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ture子刊:曾木圣/赵金存团队合作开发四价嵌合型新冠疫苗,对多种突变株同时有效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教授课题组与广州医科大学赵金存教授课题组合作,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发表了题为:Quadrivalent mosaic HexaPro-bearing nanoparticle vaccine protects against infection of SARS-CoV-2 variant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四价嵌合纳米颗粒疫苗同时展示四种新冠刺突蛋白,能够在动物模型中有效保护不同毒株感染。

该研究为广谱新冠疫苗开发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多价展示的方式同时免疫多个毒株刺突蛋白。(生物世界)

2、河南省年内要培训5万核酸检测员

针对目前核酸检测相关人员需求猛增的现状,今年年初,河南省人社厅、省卫健委等多部门也已经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核酸检测相关人员项目制培训工作的通知》,计划年底前全省完成培训取证5万人以上。(澎湃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重磅!我国新冠口服药或缩短核酸转阴时间

近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市传染病与生物安全应急响应重点实验室、华山感染教授张文宏团队与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教授范小红团队、临港实验室共同合作,完成了一项开放性、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估VV116对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

研究对象选取的是年满十八周岁,于2022年3月8日至3月24日时间段内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患者。本次研究共计有136位参与者,其中VV116实验组共60位,对照组共76位。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3.9岁,男性占比67.6%。

研究数据提示,在首次核酸检测阳性5日内使用VV116的奥密克戎感染患者,其核酸转阴时间为8.56天,小于对照组的11.13天。有症状的患者中,在该研究的用药时间范围内(首次核酸阳性2-10天)给予VV116,均可以缩短患者的核酸转阴时间。在药物安全性上,使用了VV116的患者中,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

据公开资料显示,VV116是目前国内唯一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治疗小分子药物(国外已有2个小分子:默沙东的莫努匹韦和辉瑞的帕昔洛韦获批上市)。该品是靶向聚合酶(RdRp)抗新冠病毒核苷类似物,由上海药物所等联合研发,于2021年11月2日获批临床试验。

该篇论文题为“An Ope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VV116 in Chinese Participants Infected with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s”,目前已经发表在“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期刊上。(前瞻网)

4、广东专家找到肺癌复发预测利器

肺癌难治愈的关键点之一是其有极高的复发转移率。广东省肺癌研究所科研团队17日发布消息称,通过血液检测查找残留病灶,能对复发概念精准预测。

对于早、中期肺癌患者而言,在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或放化疗后,精准辨别复发与不复发者是当前临床的重要问题。

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一龙教授领衔的临床科研团队,通过对接受了根治性治疗的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血液检测,查找是否存在肿瘤分子残留病灶(MRD),能对患者的疾病复发概率精准预测。

上述研究成果,已经以《MRD持续阴性定义非小细胞肺癌可能被治愈》为题,在恶性肿瘤领域的顶级期刊《癌症·发现》发表。

吴一龙称,这一发现,将改变早中期肺癌的治疗策略,即避免过度治疗,又能对复发高风险人群开展精准介入治疗,将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科学网)

来源:生物谷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