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主要内容发表于《商学院》杂志2022年第5期

据悉从今年初以来,全国已有超过80多个城市出台“楼市松绑”政策,原来已见的北方中小城市“限跌令”方式,较快演变为有省会城市哈尔滨、昆明、郑州乃至福州加入后更多样化的方式,具体内容包括放松限购、降低房贷利率、降低首付比例等,并注重运用公积金优惠贷款等支持成交手段。怎样看待这个动向?

首先要说,这一轮“楼市松绑”,并不出乎我作为研究者的意料。在前面十余年我国的楼市调控中,“收紧”与“放松”的轮回交替,已至少三次上演,这次是在2016年收紧的“9.30”新政和2021年以深圳为代表无所不用其极地以行政手段打压热度之后,在有“冰火两重天”分化特征格局内,先从较为“冰”的地方开始的新一轮升温放松。放松与收紧的周而复始,已被人们形容为“打摆子”式调控。

其次应指出,虽然楼市与经济整体类似存在运行中的“周期”现象,即冷与热、松与紧的交替,这反映着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的难以完全避免的周期轮回,但时冷时热之间,“振幅”过大,对于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的负面作用,绝对不可小觑——我国近几轮“打摆子”过程中,百姓的焦虑、政府的压力、政策管理层面的种种无奈,已有目共睹,热了不行,冷了也不行,所以中央早已明确要求,要积极打造房地产业界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所谓“健康”、“长效”,就是意味着要减少楼市波动的振幅,缓解和消除百姓的不满,推升“住有所居”的有效供给而可持续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第三,还应追根寻源:多年调控却表现为忙于“种种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地作松、紧轮换,需要深挖其根本原因何在?我已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在房地产相关“基础性制度建设”方面取得改革实质性进展的指导精神,这正是打造“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关键之所在。这种基础性制度建设,至少要包括土地制度、住房制度、投融资制度和相关税制四大方面的系统化配套改革及其攻坚克难。

由这些,可进一步说到第四:本轮楼市松绑,是“形势比人强”的轮回式演变中的必然现象,将伴随当前我国“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努力,继续扩大“松”的覆盖范围,正是对冲“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抵御新近珠三角与长三角等地新冠疫情升级不利影响的必要举措,有其明显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将作为助益因素之一,加入贯彻中央指导方针克服经济下行压力、打造新发展格局的综合配套行动安排之中。但同时,还必须把短期的稳增长、扩内需,与中长期打造“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结合、衔接起来考虑,亟应强调,必须吸取前面几轮楼市调控“治标不治本”的经验教训,在“标本兼治”中切实追求“治本为上”的高水平,这就要下决心在改革的深水区推行攻坚克难的相关基础性制度配套改革——这无疑是一项“啃硬骨头”的挑战与考验。如果我们在这一轮制度建设创新发展中,能交出合格的答卷,那么就有希望在未来形成减少振幅、促进楼市健康度上升、房价企稳的正面效果。

中国房地产业在完成工业化、城镇化历史过程中的“支柱产业”作用,符合客观规律。未来楼市发展如纳入长效机制轨道,将更好地服务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住房的保障轨、市场轨“双轨统筹”框架下,使全体国民“住有所居”和“安居乐业”。

贾 康 简 介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曾长期担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北京、上海、福建、安徽、甘肃、广西、西藏等地方政府特聘专家、顾问或咨询委员,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安徽大学等多所高校特聘教授。1988年曾入选亨氏基金项目,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199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多次受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之邀座谈经济工作。担任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财税体制改革”专题讲解人之一。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库专家委员会成员。2013年,主编《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发起成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任首任院长、首任秘书长,第二届理事会期间任首席经济学家),2015年-2016年与苏京春合著出版《新供给经济学》、《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以及《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获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的“2016年度中国好书”)》,2016年出版的《供给侧改革十讲》被中组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图书馆评为全国精品教材。2017-2020年又撰写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径》、《供给侧改革主线上的未来财税》、《财政学通论》等多部专著。2021年与刘薇合作《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书又获评“2021年度中国好书”。根据《中国社会科学评估》公布的2006~2015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6268种学术期刊700余万篇文献的大统计分析,贾康先生的发文量(398篇),总被引频次(4231次)和总下载频次(204115次)均列第一位,综合指数3429,遥居第一,是经济学核心作者中的代表性学者。

贾康学术平台| 版权属贾康先生,转载请注明“贾康学术平台”,感谢关注与支持!

做学问的甘苦,如鱼在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但关于做学问的“指导思想”,我愿意在此一披襟怀:写出一些论文或著作并不是目的,这是探索之途上的一小步,是争取为人类的思想认识之海中加一滴水。我深信,一切人生的虚荣浮华都是过眼烟云,而真正的学术和真知灼见,才能垂诸久远。

—— 贾 康

也欢迎关注“新供给经济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