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新闻联播》几乎是人们了解当下热点的唯一途径。

通过《新闻联播》,我们可以快速地知晓当天全国各地所发生的新闻事件,也正是因为《新闻联播》出色的时效性和全面的信息量,使得其在民众心中占据了重要的分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鲜为人知的是,早年间的《新闻联播》相当落后,新闻传播速度甚至远远不及报纸和广播。

《新闻联播》前后之所以有着如此大的转变,一切都是得益于杨伟光的到来,在杨伟光接任中央电视台台长之后,他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仅仅用了六分钟,就改变了《新闻联播》的规则,将《新闻联播》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究竟杨伟光是如何做到的?在这六分钟之内又发生了什么?今天笔者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01 贫苦出身,坚强成长

杨伟光留给很多人的印象,大多为西装革履的光鲜亮丽,但其实不然,杨伟光的起点比很多人都要低。

1935年,杨伟光出生于广东梅县的一户贫苦人家,碍于当时时局的影响,农村地区百姓的生活大都十分艰难,杨伟光一家自然也是包含在其中。

为了养家糊口,在杨伟光刚出生没多久,其父亲就去到了南洋打工,但是此次离家便再也没有回来。

因此,对于父亲,杨伟光并没有什么印象,只是从母亲口中零散听过些许描述,父亲离开之后,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了杨伟光母亲一人的身上。

作为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想要养活一家三口,可想而知有多么艰难。

为此,杨伟光的母亲先后做过很多脏活累活,整日起早贪黑,这才勉强让杨伟光和姐姐堪堪解决温饱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伟光也是逐渐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但是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高额的学费无疑是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山,令杨伟光母亲感到绝望。

几番挣扎之后,杨伟光母亲还是决定要将儿子送到学校去,为此,杨伟光一家也过起了更加节衣缩食的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杨伟光甚至没有了鞋穿,整天光着脚的杨伟光在学校里受尽了同学们的嘲讽。

但即便如此,杨伟光深知家庭的处境,便自始至终没有将这一事情告知母亲,就这样,杨伟光在十四岁之前,几乎从来没有穿过一双鞋

如此极度贫穷的生活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也深深刺激着杨伟光,使得他格外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

因此,杨伟光在学业上很是刻苦努力,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1948年,杨伟光从小学顺利毕业,并考上了省立初中。

但是面对更加昂贵的学费,杨伟光母亲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当时再加上战乱的影响,使得杨伟光一家的生活变得更加拮据。

无奈之下,杨伟光只好放弃学习,帮助母亲下地劳作,肩负起了养家糊口的担子,但即便是这样,杨伟光一家的日子也并没有好转,只是勉强可以裹腹。

然而,令杨伟光没有想到的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杨伟光竟然再次获得了踏入学校的机会,甚至学费也得到了政府的减免。

不仅如此,杨伟光家里的经济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开始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日子不再像以前那么清贫。

时隔一年再次坐在书桌前,虽然不可避免地有些陌生,但是杨伟光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状态,并且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努力,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就这样,在政府的资助下,杨伟光顺利地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学业,并且以优异的成绩在1957年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系。

02 农村小伙的华丽转身

在得知被录取之后,杨伟光及其母亲高兴极了,能够去到北京上大学,这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简直就是莫大的喜事。

大学期间,虽然和其他同学相比,杨伟光显得多少有些土气和落后,但是杨伟光并不在意,而是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业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离家较远,为了节省路费,杨伟光在大学四年时间内甚至都没能回家看上一眼。

1961年,杨伟光在大学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中央广播电台工作,作为一个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杨伟光只能在电视台中从基层做起。

虽然很是辛苦,但是杨伟光很珍惜这份工作,并且勤勤恳恳,以最快的时间摸清了工作流程。

正是由于杨伟光的兢兢业业,在此后的多年间,杨伟光从编辑到记者,再到副主任,在仕途上一路高升,顺风顺水。

终于在1985年,杨伟光再次得到了升迁,被聘为了中央电视台的副台长

由于电视和广播有着很大的不同,这陌生的行业对杨伟光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但对此,杨伟光并没有畏惧,反倒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大胆开启了央视的改革之路。

通过对新闻行业的研究,杨伟光总结到,新闻传播最主要的四个要素就是“新、快、短、广”。

但是当时的《新闻联播》播报的新闻内容不仅很少,而且很单一,因此,相比于电视媒体,人们更倾向于纸质媒体或者广播。

然而,经过对比之后,杨伟光发现其实电视媒体具有很大的先机,首先纸质媒体碍于限制,只能报道前一天的内容,而广播时效性虽强,但是却只有声音没有画面,不够生动。

相较于两者,电视媒体既能够播报当天的新闻,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又可以画面声音兼容,完美地弥补了纸质媒体和广播二者的缺点。

于是,紧接着,杨伟光便对《新闻联播》实施了上任后的第一次调整,那就是要求“当天的新闻当天播”。

六点前发生的事情争取都要在七点的《新闻联播》中全部播出,不仅如此,杨伟光还调整了新闻的播出内容。

去除了乡镇企业相关的内容,加入了大众更感兴趣的社会新闻和科教文体卫新闻,并且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述,将《新闻联播》做成了新闻总汇

渐渐地,在杨伟光的改革下,央视逐渐在很多新闻审稿中都获得了优先权,并且开始取缔广播新闻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新官上任三把火

除此之外,杨伟光更致力于让电视新闻更多地聚焦在时事热点上,为此,杨伟光也是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1986年,汉城亚运会无疑吸引了很多国人的关注,为了能够率先拿到第一手新闻资讯,杨伟光租了一个卫星专线。

并且派人直接与韩国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最终,在这次与电台的比拼中,杨伟光带领央视新闻大获全胜,及时播报了新鲜的汉城亚运会新闻。

同年,美国挑战者号在升空的时候意外发生爆炸,全球人民在听闻这个消息之后万分震惊。

而杨伟光在知晓之后,更是直接拍板,大胆打破了《新闻联播》只播放国内新闻的原则,将这则国际新闻放在了当天的头版头条,并且持续播放了整整六分钟。

也正是这六分钟,使得《新闻联播》的规则自此之后彻底被打破,当天的《新闻联播》也成为了收视率最高的一档节目。

为之后其成为国民节目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在取得如此史无前例的成就之后,《新闻联播》也就正式将国际新闻作为了播放的头条内容。

使得国内民众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鲜的国际资讯,关注国际动向,也正是在杨伟光的大胆改革下,让《新闻联播》走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于是,在1991年,杨伟光更是直接升任了台长,带领央视继续在改革之路上前行,开启了央视的黄金时代。

在当时,广告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流行,《新闻联播》作为一档严肃的新闻类节目,更没有人敢将其与广告联系在一起。

但是杨伟光却再次打破了人们固有的观念,他称要将央视建立成一个世界大台,并且要在《新闻联播》中插播一分钟的广告。

在杨伟光提出这个意见之后,其他同事都很是犹豫和不安,稍有不慎,很有可能会招致舆论的抨击。

对此,杨伟光不甚在意,坚持己见。在听闻《新闻联播》要插播广告之后,众多商家纷纷把握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向央视抛去了橄榄枝。

一时间,《新闻联播》的广告收益迅猛增长,到了2007年,黄金时段的收益甚至达到了八十个亿。

后来的事实证明,在具备了充足的资金收益之后,央视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好,正所谓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看来这句话在任何行业都是适用的。

04 广纳人才,影响深远

除了对《新闻联播》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之外,杨伟光还促成了其他节目的开播,其中就包括《焦点访谈》。

1994年3月,《焦点访谈》开播之后,瞬间吸引了无数的粉丝,这档节目将目光聚焦在了无数的官员身上,曝光了很多作风不正的人。

除此之外,还有着《实话实说》《今日说法》等节目的诞生,因为其真实性和突破性,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不仅如此,杨伟光在位期间,更是一改央视用人的刻板老套标准,为央视重新招募了很多别具一格的人才。

正是由于杨伟光的极具包容性,才使得崔永元、白岩松、敬一丹等人有了进入央视的机会,使得央视一时间人才济济,百花齐放。

而在1999年,已经六十四岁的杨伟光不得已从台长的职位上退了下来,随后在2004年,离开了人世,享年七十九岁。

直到如今,虽然杨伟光已经逝世多年,但是他对央视带来的影响,乃至给全国带来的改变,都尚且存在,并且很多人仍然对他报以怀念和感激。

从一个农村穷小子,到家喻户晓的央视电视台台长,杨伟光付出了太多的不为人知的辛苦。

在毫无希望的现实面前,杨伟光从未选择过放弃,仍旧一步步踏踏实实地坚定地走了下去。

终于,历经数年,当年那个连鞋都穿不起的年轻人最终摇身一变,成为了执掌一方的台长。

杨伟光的成功,也让我们看到了翻身、与命运抗争的可能性。即便是出生在泥土中,即便是与他人相比,我们起点落后太多。

但是只要不放弃,在坚韧的毅力与执着面前,贫穷、苦难等等都将变得不堪一击。

在过去的那个年代,如此尚且都能够成功,更何况是在蕴藏着无数机会的现在,倘若能够做到坚持,未来势必会五彩斑斓。

正所谓是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漫长的时间长河中,每个人都注定要遭受或多或少的磨难,而能否雨后见彩虹,也就取决于我们在面对苦难时的选择

很多时候,我们在面对那些光鲜亮丽的成功人士的时候,往往会心怀嫉妒,但殊不知,在我们看不见的背后,他们也曾经经历和跨越了无数的打击和失败,然后才有了众人眼前的涅槃重生。

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够放弃希望,哪怕前方道路已经看似很渺茫,我们也只有尽量去坚持,才有机会增大成功的筹码。

参考资料

《我在央视当台长:杨伟光口述实录》

澎湃新闻 《央视原台长杨伟光病逝:打造焦点访谈、排版新闻联播后播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