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有人说:“越到紧要关头越能看透人性。”
  • 我倒是觉得,人间处处透露出人性,一个行业做久了会察觉人性的很多面。一个职业做久了也会明白人性的很多面。一件事情重复的次数多了,同样也能看到人性的很多面。

  • 经历无数次戒烟,曾被困于戒烟与复吸恶性循环当中走不出,也曾因戒烟上当受骗,而如今我依然行走在戒烟这条道上。不同的是,脚步更加坚定!

  • 其实呐,戒烟这事,越戒越能看透很多人类的本性。戒的是香烟,观的是人性。

并不是所有人都发自内心希望你戒烟

  • 为什么你的直系亲属不会对你说出:“人这一辈子,总要保留点爱好,如果连烟都戒了,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 为什么当你戒烟时,总会有非直系亲属的人对你说:“我认识一个大爷,又喝酒又抽烟,照样活到90岁。”“早晚都得死,何必强迫自己,怎么开心怎么来不好吗?”
  • 我就想问一下他们:“如果戒烟的是你的父亲、子女,你还会劝对方不要戒烟吗?”
  • 你还会笑着说:“吸烟是缓解压力”“戒烟了哪来的钱造军舰?”

  • 你还会这样说吗?我不知道答案,但是我相信答案在每个人的心中。最开始我戒烟的时候不懂也许还会被误导,现在真的听到这种理由,就只是笑而不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有这么一种人,当有人比他好时,他就嫉妒。当有人比他差时,他瞧不起。这种人自己戒不掉香烟,更不希望别人戒掉香烟,一旦有人戒烟他就会觉得自己很挫败,很丢脸因为心理极度不平衡,所以会想方设法去破坏。

  • 除了最亲的人以外,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你好,你所看到的,有部分是“演”出来的而已。事实上,现实中无论你做什么事,总有人希望你“失败”,这就是“人性”。

躲在舒适圈里不出来,不愿意改变自己。

  • 很多人不是不愿意戒烟,他们只是不愿意走出让他们感到“舒适”的行为和习惯,这样的“舒适”感其实是假象,是“伪舒适”。当走出“伪舒适”圈以后,会让人产生极大的焦虑和没安全感。

  • 当踏出圈子以后会极度不适应,会非常想跑回圈子里面继续“蜗居”。然后就会寻找很多“理由”来匹配,让自己的行为在内心得到安慰,不会有道德包袱。比如说:“吸烟是为了国防做贡献”“不吸烟拿什么来养活烟厂的人?”

  • 不得不说真的这些人太“无私”了,好像一旦他们不吸烟,将会有一大批人会失业,他们不吸烟将会失去一大笔税收用于国防建设。但是你会发现,当香烟涨价骂得最厉害的就是他们,当汽油涨价时,这些口口声声要为税收做贡献的人却没有一个人感到高兴。

  • 人性就是如此,不客观不愿意接受现实,不愿意走出现有的圈子去改变。不止不接受现实,还要找理由装饰自己,消除自己内心的羞耻心,从而达到麻痹自己的效果,自我陶醉永远不分年龄、学历、还有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心不死。

  • 坦白说,要不是我自己亲爹脑梗,要不是医生说:“一定要戒烟。”要不是我去了解吸烟的心脑血管的危害,要不是亲眼所见病床上痛苦的病人,我不会那么坚定戒烟。

  • 在有选择权的时候,想两头都占尽,单双都想要。年轻的时候,明明可以选择戒烟,让疾病晚来一些,但就是觉得自己是幸运儿,不会被疾病选中。心里想着:“等老年的时候再戒烟。”说白了,就是又想抽烟,又想要健康。

  • 到了晚年又要因病而戒烟,就是因为看见“棺材”盖了。还有的人是因为看见身边人的“棺材”盖了。有的人直面死亡,上天给了一次机会以后马上就大转变。有的人直面死亡,却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结果,前半生抽烟,后半生戒烟。

  • 世界上哪有所有好事都让你占尽的道理,又想抽烟,又觉得自己“应该”不会患病,再不济等到老年的时候戒烟一样来得及。恐怕你想多了,等你老年时再戒烟,你觉得来得及,可能身体内的器官已经“来不及”了。人性就是如此,想得到,又不愿意付出。想获得,却又舍不得。最后发现,烟也不能再抽了,疾病也已经缠身了。

  • 戒烟就像是自我救赎的一个过程,时间越长,越能得清人性丑态百出的一面。戒的是香烟,修的是心灵,观的是人性,写的是文字,收获的是健康。

-END-

作者:戒了烟的贵阳人

戒烟吧,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健康

戒烟120天,我变成了什么样?

详解《这书能让你戒烟》,作者:亚伦卡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