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一、

如果让我说2021年将影响最深远的政策是什么,莫过于“教育分流”。这是真正影响中国经济走向的guo策,其他的什么房产税都只不过是支流,早一年晚一年没多大影响。

自从提出教育分流,争论就一直没停。无数的家长们都不理解,认为这会耽误了自己孩子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很多专家也提出各种方案,无非就是先让大多数孩子先上高中,然后再说是否上大学。甚至说再让大学扩招,到了硕研博士再说分流。

看了这些之后简直不知说什么好。只能说如果严格执行分流,那对某些家庭和孩子来说确实的减少了学习通道,但对国家来说,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是必须进行的。

如果让所有孩子上高中甚至上大学,那结果就是“合成谬误”,也就是内卷的结果,对个体来说似乎是有利了,但对整个群体来说却是不利的,甚至是灾难。

中国是个大国,更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历史上因为教育、扩招、减负、分流所造成的教训太多太多了。殷鉴不远,必须反思。

二、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因为“扩招”造成的悲剧是什么?是秦始皇“焚书坑儒”。

事件的背景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在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为了发展而广招天下英才。既然有鼓励就会增加供给,所以知识分子大量出现,在乱世中纷纷游说各国。各国的贵族统治者也大量招揽门客,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甚至门客达到3000人之多。

这些门客是什么人?大多数都是“士”,也就是贵族的非嫡系子孙(士族)。他们在扩招的鼓舞下都接受了教育,但却找不到出人头地的机会,所以只好依附于王子公子(王族、贵族嫡长子)。

在秦始皇没有统一天下的时候,这些人好歹还是有工作的,诸子百家都有一席之地。但是既然国家统一了,也就用不着这么多的精英阶层了。于是乎,这些人以儒家为首,纷纷吐槽抱怨,非议朝政,让统治者感到了不安定的因素。

秦皇李斯等人之所以焚书坑儒,烧掉民间的书籍,甚至“偶语诗书者弃市”。也就是禁止民间私自讲学,免得这些知识分子制造舆论,影响稳定。

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国家的经济还不发达,安排不了这么多的知识分子就业。否则如果有钱都给养起来,也就都没那么多的废话了。

三、

之后的历朝历代统治者,都为这些人浮于事的知识分子操碎了心。汉武帝之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为了统一思想,避免社会上出现太多的不和谐声音。防人之口,胜于防川,舆论比洪水猛兽的灾害可大多了。

而且不光是防川,还的防“串”。普通百姓在没文化的时候无所谓,都是被煽动的,而知识分子多了可不行,这帮公知们到处串联,议论朝政。他们的煽动力太强,是能撼动一个国家的统治力的。

看看历朝历代的各种起义造fan,其中都有落魄文人的参与。从张良韩信萧何到王莽篡位时招揽的一众文人,本身都是进不去体制内的知识分子。他们自认为学识渊博,但得不到重用,所以才热衷于搞事情,从制造混乱中获取个人利益。

自从吕后时期的“二年律令”之后,豪门(庶族)势力抬头,这自然就相当于民间扩招。到了汉武帝之时,地方豪门已经嚣张到可以挑战皇家权威的地步。例如郭解,被称为“两汉第一大侠”,其实他就是网罗了众多民间地主知识分子的豪门,甚至能干预政令,所以必须遭到汉武帝的彻底打击。

曹操之所以“唯才是举”,本意就是获取民间庶族人才的支持,借他们的力量来打击“士族”豪门。但他最终还是失败了,因为士族的力量更强大,他们的子弟如果没有上升通道,会制造出更大的麻烦。所以到了曹丕之时才不得不采用“九品中正制”,这就是向士族的妥协,不得已而为之。

简单说吧,之后历朝历代,民间知识分子都是不安定因素。典型的就是黄巢,盐商出身,四次科举没考上进士,索性响应王仙芝造他娘的反。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其实哪里只是长安啊,黄巢甚至转战广州,连天主教犹太教和伊斯兰信徒都杀了十多万,人相食的惨剧在中华大地到处上演。

之所以会出现黄巢这种人,就是因为隋唐时期的印刷术大发展,从佛经逐渐延展向各种书籍蔓延。那庶族们接受文化教育的渠道猛然增大,自然相当于再一次扩招。

唐朝虽然已经大力发展了科举制度,但毕竟朝廷用人有限,吸纳不了这么多的知识分子。所以像黄巢这种商人(jian民)出身的虽然能参与科举,但很难被录取,自然憋了一肚子的怨气,逮到机会就造fan作乱。

唐太宗曾有过一句针对科举制度的名言:“天下英雄皆入我彀中”。意思是所有的精英阶层都被吸引到长安附近居住,目的就是参加科举,相当于高考移民。那只要是他们敢反叛,立刻聚而杀之。所以后代夸赞他“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但是,zheng策一旦鼓励什么,这种东西就一定会超量供应。既然是鼓励参加科举,那就有无数的士族庶族子弟参与其中,最终让朝廷不堪重负。

四、

大宋王朝,富庶程度在皇权时代空前绝后,但是却在军事上实在一般,连皇族都受尽屈辱。之所以军力不强盛,除了重文抑武之外,也和一项制度有关,那就是“冗员”。也就是官员太多太多了,还都是高官厚禄,让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压力巨大。

那宋朝为什么要这么厚待文人?不就是怕他们参与造fan吗。有宋一朝是历代王朝中对文人待遇最好的,不仅高薪厚禄,而且拼命的扩招鼓励读书。真宗皇帝都写打油诗“书中自有颜如玉,自有黄金屋”,还有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一类的。那这么多人都去读书了,朝廷就得给安排工作啊,否则又是不安定因素。

可一个国家的财政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的提供岗位。但民间的供给却又是无限的,人们都看到了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自然有无数人投身其中。冗员,沉重的财政包袱,不能说是让大宋灭亡的直接原因,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元朝就不说了,短短不到百年统治,大部分时间还关闭了科举,让众多读书人失去了上升通道。虽然元朝的统治很宽松(所谓人分四等,和尚霸占初夜权什么基本都是扯淡),那这些文人也积攒了大量的怨气。所以元末大起义爆发之后,李善长、刘伯温、朱升等人就纷纷投靠,为推翻大元出谋划策。没有上升通道的知识分子,永远是国家的不安定因素。

之所以朱元璋登基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北榜”事件,建立了严格的南北名额指标,目的就是安抚北方文人,否则高考名额就都被南方人所占据了。看到了吗,按名额录取是从明朝开始的,坚决不能统一试卷和分数,否则国家就会出大乱子。

之后洪武帝大搞文字狱,也是为了压制文人力量。朱元璋的原话:“元朝失之于宽,故朕济之以猛”。含义就是元朝的统治太温柔宽厚了,所以才亡国。而我要加点儿猛药,胡萝卜加大棒,才能统治住天下。

多说一句:《倚天屠龙记》里说张三丰是反抗元朝的,纯属胡说八道。张三丰是蒙元帝国的绝对忠臣,一辈子都自称“大元遗老、大元逸民”,坚决效忠元朝,绝不出来给明朝卖命。

五、

大清朝的扩招和减负一直是让皇帝头疼的,人多了用不了,可减少了上升通道又不行。康熙乾隆为什么屡次下江南啊,就是为了显示皇权无上、皇恩浩荡,借以安抚江南文人,就怕他们造fan。文字狱也在清朝达到了巅峰,怕的就是他们“以文乱法”。

有清一朝,对科举取士是重视到极点的。首先就是严厉打击考场舞弊,屡兴大案,不知有多少颗人头落地。其次是清朝的各种恩科、蒙荫、加科、察举、大挑,还有纳捐等等,既有增加财政收入的原因,也有安抚文人的目的。信号很明确,你们丫这帮穷酸别闹事儿,早晚有功名和工作给你们。

但就是这么的安抚,还是爆发了“太平天国”。洪秀全就是最典型的落地秀才,虽然学问实在不咋地,但忽悠人的水平是相当牛的。如果当时清政府能给洪秀全个功名,或许也就能避免这导致上亿人被杀的惨剧了。

晚清还有一个屡试不第的名人,差点儿投奔了太平军,如果他真的去了,那不仅是大清朝的灾难,或许更是民族的灾难。这个人就是“左宗棠”,天才中的民族英雄。他落第之后就曾想投奔太平军,幸亏没去。后来他率领“湖湘子弟战天山,引得春风渡玉关”。平定西北叛乱,确保xin疆入版图,立下了不世之功。

清朝为什么灭亡?可以说是财政、革命等各种原因,但和取消科举制度也有扯不清的关系。1905年,朝廷颁布了废除科举的上喻,天下学子震动,他们从此失去了晋身阶梯,幻灭感涌上心头。第二年科举是真的废了,但朝廷下令成了“咨议局”,准备实行君主立宪。

那能够进入咨议局的都是什么人?自然是这些没有了前途的地方乡绅为主呗。那他们好容易逮到个参政议政的机会能怎么办?一切加速呗。为了快点儿立宪,快点儿实现人生理想,那就结成“群体”吧,大胆大胆再大胆,加速加速再加速。大清王朝也就被架上了一路狂奔的政改之路,直至翻车。

注意一个词,“土豪劣绅”。要知道,在中国历朝历代都只有乡绅、员外、地方豪门,这些人是维护乡村秩序的。但为什么在民国时期就都成了恶人呢?很简单,因为他们失去了晋身通道,没有了上升的希望,那可不就是理想破灭,索性唯利是图吗?

之前的乡绅还多少照顾邻里情分,维持地方稳定。但既然没有了上进的希望和通道,那就破罐儿破摔吧,土豪劣绅从此横行乡里,无恶不作。

六、

民国不提了,省的挨民国粉的骂,怎么写都挨骂,我犯不上。

说说新中国吧,在开国之时不仅人才稀缺,工业化更是没有基础。而要想让5亿人吃饱吃好,又必须发展工业化。那没别的办法,扩招,快速的扩招。于是在简化字、汉语拼音、快速扫盲等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基础教育快速发展。

到1957年,中国的小学毕业生已经达到了500万人。初高中的数字我忘了,反正都是几十倍的增加,为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基础人才,这才为“一五六工程”提供了保障。

但是要记住一点,在任何一个国家,人才教育是必须和经济相匹配的,否则就会失衡。经济发展快而人才不足,那经济增速就会放缓。而人才多了经济却遇到瓶颈,那失业或降薪引发的社会矛盾就会突出。

简单说吧,到了1957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其中两件被很多人所知。一、反*右,二、批判马寅初的《人口论》。但还有一件事很多人不知道,那就是当时震动高层的“孝感事件”,也称“汉阳一中事件”。

这三件事其实都有着同样的背景,那就是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减缓,而人才供给却在增加。在提供不了这么多城市就业岗位的情况下,各种社会矛盾就显的突出了。之所以反*右,就是因为这些文人们总是非议朝政,总惦记着超然于劳动人民之上,最终激怒了高层。《人口论》几句话说不清,但有机会都看看吧,从“马尔萨斯”,那都是典型的阶级论调。简单说就是鼓励精英,限制底层,搁到今天也得被批判。

具体到孝感事件,其实就是当时的工业岗位需求下降,于是要求提前“分流”,大幅降低了高中录取率。考不上高中的也就没有工作分配,必须回乡务农。可这些孩子都是努力学习考上初中的,自然不愿意回乡,于是在情绪激动之下,做出了不理智的事情。

所有的社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经济问题。只要经济发展,那一切都不是问题。但只要是停滞或倒退,那什么都能引发社会矛盾和问题。

七、

1958年发生了什么事?大炼钢铁,大干快上,超英赶美。为什么出现这种运动,其实就是为了缓解人力增加和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高层想用快速发展工业来提供就业岗位,避免出现更大的社会问题。

从当时来看,问题是暂时解决了,大量的人力进入到城市企业,缓解了用工矛盾。但是祸患也就由此产生,太过激进的发展造成了环境被破坏,而成产出的产品,包括废品却又都无法消化,造成了更大的问题。之后的事情谁都知道了,三年困难时期,不提了。

再往后的事情也尽量少提,反正之所以出现“上山下乡”,根源就是城市岗位不足,为众多知识青年提供不了更多的机会,只好安排农村。

1983年为什么出现“严打”,就因为大量的知识青年回城,但是却找不到工作,只好在社会上游荡,因此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1996年再次严打也是同样的问题,经济发展跟不上过快增长的人力供给,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必定惹乱子。

1999年,扩招。这既是为了缓解和推迟年轻人进入社会抢工作,也是为了“入世”做准备。结果这次中国踏上了风口,之后的经济发展一飞冲天,甚至一度出现用工荒等问题,人口红利不够了。

但是,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地步,任何国家都会趋缓,不可能永远快速增长。那从国家角度来说,短期内是不可能创造出太多的高级岗位的,可大学生们都认为是天之骄子,个个都认为毕业几年后就会年薪百万。如果真的让这么多人都上大学,哪个经济体也承受不住这种冲击。

八、

敏感的事情不能提,说两句湾湾吧。之所以他们那里zheng局混乱,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博士太多”。

老蒋到了湾湾之后,开始并没有太重视教育,先忙活的是土改等问题。后来是受到中东战争的启发,发现以色列虽然人少,但战斗力超强。考察之后认为是教育起到了重大作用,于是就在岛上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

但是小岛的经济承载力是有限的,发展到一定水平就很难再提升。所以,小岛的高等教育率虽然很高,但众多的博士们却找不到工作。当然也不是完全找不到,而是找不到“自认为合适”的好工作。

中国的历史传统,受过高等教育的是不屑于从事基础工作的,觉得不仅收入低还没面子。所以这些人,主要是文科类的博士们开始在岛上议论朝政,挑起了一轮轮的纷争。

时至今日,之所以那里经济发展缓慢,就和dang派纷争有很大关系。而之所以争斗,其实也是教育内卷的结果,硕士博士们没正经的工作可干,只好去开大会瞎扯淡。

九、

本来还想聊几句其他国家的,不写了。其实所有国家都一样,并不是说高学历的越多越好,而是必须和当时的经济发展相匹配,否则就容易出乱子。但这是从guo家角度考虑的,从个人家庭呢,我也实在说不好在当前的分流面前该怎么做?反正我家孩子还在努力,明知道前途艰难,但作为普通的个体,没什么更多选择。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共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