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3年,北京一名叫做韩磊的男子摔死了一位两岁的女童,只是因为女童的婴儿车挡住了他的车道。

案件一经曝出触底引爆了舆论,人们都想知道他最终遭到怎样的惩处。

被捕之初,韩磊认错态度极为恳切,直言“愿接受所有处罚”。

可是在法官依法对他判处死刑后,他却怒斥这是“错判”。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2013年的北京女童被摔案究竟是如何发生的?韩磊最后又是怎样的结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磊的自述

2013年7月24日,韩磊在某洗浴中心被警方依法逮捕,原因是他涉及到了一桩故意杀人案。

而他自己对此也是供认不讳,当着警方的面,他“如实陈述”了自己的犯罪经过。

根据韩磊的供述,7月23日晚上8点50分左右,他与自己的好友在吃完饭后准备去KTV唱歌。

结果开着车转了几圈,也没找到停车位,最终只得郁闷地跑得更远了一些。

好不容易在一辆公交车旁找到了位置,结果偏偏那个地方停着一辆“婴儿车”。

这使得原本就喝了酒的韩磊怒火中烧,冲着那个母亲嚷嚷了几句,呵斥她,让她把婴儿车推走。

原本他以为那位母亲会退却,却没想到她非但没把婴儿车推走,反而还“气焰嚣张”地骂了自己几句,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由于两个人骂的都比较难听,所以很快韩磊就气的动起了手,打了她一巴掌,还几次将那位母亲推倒在地上。

当然,在矛盾升级的过程中,那位母亲也进行着反抗,她用自己的指甲把韩磊的手臂和脖子上抓出了道道血痕,两人一时间可以说是闹得不可开交。

就在此时,围观群众也察觉到不对劲了,只见两人下手非常狠,早就超过了玩闹的程度。

于是在围观群众的阻拦下,两人最终还是被分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这个时候的韩磊仍旧觉得不解气,一时“急火攻心”的他,直接将目光盯上了婴儿车。

他想要将婴儿车狠狠摔在地上出一口气,却不想在下手的过程中,不小心摔死了婴儿车中的两岁女婴。

回忆到这里的时候,韩磊满面痛苦,他说自己虽然在案发当时昏了头逃离了现场,但是回来后一直都沉浸在悔恨之中。

如今被依法逮捕,他愿意接受应有的惩处,在这个过程中,他甚至还公开表示希望法庭判处自己死刑,好让自己赎罪。

从韩磊的一番描述来看,他这应当属于过失杀人,结合他比较好的认罪态度,按理说并不是没有宽大处理的可能,可是法院在细节讨论后却判处了他死刑。

这是怎么回事呢?

案件的真相

原来,在认罪的过程中,韩磊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了很多美化,对事实也做出了一定曲解。

他之所以会“积极认罪”,并不是真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只是想争取一个宽大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法院自然是要从严判处的。

结合受害人家属以及围观群众所提供的证据来看,韩磊根本就不像他说的那么无辜。

首先他所说的公交车站旁的那个车位,其实根本就不存在,他自然也就无权呵斥受害人的母亲在婴儿镇挪开。

另外那位母亲虽然的确还了嘴,骂了韩磊,但是在之后的肢体对抗中一直处于劣势,一直在被动挨打,根本就不是像韩磊所说的那样,“二人有来有回”。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从现场监控来看,韩磊根本就没有想过要砸婴儿车。

他的目光和手自始至终都是冲着婴儿车中的女童去的,而这一点从受害者身体上的多处擦伤也能看得出来。

受害的两岁女童,在被摔到地上的第一时间就面目苍白、没有哭喊了。

当晚9点女童的母亲将孩子抱到了医院,两名医生在抢救5分钟后,发现孩子的伤情非常严重,立即转院进行抢救。

在这途中,孩子还有几次中断了呼吸。

最终因为伤情比较严重,2013年7月25日晚上11点,两岁的女童因重度颅脑损伤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也可以看出韩磊当时是下了多么重的手。

而在案件发生之后,韩磊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将女童送到医院,反而是催促自己的朋友开车逃跑,这就直接耽误了最佳的救助时间。

警方后来逮捕韩磊的时候,他甚至还有心情去洗浴中心泡澡,由此可见,其内心也根本就没有什么悔恨之意。

并且在案发后,韩磊还试图利用金钱赔偿来完成和解,遭到了受害者一方的严厉拒绝后,他这才开始“幡然悔悟”、“陈述罪过”,其冷血与虚伪可见一斑。

说起来,受害女童的母亲当时之所以会把婴儿车停在那里,其实只是想给孩子换一个尿不湿。

却不想最终竟然蒙受了这样的厄运,受害者的母亲后来悔恨不已。

这也使得她想要惩处韩磊的念头愈发坚定,她明确表示自己不需要任何金钱赔偿,只希望法律能够给予韩磊应有的制裁。

法院在多方调查、综合采证之后,最终决定判处韩磊死刑。

而这个之前还一直信誓旦旦地“忏悔者”,眼见脱罪无望,竟然当众怒斥法庭判处不公正。

并表示自己认错态度诚恳,应当从轻处理。

为此韩磊还不惜再次上诉,只可惜事实胜于雄辩,2013年11月29日,法院宣判维持一审判决。

而他也在2014年10月31日,经最高院审核批准,被正式处以死刑。

自此,2013年北京男子摔婴案,算是初步落下了帷幕。

可是在回首这桩案件是我们也不禁思考,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犯下滔天大罪的韩磊,在给自己脱罪方面为何如此“轻车熟路”?

惯犯与无期徒刑

毫无疑问,韩磊的性格存在巨大的缺陷。

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也表示,从案件的报道来看,韩磊的行为严重违反了社会习俗与规范,很可能是属于“冲动控制障碍”。

毕竟一个心理健全、健康的成年人,是不可能向一个两岁的女童伸出魔爪的。

而他的这种“缺陷”,和家庭教育以及过往经历其实有着很大的关系。

1974年,韩磊出生于北京市,由于是家中独子,所以他自幼就得到了家中两代人的宠爱,甚至说是宠溺也不为过。

这就使得韩磊变得愈发无法无天,等到韩磊的父母察觉到这一点,准备将其矫正过来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

本就逐渐误入歧途的韩磊正好又赶上了叛逆期,跟自己的父母那是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

闹得久了,韩磊的父母也就有些力不从心,逐渐疏于对儿子的管教。

可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的儿子会在歧途上越走越远,最终屡次触犯法律的底线。

在这件案件之前,韩磊就已经是派出所和监狱的常客了。

他14岁的时候,就带着同学一起去偷超市的收银台,最终被警方行政拘留13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纪再大一些后,他更是在社会上四处游混,逐步走入警方的视线。

1996年10月4日,韩磊因为盗窃罪,涉案金额巨大而被判处了无期徒刑,按理说他这一辈子都应该在监狱中度过,只可惜他最终还是被放了出来。

这倒不是说有谁使了手段,而是我国刑法第78条有明确规定。

犯了管制,拘役有期徒刑以及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表现良好,积极接受改造,那么是可以进行减刑的。

当然这一条也有着自己的限制,如果是前三种情况,那么减刑最多也只能减一半,如果是最后一种情况那么减刑结束后,刑期也不得少于13年。

而韩磊在监狱中的表现绝大多数时候都很好,这使得他多次获得减刑,最终被提前释放。

当然,虽然表面上韩磊在监狱里表现得很好,可实际上他仍旧没有改掉他那恶劣的暴脾气。

在监狱期间,他也曾经和别人发生过冲突,这对他的减刑造成了一定影响,最终使得他在入狱16年后才得以被释放。

可谁能想到,他在出狱后竟然做出了这么大的恶事。

在刚出狱的时候,韩磊还能勉强压得住自己的脾气,父亲四处低三下四央人替他做媒,这才替他找到了一个不嫌弃他过往的女朋友。

原本两人可以和和美美地生活下去,可就在二人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时候,韩磊故态复萌,再次锒铛入狱。

行如此残忍之事,韩磊本就应该为自己的过错负责,可他不仅自己不肯认错,一心就是想着狡辩,甚至还伙同律师在法庭上胡言乱语。

好在法庭工作人员明察秋毫,这才说的韩磊等人哑口无言。

法庭上的争锋,现实中的思考

有关韩磊的量刑问题,最大的争议就是他是故意杀人还是过失杀人。

根据他本人所说,他其实只是想摔婴儿车,不知道婴儿车里面有没有孩子。

可是从结果的角度上来看,他给孩子带来了事实上的伤害,那么公诉人是如何说服大家,而法官又是如何给韩磊量刑的?

虽然韩磊一口咬定自己不知道婴儿车中有孩子,但是这种说法很明显站不住脚。

因为摔婴儿车本身并不需要将双手伸进婴儿车内,韩磊的言语与行为并不一致。

面对公诉人的种种诘问,韩磊哑口无言,为了防止说错话他只得始终保持沉默。

而他的辩护人虽然企图以“公诉人言语间有故意诱导之嫌”发出抗议,但是最终没能获得法官张鹏的认可。

实际上,在刚开始看到这桩案件时,张鹏内心也是充满愤怒的。

不过出于职业素养他还是按耐下了自己的情绪,认真研究了这桩案件。

为了防止误判,光是涉案视频他就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最终他顺利作出了公平公正的判决,韩磊也以生命为自己的罪行买单。

除了韩磊之外,开车带韩磊离开现场的那位朋友也犯法了。

他因窝藏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虽然他后来一再表明,案发时是韩磊叫他驱车离开的,他本人并没有插手韩磊摔婴的事情。

可却并没有什么用,最终他也只得老老实实认罪,前往监狱进行教育改造。

犯了错的坏人得到了惩处,但在法官宣判之后女童的母亲非但没有笑,反而是嚎啕大哭。

逝去的生命毕竟是逝去了,即使是韩磊被判了死刑又怎么样呢?

那个两岁孩子的家人,终归是永远地失去了这个孩子,这让我们感慨之余也应该有所警醒:妇女和儿童在生活中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带孩子的是一个身高九尺的彪形大汉,韩磊还敢如此猖狂吗?相必是不敢的。

除了带着孩子的母亲之外,比如说年迈多病的老人,都应该学会保护自己。

至于如何保护自己,主要分为以下4点。

不与他人发生激烈的正面冲突、不放弃被区别对待后追求公平的权利、不害怕公布自己受到的伤害、不畏惧向社会各界人士寻求帮助。

在这4点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由着性子,与他人正面发生冲突,且造成矛盾升级。

因为这能最有效的规避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当然,这并不是让我们遇到事情唯唯诺诺、一昧让步。

而是告诫我们越是遇到麻烦,就越是要冷静下来,尽可能不卑不亢、和平友好的解决问题。

否则倘若只顾一时痛快,最终悲剧发生,即使是对方被法律制裁了又能如何呢?终归会成为心中永恒的遗憾。

可能有人会问,这不是让“好人”给“坏人”让步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我们也由衷的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没有“坏人”的社会,可是这注定任重道远,在这远大的理想得知实现之前,我们只能尽可能的给“好人”想办法,让他们免于遭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