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926期。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之中军一级的部队,在早期被称为“纵队”,1949年2月进行了统一军改,才出现了“军”这一称呼。国民党一个军通常辖3个师,人数在3万人上下。而我军在解放战争中曾有一个军,达到过63000余人的惊人规模,大约相当于敌人整整两个军的兵力。这个军就是第四野战军主力部队43军,为什么实力这么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3军规模出众,不仅仅是远远超过了国民党军的平均水平,在解放军一众兄弟部队里面,也是出类拔萃的。对比一下同样实力强劲的华东野战军(三野)同期各纵队,“叶王陶”当中陶勇将军指挥的华野四纵,在打造淮海战役前竟然只有23000余人,几乎只是43军(东野六纵)三分之一的兵力,要知道这两支部队,是在解放军中齐名的王牌部队。

43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辽沈战役前后有两位名将担任过司令员,一位是黄永胜,另一位是洪学智。两人都是四野统帅的爱将,尤其是在辽沈战役前黄永胜掌军期间,部队兵力大幅度扩充,也得到了野司的许可。1948年9月六纵包含了三个师,其中有两个王牌师:东野16师和17师,17师被称为攻坚老虎,而16师就是后来著名的解放军127师(红军师、铁军),是我军历史上公认的顶级王牌师,最早的红色正规武装叶挺独立团的延续。该师具有光荣的历史和强悍的战斗力,堪称四野大军中的宝贝和门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构成下的王牌军,再加上长期在松花江北地区作战的因素,比南满地区的几个纵队更有后勤保障和补充的优势,江北土地改革进展迅速,部队的增兵速度自然非常快。而在辽沈战役之后,东北野战军的各个独立师被补充进12个纵队,纵队改称为军。六纵此时成了43军,下辖4个师,一个师的规模就在13000人左右,4个师和军部加在一起达到了63000余人,在规模和实力上都成了整个解放军部队的翘楚。而因为下辖4个师的原因,四野其他主力部队,此时的兵力也普遍在5-6万人的水平。

在南下华北参加平津战役之前,东北野战军就完成了从纵队到军的改编任务,比其他战区的兄弟部队要早几个月。原因在于辽沈战役之后,东北地区已经没有大的战事,有了整军的条件和时机,而其他各战区则多处在交战状态下,没有办法立即执行军委在11月下达的军改文件。东北以外的大部分解放军部队,是在1949年2月才完成军改。

值得一提的是,在70多年后的今天,43军这支王牌军的脉络仍然延续着。虽然该军的旧番号已经没有了,但是头号王牌师127师,后来被划归到54集团军,是三大重装快速反应部队之一,也就是事实上现在的第83集团军,至今仍然是我军最强作战部队的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野入关后,威慑国民党军众多战区的部队和指挥官,不少国军官兵听说四野大军到了,便纷纷闻风投降。其实也难怪,像43军这样的拳头部队,一个军都有6万多人,国民党军一些小型的兵团只有两个军,连6万人都不到,如何能够与四野的王牌主力抗衡呢?这其实也是整个解放战争中,国共双方力量对比逐渐发生演变的一个缩影。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