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物修复师王瑞雪对一件清代花草缠枝纹青花瓷盘进行打磨。

▲对文物拍照采集信息。

文物是怎么修复的?如何让馆藏文物保持完好状态?5月18日,记者走进山西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部,探访文物修复师如何让文物“活”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建(左二)带领团队对一组元代墓葬壁画进行修复。

▲文物修复需要耐心、细心。

“这是一组元代墓葬壁画,出土于吕梁麻子塔村,我们现在正对壁画进行局部修复。”郭建是山西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部壁画修复组负责人,他带领团队对一组墓葬壁画进行修复。“壁画修复从发掘到修复完成,快则一年,慢则三四年。”郭建坦言,文物修复是真正的慢工出细活。很多和郭建一样的文物修复师们,他们日复一日,依靠多年磨出的经验、心境和日益先进的科技,守护历史,留存记忆。

▲文物修复师闫文祥对青铜器进行断裂拼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清带领团队进行古籍修复。

文物修复按照材质,分为有机质文物和无机质文物。有机质文物如纸质、服饰、木制、骨角质等,无机质文物主要包括石质、金属、陶、瓷器等。在时间的冲刷下,文物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损伤痕迹,文物修复师根据已有的文物部分,将缺失、受损的部分进行还原,恢复其本来面貌。

▲文物修复师对瓷器进行修复。

▲调制壁画修复中所用的粘接材料。

在陶瓷修复室,修复师王瑞雪正在对一件清代花草缠枝纹青花瓷盘进行打磨。修复一件文物,先要进行初期的观察,拍照采集信息,再根据文物病害采取不同修复的办法。对文物清洗后,进行补胚、打磨,整个器型完整后做上色的处理。整体修复完成后,还要对整个器物接痕处进行修复,把残留清理干净。这些工序完成,一件瓷器才算修复成功。

▲每件古籍的保护修复,需要十多道工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础实验室实验员配置文物修复中使用的化学试剂。

尺子、刷子、小刀、毛笔等修复文物的工具摆放在案台上,修复师们目不转睛、指尖轻移,为文物做着精密的“外科手术”。“这张纸被虫蛀了,要先清理干净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修复。”魏清老师介绍,纸质文物作为有机文物,经过岁月的侵蚀,容易受到温度、光、虫、微生物等环境因素的损伤,因此修复变得尤为重要。每件古籍的保护修复,包括修复前现状调查、信息登记、灭菌、检测、拆分书页、清洁书页、修补书页、压平、修复后检测等十多道工序。

▲数码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让文物修复走向科学化。

文物修复是一门古老的职业,既神秘又“高大上”。如今,文物修复不仅使用传统的手艺,还运用了很多高新技术。“这台仪器叫数码显微镜,可以放大很多倍,精确显示出文物材质。”在光电检测室,工作人员介绍。在文物修复领域,类似的技术早已成了修复工作者手与眼的延伸。如今,山西博物院拥有数码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让文物修复走向科学化。

文物修复工作,对于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修复师们用“匠心”坚守着对文物保护的那份“初心”。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