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璟璟

近日,名校硕博毕业生扎堆到小县城就业的现象引发关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公布的2022年面向全国部分高校和境外世界名校引进优秀毕业生拟聘用人员名单(第一批)就显示,140位拟聘用人员中多数人来自国内外的名校。这些顶着高学历、名校毕业光环的“天之骄子”出现在小县城的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拟录取名单上,这到底是“学历内卷的无奈选择”还是“人才引进的正常流动”?网上为此掀起了一番争论。(羊城晚报)

小县城的“录用名单”,几乎每一个名字都大有来头。头顶名校光环,扎堆县城安身。面对此情此景,某些网友相当不淡定,戏谑调侃堪称不遗余力,“宇宙的尽头是县城的事业编”,诸如此类的说辞,几分“大惑不解”,几分“羡慕嫉妒”。

传统认知中,就业优先去大城市,其背后的逻辑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大城市有着更完善的产业集聚、更多的就业机会、能获得更好的薪酬回报。特别对于名校毕业生而言,去大城市往往意味着更广阔的、更具确定性的职业发展前景。然而,随着大城市生活成本不断推高,“逃离北上广”越发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选项。有人“逃到”了二线,有人则索性“逃回”了县城。

就业从来不以“地域”论高低,并不是说漂在北上广就是“为命运打拼”,也并不是说回到县城就是“不思进取躺平”。只是,一般认为,作为学有所长的名校毕业生,甚至是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名校毕业生通常还是在大城市才有更大概率找到发挥才华的舞台。很多名校硕博扎堆就业小县城,就算不是屈才、低就,至少“专业对口”是谈不上了。亮眼的“学科背景”“专业能力”埋没于科层制下机械重复的公文公务中,这多少是令人遗憾的。

当然,名校毕业生去县城工作,并非就是没法“发挥优势”,其一些自带的“通用素质”,比如说更高的理解力、学习力、执行力和视野观,一样可以在县城发光发热、创造价值。近日,《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印发,这一强烈的信号直观表明,县城大有可为,县城需要人才。名校硕博生就业小县城,契合这一趋势,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的产学衔接,是不是存在偏差?那些大城市的大企业以及院校的科研岗位,是不是还具备足够的竞争力,来吸引最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