着全市各区疫情形势的平稳,拟从5月22日起逐步恢复跨区公共交通。综合考虑全市疫情防控和“三区”划分情况,结合公共交通自身防控能力和条件,将以覆盖度高的地铁长大干线起步,辅以相应的地面公交线路配套衔接,重点连接交通枢纽、医院、商圈,满足市民基本出行需求。

第三步,直到疫情形势彻底平稳,市内公共交通将全网恢复基本运行,对外交通也将基本恢复。

上海:预计2022年可以为

相关行业和企业减负1400亿元

发布会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介绍,据调查,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通过线下或线上方式维持生产经营的约占65%(其中,封闭生产的约15%,线上线下结合办公的约10%,全线上办公的约40%),维持生产经营的企业中,75%的企业员工线下返岗率不足30%,80%的企业产能利用率不到50%。上海将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共渡难关。

减税降费方面,落实国家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优先安排小微企业享受,预计2022年可以为全市相关行业和企业减负1400亿元左右,100多万户次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

房租减免方面,预计国有企业房屋业主将为中小企业减免房租100余亿元,鼓励民营企业、产业园区等非国有房屋业主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

信贷支持方面,目前上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约4.96%,3月份以来,本市各金融机构向受疫情影响的1万多家企业发放贷款723亿元。

融资担保方面,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放大倍数不低于5倍,担保代偿率可以达到5%,帮助企业续保续贷;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2022年新申请的银行贷款,市融资担保中心融资担保费率为0.5%,对创业担保贷款继续免收担保费。近期,还将根据企业反映问题和实际情况,研究优化相关的助企纾困政策。

编辑:郑雅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