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不管是官方媒体还是自媒体作者,都在说我国房价迎来了全面下跌,几乎整个房产圈的人都在看跌房价,半信半疑的刚需购房者去售楼处求证,结果很多人发现房价并没有下跌,甚至一些楼盘的房价还在向上微调,难道网络上的消息都是谣言吗?其实不然,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巨大的落差,主要是这3点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房价分化越来越明显

房地产行业普涨时代结束,楼市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这种分化表现在不同城市、不同地段和不同房企之间。热点城市人口虹吸效应强,房价表现出较强的回温韧性,而三四线城市由于缺乏产业支撑,人口流失严重导致“鬼城”频出;城市中心地段的房产资源稀缺,买一套少一套,价格一直坚挺,而郊区的房产本就在利用口头宣传和透支未来的配套买房,一旦楼市下行最容易贬值;在三道红线融资监管政策的压力,高负债的房企失去外部资金输血,迫不得已只能通过降价增强自身回血能力,而资金实力雄厚的房企则不会轻易降价,给市场传递悲观的楼市信号,正是由于房价的这种分化,导致不同群体对房价涨跌的感知不同。

第二,房产销售刻意营造并夸大降价氛围

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以及朋友圈,经常能看到出乎意料的低价楼盘,其实这并不代表房价大跌了,而是售楼处的一种营销套路,用极低的价格吸引客户上门,实际这些低价房源要么是工抵房,要么房源存在严重的缺陷,比如是一层、二层、顶层以及非常奇葩的户型,大多数人不会为了低价而买房,但在开发商的逻辑里,只要主动上门的客户必然是准客户,房产销售一定会把握这次机会,这时房产销售会借机给你推荐其他的优质房源,在售楼人员三寸不烂之舌的劝说下,总有人会签合同交定金,所以,有时候所谓的骨折价就是一种营销套路,并不是真的房价下跌,购房者要自己学会辨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不同群体信息不对称

房价下跌后反应最激烈的其实是刚买房不久的业主,不仅全家人几十年的血汗钱一夜之间蒸发,自己还要按照购房合同约定的数额按月还款,心理失衡的业主就会集合起来去售楼处闹事,虽然业主闹事的行为得不到法律的支持,但是打砸售楼处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轰动后,就会引发社会各界人士对该楼盘资金链的质疑,这对资金密集型的房企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所以现在开发商都不敢明目张胆的降价,而是让房产销售联系之前的客户二次到访,神不知鬼不觉的低价成交,官方统计的数据是房子的成交价,并不是售楼处的报价,因此,就会出现数据显示房价下跌,但去售楼处却被告知房价没跌的情况。

如果你真有买房计划,一定不要纸上谈兵,最好多跑几个售楼处,在看房过程中既能积累购房知识,又能对房价涨跌有切身感知,还能通过销售人员了解一手的房源信息,对你买房绝对是有利无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