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贵州的酱酒版图中,珍酒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从当年因“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诞生,到如今随酱酒热加速崛起,珍酒的发展轨迹中,也映射出酱酒行业的多个关键节点。

云酒头条特别策划《酱酒“珍”相》系列,从历史、地理、市场等多个方面。回顾珍酒发展历程与脉络,厘清珍酒背后的品质内涵与品牌价值,并透过珍酒,解读酱酒行业的生态与未来。

传送门:

  1. 何以为“珍”?

  2. 酱酒“淘汰赛”发令枪响起,谁能突出重围?

  3. 易“地”成珍,究竟在哪儿?

  4. 请回答1988,一段关于“85鉴定”成功真相的历史录音

  5. 十二年民族品牌复兴之路,珍酒的成功藏着什么秘密?

  6. 是时候认识“赤水地下河谷酱酒产区”了

  7. 山水为“珍”,地下藏“珍”

当前,酒业上行趋势稳固,尤其酱酒行业持续向好,不断提升的产能规模不仅增加了当地居民总收入,还解决了由于疫情不能外出的城镇人口就业问题。

本文便以珍酒为例,透析其发展过程中生而为“民”的脉络,辩证地看酒业价值的本质。

珍酒归来

珍酒发源于1958年。彼时,毛主席在西南考察时提出了“把茅台酒搞到一万吨”的美好夙愿。

1975年,周总理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期间提出了“生产万吨茅台酒”建议。直至“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项目鉴定通过,期间共历经了10年、9个周期、63个轮次试验、3000多次分析研究。

珍酒的“易地实验”凝结了郑光先、杨仁勉、张支云等当时众多茅台酒厂酿酒专家的心血,可以说是酱酒匠人智慧的结晶。

然而,90年代末以后,珍酒发展受到了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效益出现下滑。在此背景下,2009年8月28日,金东投资集团成功竞得贵州珍酒厂股权。

收购刚落地,2009年9月1日,金东投资集团董事长吴向东即带领刚从全国抽调配置的班子成员匆匆赶到遵义。

据白酒工艺大师、原珍酒公司董事长兼工程师陈孟强回忆,2009年9月2日上午,在他们踏进已停产十年的珍酒厂时,看到的并不是辉煌的过去,而是满目疮痍的荒凉和上百名需要安置的工人。珍酒的兴衰再度与汇川区住户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也让吴向东一行更加坚定复兴珍酒、裕民与酒的信念。

在遵义市委市政府和汇川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历经一个多月时间的努力,2009年10月16日,金东投资集团正式接管了贵州珍酒厂,将其更名为“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珍酒由此开启了奋进之路。

2009年11月16日,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锅炉冒起白色烟雾,1500吨当地糯高粱终于在众人的注视中下窖了。

经过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在陈孟强的变革意识带领下,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投入技改资金2.6亿元,更新了生产设备,从原来的纯手工操作改变为半机械化作业。至2011年6月,公司上缴税利2000多万元,安置下岗员工400多人,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不仅带动了当地居民收入,更为贵州省白酒业创造了多、快、超速度发展的模式——“贵州白酒发展模式”。

珍酒的“裕民之路”

当然,珍酒的裕民之路和求实变强之路从未改变。

2014年,珍酒自建红缨子高粱基地,有效助推当地红缨子高粱种植产业发展,不仅解决了当前十分棘手的“红粱”问题,更带动了当地老百姓增收。同时,珍酒的发展带动了包装物流产业的发展,丰富了当地居民就业渠道,对实现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

越来越多的当地人也以能够进入珍酒厂工作为荣。今年3月1日珍酒招聘期间,厂门口排起长龙,当天凌晨开始,两列纵队陆续从位于汇川区董公寺石子铺的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延伸出来,队伍最长时有1000余米。3月2日12时,贵州珍酒线上报名通道关闭,据统计,有效报名人数达18443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是珍酒“易地试验”的初心之一,作为酒企,它生来便被赋予了另一个责任——让更多人喝上好酱酒。

如何让更多人喝上优质酱酒,首先需要有完备的质量体系建设。虽然遵义的气候条件和茅台非常接近,但要想酿出如茅台一样高品质的酱酒,除了要在具体技术上把握传统工艺的精髓不变,在工艺条件上也不能照抄照搬,必须结合具体环境气候特点,灵活掌握运用,进行精细化调整。

陈孟强向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头条)介绍,珍酒技术团队在技术上不断测试研究,不断完善工艺,修改了一些工艺条件,主动适应汇川区独特的“遵义汇川小气候”,解决了诸多长期困扰珍酒的技术难题,珍酒的品质也不断提高,能够满足消费者更“苛刻”的消费需求。

完善质量体系的同时,珍酒在产能规模方面也在不断提升,满足了更多的消费者对于酱酒的需求。2021年,贵州珍酒酿酒总产能已经突破2万吨,新增酿酒产能达1.1万吨,包括贵州珍酒赵家沟酿酒项目新增酿酒产能6000余吨,汇川区石子铺老厂区新增酿酒产能5000余吨。

赵家沟酿酒项目规划面积1108亩,计划酿酒产能达3万吨。仁怀市金东珍酒庄园项目正式开工,规划占地1150亩,产能2.2万吨。珍酒10万吨产能的宏伟蓝图正在一点点完成,产能的不断完善不仅让行业看到了珍酒对于初心的坚守,为更多汇川区百姓提供就业岗位,也让更多人喝到优质酱酒的初心成为可能。

从2011年贵州白酒产业“一看三打造”的提出,到2022年“国发2号文件”的发布,酱酒在贵州产业政策与布局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这是时代赋予酒业更“厚重”的价值。

4月28日,珍酒以一篇《做强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登上《人民日报》要闻版,在发展中进步,在进步中体现价值,正以酱酒头部品牌的形象,为更多酱酒企业树立价值标杆。

酒业价值的本质

透过珍酒的发展,我们也看到酒业更多元的价值——品质责任、产品性价比、客户服务等。其中,品质责任不仅包括酒体质量的品质,还包括酒体质量之外的品质延伸,如文化建设、科技创新等。

近几年来,酱酒市场的不断增长,让酱酒品类面对的消费群体越来越丰富,饮酒场景的不断丰富,如何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珍酒推出的文化盛宴,或许是一个值得借鉴的优秀样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7月,珍酒推出“珍酒·忆苦思甜·珍品宴”高端品鉴会,在广州、深圳、济南、青岛、郑州、长沙、北京、南京等地相继举办。高规格的氛围营造,提升了珍酒品牌的高端属性,也强化了消费者对珍酒的高端认知。

以酱酒品鉴知识的科普、珍酒工艺的讲述,在夯实“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基础上,打造“人人都是品鉴官”,氛围营造,代入式的沉浸体验,是“珍酒·忆苦思甜·珍品宴”塑造珍酒品牌形象的主要抓手,也是消费者培育和酱酒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搭建宴饮场景,让酱酒文化深度融入经销商、消费者心智,企业品牌文化方能够得到高质有效地传播,品牌形象才能迅速建立。

这其中,产品性价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珍酒·珍十五为例,相较于近几年来因市场火热而不断出现的高端、超高端产品不同,珍十五布局中高端价位段已近七年。七年来,珍十五经历了三次包装升级,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客户服务也是品牌价值的体现,这里的服务不仅仅针对经销商,更是覆盖于全产业链。

白酒作为为数不多链接一、二、三产业的行业,构建起大循环的“生态”发展环境,产业链之间的维护是巩固酒业这个“大生态圈”良性发展的润滑剂。只有维护好上游关系,种植户才有种植激情,酒业产能规模才能够得到良性扩张。一旦原料供应跟不上产能规模扩展,就会滋生行业乱象。

中游的厂商关系是目前酱酒行业保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屏障,良好的厂商关系能带来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效应积聚。相反则是市场流通受阻,品类发展受限。

下游的消费者服务关系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酱酒品类升级的关键节点。只有让消费者懂酱酒、喝酱酒,不让酱酒挤压在供应商仓库,让产品供应链流动起来,让资金链“活动”起来,才能形成正反馈于酒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