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

难免会被“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迷惑,

不少父母抵不过比拼的压力,

就被超前学习的洪流裹挟。

没有搞清楚该培养什么,

却急于让孩子参加各式幼小衔接班,

眼看别人会什么,就催促孩子也要赶上。

有些父母很困惑,该上的学前培训班自己的孩子一个都没有落下,进入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孩子与同班同学相比,明明优势很明显,可为什么慢慢地就没有了优越感,甚至被那些入学时表现平平的没有参加学前培训班的孩子超越了呢?

大量的研究发现,教育教学是有规律的,儿童身心发展也是有规律的,在幼小(指幼儿园和小学三年级以下)阶段,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比急于掌握知识、技能更重要。学习品质好的孩子,才更有后劲。看看那些学有后劲的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幼小阶段都做好了哪些工作?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有些家长就开始对成绩十分上心,陪孩子勤学苦练、背诵默写、传授考试技巧,希望孩子考个漂亮的分数。

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是事实表明,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不必急于求成,不必急于追求分数,急功近利是孩子教育的大忌。

《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指出,小学是儿童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是为儿童各方面打基础的时候。

在学习方面,小学阶段家长最重要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较重要的学习习惯有:回家先写作业再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坚持做好课后复习、课前预习;减少橡皮擦、修正带的使用次数;写完作业细心检查一遍,再给家长检查;有多项作业时,先列好清单,再按顺序完成等。

很多到了三年级之后就开始掉队的孩子,主要就是输在了习惯上。比如:卷面不整洁、做作业没有条理、不懂得及时复习巩固……慢慢地,落差开始显现出来。

而那些学习习惯好的孩子,能够收获到好习惯带来的成就感和赞赏,开启正向循环,更容易坚持,逐渐形成自律。一旦孩子在学习上形成自律,基本就不用父母管太多,自己会主动自觉地学习。

孩子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家长最好多花时间和精力陪孩子写作业,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到了后期,孩子和家长都会省心很多。

二、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的孩子,都缺乏时间观念,也不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更多的是听从父母的安排。比如,写作业磨磨蹭蹭,本来可以很早完成的,写到了晚上11点;爱拖延,周末两天一直玩,到了周日晚上拖不下去了,才开始着急忙慌写作业……这种态度,会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到了检测的时候,总感觉时间不够,题目做不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家长务必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首先,家长最好从孩子幼儿园中班、大班开始,有意识地带孩子认识和感受时间,体会具体的时间段有多长,将“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植入孩子心中。

第二,要让孩子过有规律的生活,起床、吃饭、睡觉,都有具体的时间点和时间段,这会帮助孩子更好地建立时间观念。

第三,从孩子上一年级开始,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的习惯,大概预估一下所需时间,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高效率,戒掉磨蹭。

最后,在生活和学习上,家长要逐渐放手,让孩子自主管理时间,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学会做时间规划,家长只在必要时提供建议。在这样的引导下,孩子会逐渐培养起时间管理能力。

三、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学习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思考能力。这就要考验孩子的思维能力,是否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许多孩子遇到比较灵活的问题就无法解决,正是因为没有培养好思维能力,不善于主动思考,思维方式也比较死板,知识不能学通学精。

因此,家长应当在幼小阶段开始,注重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要直接告诉孩子正确答案,而是启发孩子积极地思考,让他自己一步一步地探索答案,发现多种解题思路。

在生活中也是一样,家长不要因为爱孩子,舍不得孩子吃苦,就帮孩子解决难题、避免麻烦,这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成长。

正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能够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并逐渐完善自己的思考方式,练就更灵活的思维。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舍得孩子去体验、经历,遇到困难时引导孩子积极动脑想办法,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能够持续努力的孩子,除了学习能力之外,还有必不可少的隐性要素,那就是学习兴趣和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只有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并充满信心,他才会爱学习,一直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很多孩子刚开始上小学也是充满信心和兴趣、渴望学习新知的,但是随着年级的提升,课程难度的增大,孩子免不了会遇到各种困难。当这些困难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并一次次被考试成绩打击,孩子就会找不到学习的成就感,产生焦虑和挫败感,厌学的情绪与日俱增。

如果这时,父母还不断地给孩子压力、苛刻的说教、批评,就会进入恶性循环,让孩子对学习感到越来越痛苦,内心越来越自卑。这种情况下,孩子便会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退步落后是必然的结果。

因此,在孩子的学习生涯中,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家长要特别注意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这是孩子学习有后劲的必要条件。

正如心理治疗师萨提亚所说:“有效率的学习,无法在不信任、恐惧、不关心和胁迫的氛围中产生。父母要努力成为有影响的领导者,这意味着要成为友善、坚定、鼓舞人心和善解人意的人,这样的人必须直接从现实和爱的立场出发,而不是消极地使用权利。”

具体来说,家长要懂得把握好度,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学习压力、过量的学习任务,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考虑他的承受能力,合理安排。多和孩子沟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内心世界,以便及时了解孩子学习上的困难,帮助孩子尽快解决。平时对于孩子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家长应多鼓励、少批评,和孩子站在一起,而不是只会批评孩子。尤其是当孩子表现不如人意的时候,家长依然选择接纳孩子、支持孩子,理解孩子的痛苦和沮丧,帮助孩子排解情绪,重拾信心,振作起来。

这会让孩子感受到满满的爱和支持,从内心充满力量和自信,更有动力去投入学习,让自己不断进步。

【撰文】梁晓珺 赵杏银

【来源】南方日报新兴视窗编辑部 新兴县教育局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