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不好的大学生,如何社交?

大学生活,就像是一面“魔镜”。

在这4年间,一个年轻人的言谈举止,体现着他从小到大接受的家庭教育;而他平时的消费水平,更能直观地反映出所在家庭的经济条件。

同样是生活费,有的孩子每月能花掉六七千,大多数都有一两千,但有些孩子却只有几百块。

显而易见,生活费较多的同学,常常可以吆五喝六地请客吃饭,而手头拮据的同学,很可能连AA制聚餐都不敢去。

那么家境不好的大学生,在有限的四年时间里,应该如何社交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钱的社交,未必就是有效的。

同学之间的感情基础,应该是同感和共情,而不是同桌吃饭和攀比购物。

尤其是那些家境不好的学生,明明每月只有几百块零花钱,吃穿用度尚且捉襟见肘,当然没有必要整天和那些热衷于消费和购物的城市学生做对比了。

况且我们和其他人相处,如果非要用自己短缺的东西来给予他人,很可能我们掏空了所有的钱包,一连数周要喝开水啃馒头,对于别人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完全体会不到你的辛苦和付出。

所以贫困大学生的社交,最好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而是没有钱,就按没有钱、不花钱的方式来和人相处,这样既不会让别人觉得你死要面子,也不至于让你时常精疲力尽,却又感觉一无所获。

对于生活费不足的大学生来说,与其在别人面前掏出少得可怜的零花钱来“自取其辱”,还不如利用自己的长处和智慧,在学习、生活和备考方面帮助别人,这样你自己轻松,别人也受益,甚至还会对于“感恩戴德”,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再说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同学,有着截然不同的家庭背景、人生轨迹和兴趣爱好,只是因为高考分数相差不多而考进了同一所高校。

有些学生和家长,幻想着通过学校里的请客吃饭,拉拢和结识一大批有条件有实力的同学好友,作为自己将来事业和生活的“驱动力”,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在大学阶段共同学习,最后还能通过生活考验和你保持君子之交的好友,大多数是因为在生活区域、从事领域和交往圈子上和你有很多交集。

在大学校园里你请同学或舍友吃过几顿饭、唱过几次歌,根本就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就比如我们在大学毕业后成立的班级群,很可能刚毕业的三五年以内还有人时常聊天聚会,发个红包,前几年聚会的时候还有一些混得不错的同学忙着张罗和喊人,可到了十周年、二十周年的时候,大多数班级群基本上都销声匿迹了。

这是因为,所谓老同学、老朋友,往往是因为兴趣爱好和生活轨迹有交集。

而一旦你们彼此渐行渐远,那么即便你们当初在大学校园里天天请客吃饭、购物送礼,那么等到十年、二十年以后,这一份同学情谊,终究会在岁月侵蚀之下,烟消云散。

所以说在大学期间,家境不好的大学生完全没必要省吃俭用,积攒下吃穿用度的钱来维持和经营同学的关系。

其一,真正的朋友,不是靠请客吃饭留下来的,因为生活会帮你筛选和评判。

其二,大学里不必有太多的社交焦虑,多点花时间读书学习,远比你整天琢磨赚钱和花钱要重要得多。

其三,毕业后的项目合作,能够携手成功的都是因为甲方乙方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和着眼点,而不是看你和对方以前是不是大学同学,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唱过几次歌。

因此,只靠花钱社交拉拢过来的“酒肉朋友”,既会耽搁你的学习时间,又会消耗你的情感能量,而在毕业多年以后,谁也不能保证你们的生活区域和人生轨迹究竟有没有“交集”,那么这样花钱费力还伤感情的校园社交,也就成了“低效社交”。

归根到底,大学时间只有四年,你是选择勤学苦读,还是混吃海喝,决定着未来十年你的家庭层次、生活质量和前途命运。

尤其是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家庭条件不好,人脉资源有限,似乎只有在大学里结识到一些层次资源更丰富的同学好友,以后的人生路才会好走一点。

但是在我看来:

本来你每个月揣在兜里的钱就那么几百块钱,就算是你连续三四个月不吃不喝,节省下用来请客吃饭的钱,很可能也比不上有些富裕学生一晚上出去蹦迪消费的金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穷学生”与其“自取其辱”,还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读书学习上,用自己的智慧见识和学业成绩来交友和识友,才不枉费含辛茹苦的父母和经济拮据的家庭,对于你的一番养育之恩。

总之,家境不好的大学生,社交理念应该偏向智慧、见识和共情,远离吃饭、酒宴和舞厅,把心思放在提升自我能力上,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