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影响下的我们,很难走出约定俗成的怪圈。

在国内的传统文化中,做人是必须做到谦虚有礼貌。就算是其他人说了再好听的话,内心再兴奋、激动,表面上也要不为所动,营造出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社交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部分,从小到大耳濡目染,不管是负责任的家长还是放任孩子自由发展的家长,都会给孩子敲响相关的警钟的。

“中国式礼貌”谈何容易?

礼貌这个标签并不是在所有孩子身上都有所体现的。有些孩子在见到陌生人的时候,表现出彬彬有礼,行为大方得体。不管这个孩子出身如何,都会让其他人高看他一眼的。甚至还会夸赞他的父母一番,有其父必有其子。

但有些孩子就会不拘小节,行为大大咧咧,容易说出一些不得体不合时宜的话,惹得周围的人极度反感,给他贴上没有礼貌没有家教的标签。只要贴上了这个标签之后,就很难摘下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两类孩子的行为,你可以非常坚定地说,后者就是不适合在大环境生存的孩子吗?只不过他们对于礼貌的理解有些偏差,不和大部分的做法保持相同,难道就要背负骂名吗?

“中国式礼貌”,正在慢慢毁掉你家孩子,不少家长还被蒙在鼓里

对于传统文化的要求,越来越受到相关教育学者的质疑,这些所谓的传统文化就算是有些道理存在其中,但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方面不适合现代生活的脚步。

如果执拗地按照原本的要求照本宣科的话,最后受到伤害的只能是孩子自己,别说是把他们引导成受到大家欢迎的人,就连健康成长都受到严重影响。

不允许孩子毛遂自荐

谦虚在“中国式礼貌”当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算孩子考取了第一名,在面对其他人的夸奖时,也要保持决绝的口气才行,“过奖了,我还会继续努力的”这类话要常挂在嘴边。

就算是生活中需要表现自己的时候,没有其他人的引荐,自己也绝不可以自告奋勇,说出自己拥有这样或是那样的能力。如果被家长发现,轻则口头批评,重则直接拳脚相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是因为家长担心孩子“打脸”,因为自满的情绪作祟,导致他们本可以取得成功,但是以失望告终。也或许是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众矢之的,枪打出头鸟。

但无论如何,这样的教育思维会让孩子不能正确认知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这虽然在学习时代很重要,但是能到参加工作之后,很容易就被埋没了起来,造成资源的浪费。

年长的孩子必须要谦让年幼的孩子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当自己家孩子遇到比自己的孩子更年幼的孩子时,就要求他们做出退让,或是分享自己的心爱之物,或是只能吃更小的苹果,就算是对方伤害了自己,也不能有任何反抗的举动。

尤其是在多孩家庭中,父母会非常明确地告知年长的孩子,要让着自己的弟弟妹妹,当妈妈不在的时候,你要承担起照顾他们的重任。不允许他们犯错,而忘记他们也只是年幼的孩子。

长时间生活在这种要求的环境下,孩子会变得极度缺乏安全感,觉得妈妈提出这样的无理要求是因为讨厌自己,在惩罚自己,万万不敢质疑是传统思维的问题。

虽然很多妈妈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这样的要求有些强人所难,但事实摆在自己面前时,又不由自主地如此特殊对待孩子们,还振振有词地说,谁让他们生活在如此时代了,谁还不是这么长大的呢?

今日小结:

你有没有被这种中国式礼貌伤害到?欢迎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