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近3年的疫情,带来大量「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问题。作为抗击疫情的主力军,医护人员面临的心理压力更甚。

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被感染的风险、被隔离的不确定性等,医务人员常常处于应激或超负荷工作状态,承受着比普通民众更多的心理压力,发生焦虑、抑郁、失眠等多种心理问题的风险显著升高。

据2022年4月5日出版的美国《普通内科杂志》(JGIM)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新冠疫情期间,一些医护人员已显示出与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退伍军人相似的「道德伤害」(moral injury)。

「道德伤害」指,医护人员因亲眼目睹与他们价值观相冲突的事件发生,会产生愤怒、内疚、羞愧和生气的感觉。这些经历会增加急性应激反应的风险,长期后果包括抑郁症、焦虑症、药物滥用、创伤后应激障碍和自杀的发生率增加。

这份研究指出,疫情期间,新问题不断浮出水面。比如美国医务工作者自身安全因缺乏防护设备而得不到保障,或者不得不违心执行防疫政策,阻止病患家人探望垂死的亲人。

2022年1月,Medscap网站通过对29个专业的13000名美国医生调研发布《2022年医师倦怠和抑郁报告》,报告显示,20%的医生存在临床确认的抑郁症,69%存在抑郁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述美国报告表明,2022年造成医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行政性工作太多、工作时间过长、薪酬不足等。

为什么有的医生会产生职业倦怠,有些却不会呢?该报告提及,多年来,对于医师的职业倦怠的言论一直层出不穷,有些人认为,是医生自身的原因导致他们会产生倦怠的心理,有些人还会认为,医生的精神本来就有问题,而不是因为系统功能出现障碍。

「有些人甚至认为,医生的人格结构是他们产生倦怠的罪魁祸首。但是在我们与数百名医生的交谈中,他们一再表示,医疗系统存在的问题的限制他们,让他们无法给病人进行治疗。」该报告提及。

医务人员的心结,要如何解开?

疫情下医务人员「心态堪忧」

武汉疫情暴发之后,2022年1到2月,全国曾有4.2万医务人员(其中2.86万护士)驰援湖北,400余万基层医务人员奋战在一线。

武汉疫情早期,大量患者涌入医院急诊、发热门诊。大量非呼吸或重症专业的医务人员也被调整到一线支援,当遇到危重患者时,他们容易紧张无措。

当时,医务人员长期处于「高感染风险、高负荷运转、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失眠、焦虑、倦怠、抑郁」等负面情绪极易找上门来。

部分医务人员在进入工作场所时产生头晕、恶心、呼吸不畅等身体不适感,有的人甚至对上班有着恐惧心理。一些医务人员还表现出敌对、偏执状态,容易在工作中出现抵触情绪,医患关系、同事关系紧张。

「尤其是那些在重症病房待得比久的医务人员,很多人都存在创伤后应急障碍(PTSD)。」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刘忠纯告诉健康界。

有医务人员告诉刘忠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总是动不动就流泪了」;而有些医务人员则「莫名其妙就发脾气了」;还有一些只要提起疫情,就情绪激动,「你不要再跟我提这个事情,过去就过去了,我提都不想提」;甚至有些认知出现了变化,「感觉自己像变傻了似的。」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生理或者心理反应,是疫情带来的创伤。

一周内发表在权威期刊的两则研究,让我们得以比较那段日子中的医务人员。2020年3月23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对武汉34家设有发热门诊或病房的定点医院里1257 名医护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分别出现抑郁(50%)、焦虑(45%)和失眠(34%)症状,心理困扰的比例达到71.5%。

2020年3月18日,《柳叶刀》上线了一篇由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刘肇瑞主任主持的调研论文。这一研究基于对中国大陆31个省、348家医院的4679名医生和护士的调查,心理困扰、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患病率分别为15.9%,16.0%和34.6%。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项研究的时间和样本的来源。《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研究调查时间为2020年1月29日到2月3日,当时,武汉疫情正处于爆发期。

「当时,确诊和疑似病例的数量不断增加,工作量繁重,缺乏个人防护设备,媒体的广泛报道,缺乏有效药物,以及缺乏得到充分支持的感觉,都可能加重这些医护人员的精神负担。」同时,研究者认为,「考虑到经常被要求做额外的情感劳动 ,例如保持镇静,同时压制自己的感情,女性和护士报告的症状尤其严重。」

而《柳叶刀》刊发的研究结果则显示,医护出现心理困扰的比例有明显降低,这和研究区间2020年2月17日至24日医护压力有所缓解有关。而且,这项研究中,45.8%的样本来自北京的医院,只有2.7%的样本来自湖北。35.7%的受访医护已经接受了心理援助。

即使是在疫情低发的地区,医务人员遭受的心理困扰,也不容忽视。2020年2月3日到5日,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通过对四川地区3家医院945名医务人员进行心理状况分析发现,173名(18.31%)有心理问题,症状前五位依次是:恐怖、睡眠饮食、焦虑、抑郁、强迫。

2022年,随着奥密克戎疫情蔓延,无症状感染比例高且人群普遍易感,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成为应对模式,形势仍然严峻,导致一线人员抗疫工作不可预期地延长,不知道这种状态何时结束。

多地疫情散发的局面下,医务人员持续处于工作量大、防范意识不得松懈、存在感染风险的工作环境中,这种长期的不确定性引发医务人员各种身体与心理压力。

「疫情发展到现在,不确定因素太多,现在完全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这种情况下一些医务人员就会出现疲于应对、消极、被动、焦虑的情绪。」刘忠纯说。

疫情下的医务人员为何会

「压力山大」?

疫情期间,医务人员之所以心理压力大,大致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担心被感染、被隔离。

作为与感染者接触机会最多的「逆行者」,医护人员的内心存在着自己被感染的担忧,从而影响到朋友及家人的健康。尤其是一线抗疫的医务人员,更担心防护用品使用不当或发生职业暴露而造成感染,从而导致一些人出现焦虑、紧张、抑郁和疲劳等症状。

「有些医护人员被新冠病毒感染后,又把病毒传染给家人,因此心怀负罪感;加上隔离治疗时,又认为自己不被需要,因此精神状态非常消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高级心理咨询师肖劲松曾对媒体表示。

二是家庭带来的压力。

医务人员忙于与疫情抗争的同时,也是一个家庭的成员,肩负着照顾老人与孩子的责任,但为了承担抗疫的重责,他们不得不与家人分离,无暇顾及父母、子女的心情,甚至出现家人病故也无法回家奔丧的现实情况,使他们对家人的亏欠、自责、内疚久久挥之不去。

当他们在一线救治病患、冲锋在前之际,家人又无时无刻不担心着他们的安危,这份担心和关注,也会让医务人员产生心理负担。

三是工作强度带来的压力。

研究显示,连续工作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压力应激、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疫情期间,大多数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增加,长时间穿着严密的防护装备,易使医务人员产生憋闷感,从而产生负性情绪。

「尤其是为阻击奥密克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采取了常态化核酸检测,基层医务人员们穿着防护服几乎每天都要早出晚归,高强度的工作加剧了心理的脆弱。」刘忠纯说。

四是社会期待与舆论关注催生的压力。

社会赋予了医务人员极高的期待,希望他们将守护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积极乐观、阳光自信的精神风貌示人。

但是,他们毕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部分基层医务人员,从疫情伊始即奔波于医院、隔离点、交通站点,马不停蹄、风雨无阻,身体时常处于不可承受的临界点。

国家给予的崇高荣誉,社会舆论给予的潮水般的赞誉,使得医务人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时下的英雄人物,这既是动力,也是一种压力,他们负重前行,必须克制负面情绪。

什么科室抑郁、焦虑的发生率最高?

上述Medscap网站调研显示,对比2021年,美国医生中表示对职业产生倦怠的比例,由42%提高到47%。

2021年,重症监护(51%)、风湿病(50%)、传染病(49%)和泌尿科(49%)是职业倦怠最普遍的专科。

2022年,急诊医师的职业倦怠率大幅上升,从2021年的43%上升到2022年的60%。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20年对3所定点收治新冠患者的医院中1266名医护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显示,女性、已婚、传染科、发热门诊、重症监护室相比男性、未婚、普通门诊更容易发生抑郁与焦虑等负面情绪。

其中,抑郁的发生率在传染科为45.5%,发热门诊为36.2%,ICU为38.8%,普通门诊仅为21.5%;而焦虑的发生率在传染科为51.5%、发热门诊为30.4%、ICU为36.9%,普通门诊仅为24.4%。

此外,相比较医生,护士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护士作为与患者治疗操作最为频繁的群体,其暴露的风险随之提高,而且护理工作琐碎,导致护士更为疲惫,心理压力与应激水平持续增加。

研究还发现,医护人员中女性压力应激和焦虑症状的风险高于男性。

疫情中,抵抗力低的儿童和伴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是重点防护人群。女性多数扮演家中的照顾者,更加担心自己有可能从医院携带病毒传染给家人,这种不确定感也会使其产生抑郁与焦虑感。

上述Medscap网站调研显示,2021年,36%的美国男性医师和51%的美国女性医师感觉到职业的倦怠。女性倦怠数字直线上升的原因,是因为疫情期间,子女得在家上学、父母无法上门带娃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之类似,与已婚医务人员相比,单身医务人员发生焦虑的风险较高。有效的家庭支持可以有效缓解医务人员的负面情绪,增强被支持、被理解感,是降低压力风险的保护因素。已婚人士的家庭结构相对稳定,得到的家庭支持较多,有助于他们及时缓解心理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月收入高的医务人员心理状况要好于月收入低的医务工作者。一方面,收入更高的人群内心安全感更强;另一方面,一些医务人员每天奋斗在疫情第一线,与家人隔离,对家庭和孩子的照顾不足,收入作为其补偿家人的重要保障,起到一定降压作用。

如何守护「守护者们」的心理健康?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卫健委第一时间下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将医务人员列为第一级目标人群,各地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如体检、疗休养、适当增加带薪休假时间。

专家建议,针对医务人员,要探索建立基于「预防-预警-干预」的三级常态化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预防阶段:加强培训,尽早识别出医护人员疫情期间产生的心理问题。

预警阶段:要运用具有动态监测功能的心理危机预警指标筛查重点对象,例如女性、传染科、发热门诊、ICU等。

干预阶段:运用科学有效的心理学干预措施,如心理咨询、巴林特小组等。

值得一提的是,领导对自身工作努力的认可、明确的感染控制指南、防护设备的充足等支持措施,以及合理排班、额外的工作补助、心理干预都被认为是帮助医务工作者战胜压力困扰的重要外在支持方式。

祝所有白衣战士们平安、健康!

出品|健康界

撰文|谷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