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个真的能吃吗?”

“嗯,这个吃起来酸酸甜甜的,是最好吃的。”

镜头前,一个瘦瘦小小的孩子,在山里给记者介绍着野菜。然而这并不是什么美食节目,当记者试着尝了尝男孩所谓“最好吃”的野菜后,立马就被恶心地吐了出来。

“这完全是野草,苦涩的根本无法下咽”,记者在事后回忆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六斤

这个在山中带着记者品尝野菜的孩子叫做杨六斤,在此之前,他已经吃了这些野菜五六年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会让一个孩童将这些常人无法下咽的野菜当作美味呢?

改变命运的报道

2014年是改变小杨六斤命运的一年,这一年,广西卫视推出了一档乡村扶贫节目,叫做《第一书记》。

节目主要聚焦于一些乡村贫困人口,通过报道和帮扶,来帮助这些人口脱贫脱困。

在得知这个节目后,学校立马想到了杨六斤,校长向电视台写信,邀请电视台的人来拍摄杨六斤。

记者来到村里以后,杨六斤带着记者走到大山上,向记者们介绍他平时吃的野菜,而这便是文章开头那一幕。

而在对杨六斤在这里的生活做了详细的了解后,记者们发现,这个孩子远比他们了解到的可怜。

杨六斤

七岁的孤儿

“他堂哥把他接来的,来的时候才七岁”,村民对记者们说道。

原来,在杨六斤七岁时,父母就相继离开了他,堂哥见他一个人可怜,便把他接了过来。

可是堂哥的家庭其实也不充裕,他的老母亲生病在家,自己还有两个孩子要养活,所以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夫妻二人也一直在外地打工。

在出外打工前,堂哥把母亲和两个孩子都托付给村子里的亲戚帮忙照顾,可是亲戚们谁都不愿意帮忙照顾六斤,毕竟多一张嘴多一份开销,亲戚们也不富裕,谁也不愿意帮忙照顾这么一个“外人”。

没办法,堂哥只好让杨六斤一个人住在家里,给他一年500块的生活费,让他自己生活。

然而一年500块的生活费,算下来一周也就10块钱,即使是一个孩子,杨六斤也不能靠这些钱吃饱饭。

饥饿之下,他想起来父亲曾说过他饥荒时吃野菜的故事,于是他便开始在山里找起野菜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可是他一个孩子,又没人教过,哪里分辨得清楚哪些是能吃的野菜,哪些不能吃呢。

没办法,杨六斤只好一样一样地品尝了起来。他把各种植物放进嘴里,如果特别苦,特别涩或者特别扎嘴就不吃,如果还好,就蘸着王大娘给的辣酱吃下去。

靠着这样一样一样尝,杨六斤在山里找出了二十多种能吃的野菜,甚至有些植物的根茎都被他翻了出来,尝尝能不能吃。

按他自己的说法,有一些好吃的野菜酸酸甜甜的,十分可口,可是事实上,这些东西在别人看来都是又苦又涩的野草,要不是实在没办法,谁又会去吃它们呢?

而且,山里的很多植物都是有毒的,他这样品尝十分危险,杨六斤也经常因为吃错植物而拉肚子。有一次,他在山上找着了一株没见过的植物,尝了一下,也不是很涩,便把它吃了下去。

图源网络

可是没过一会,他的身体就开始了剧烈不适,先是头晕恶心,然后就立马开始上吐下泻,他强忍着回到家里躺下,可是这一躺下就再没一点儿力气站起来了。

幸好邻居王大娘过来给他送吃的时候发现了他,赶紧把他送到了村里的卫生所,不然这一回杨六斤可能真的会没命了。

除了吃野草,杨六斤还会在山里的小溪中抓鱼吃。

刚开始的时候,他看见水里有鱼,就迫不及待地去抓,可是他只要一伸手,鱼就会一下子溜走,经常在水边折腾半天也抓不到一条鱼。

但是杨六斤并不放弃,这可是难能可贵的“肉”啊。

在几番失败过后,杨六斤找了一些工具来帮助自己。

他先是在路边找到一个空瓶子,然后把瓶口割下来倒插进了瓶子里,再找来几根线,把瓶子绑起来,一个简易的捕鱼工具就做好了。工具做好之后再去土里找一些蚯蚓,虫子之类的放进去,再把瓶子放进小溪中,拴在旁边的树上,运气好就可以抓到小鱼了。

图源网络

每次去放牛或挖野菜,杨六斤就会提前放好瓶子,如果晚上能在里面看见几条活蹦乱跳的小鱼,杨六斤就会欣喜万分,相比于野菜,这可是难得的美味啊。

就这样靠着吃野菜和小鱼,杨六斤在这里生活了五年。

已经12岁的杨六斤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足,身体发育极差,又瘦又小,还没有正常七八岁小孩长得结实。

不过幸运的是,对于这个不幸孩子,苦难似乎马上就要到头了。

2012年,村长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经过跟教育局和学校的各方联系,杨六斤可以去上学了!

学校在了解到这个孩子的情况后,不但免除了杨六斤所有的学费和学杂费,还为他每天免费提供一顿营养午餐,除此之外,学校还帮他申请到了一笔资助,每年670元,这样下来,杨六斤的吃饭终于不成问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六斤

对于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杨六斤格外地珍惜。学校离家很远,他每天早晨早早地起来给自己做点早饭,然后就背着书包往学校走。

即便离学校很远,杨六斤也每次都是第一个到学校的人,他学习十分刻苦,即使没有任何人监督,他也没有一丝松懈。每次成绩出来,他总是班里的前几名。

老师们也非常关心他,因为知道他十分可怜,所以经常会给他送一些文具书本之类的学习用品。除此之外也会送给他一些衣物等等,找机会帮助他。

也正是在学校,经过校长的联系,杨六斤的故事才得以被媒体所知。

可是杨六斤又是怎样在这样小小的年纪就成为孤儿的呢?

记者继续调查,才得知,原来杨六斤一开始并不是孤儿,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图源网络

分崩离析的家庭

2000年3月,杨六斤在广西省隆林县的一个小村子出生,因为他出生时正好六斤整,所以他的父母给他起名为六斤。

杨六斤的家庭原本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在外务工,母亲和爷爷奶奶在家种田并照顾家庭。虽然谈不上富裕,但是一家人好歹可以吃得饱,穿得暖。

杨六斤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父母和爷爷奶奶也都十分宠爱这个孩子,虽然家里没什么钱,但是杨六斤还是可以隔三差五吃到父母买的零食,成长得无忧无虑。

可是幸福的生活却十分短暂。

2006年,杨六斤的弟弟出生了,然而就在弟弟出生的几个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个幸福家庭瞬间倒塌。

杨六斤与亲人

原来,在弟弟出生不久后,杨六斤的父亲在工地打工时,突发脑溢血。虽然父亲很快就被送到了医院治疗,可是还是因为病情严重,没能抢救回来。

父亲的去世对这个家庭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儿子去世的打击让杨六斤爷爷奶奶的身体状况迅速恶化,很快,他们连下地干活都做不到了。

而此时母亲刚生下弟弟不久,身体本来就没恢复好,父亲的去世又让母亲的精神十分消沉,有些时候,弟弟的哭闹母亲都发呆不理,更别说照顾起这个家了。

除了精神的打击,现实的问题也一并出现在了一家人面前。

为了给父亲看病,一家人不但花光了本就不多的存款,还欠了一屁股外债,现在爷爷奶奶和母亲又都没有劳动能力,没了父亲这个家里的顶梁柱,一家人的吃穿都成了问题。

图源网络

为了缓解家里的困难,六岁的杨六斤放弃像其他孩子一样去读书,而是开始帮母亲下地干活,帮爷爷奶奶做饭洗碗,照顾弟弟。

正当他以为一家人可以这样共渡难关时,母亲却做了一个让他痛苦终生的决定。

一天夜里,母亲哄睡了弟弟,慈爱地抱着他,跟他说男子汉要坚强,要学会照顾自己。

杨六斤以为母亲是在鼓励自己,父亲不在,自己就得当起这个小男子汉,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所以他连连点头。不一会儿,杨六斤也在母亲怀里睡着了。

可是当杨六斤醒来的时候,他却感觉到了不对劲。他没有听见弟弟的哭闹,也没有听见母亲在下面做饭的声音,家里出奇的安静。杨六斤一下子从床上爬了起来,果然发现母亲和弟弟都不在家里,出门去找,却发现爷爷奶奶正在门口哭泣。

“你妈不要你了,带着你弟弟走了”,奶奶对杨六斤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六斤

杨六斤一开始完全不信,他转头回到房间,却发现母亲和弟弟的衣服真的都不见了,他哭着跑到门外,跑到自家地里,跑到村口的路上,大声的喊着妈妈,可是哪里都没有妈妈的身影,他终于接受了现实——妈妈也不要他了。

母亲离家后,杨六斤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因为爷爷奶奶的身体原因,六岁的杨六斤几乎接过了家中的所有事务,每天给爷爷奶奶做饭,下地干活,在别的孩子都快乐玩耍的年纪,杨六斤却扛上了照顾家庭的重任。

可就算这样,命运似乎还是没有放过他。

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的第二年春天,爷爷一个人去田里除草,却不小心摔倒了,等被邻居们发现时,已经撒手人寰了。

爷爷去世的几个月后,奶奶也因为伤心过度,离开了人世。

自此,年仅七岁的杨六斤,彻底地成为了孤儿。

图源网络

再寻母亲

在了解到杨六斤的童年后,记者们关注起了丢下他而去的妈妈。

“还想见妈妈吗?”记者们问道。

“想,但是她可能不想见我”,杨六斤低下头,难过地说道。

在刚到堂哥家的日子里,每当夜晚来临,杨六斤一个人关灯躺下后,他的脑海里总能想起自己曾经一家六口人幸福生活的画面。

他想起妈妈离家前那个晚上抱着他的情景,明明妈妈的怀抱是那么温暖,可是妈妈怎么说不要他就不要他了呢?

杨六斤想不明白,可是却无可奈何,妈妈没有留给他任何选择,他只能选择接受,一个人面对苦难。

经过多番寻找,记者们在隆林县另一个偏远的村庄找到了杨六斤的妈妈,妈妈得知后对记者表示也很想见到儿子,于是,在记者的帮助下,母子二人时隔9年,终于可以再次见面了。

杨六斤和母亲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杨六斤和记者们终于到了妈妈所在的村庄,大老远,杨六斤就认出来守在村庄门口的妈妈和弟弟,立刻朝着妈妈飞奔了过去。母亲也认出了杨六斤,母子终于相见,两人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母亲说,自己当年抛下儿子嫁到这里也是迫不得已,作为一个女人,她实在是养活不起这么多人,现在的丈夫这边又只同意她带小儿子,无奈之下她只能抛弃杨六斤,让他自生自灭,没想到孩子会受这样的苦。

然而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她的丈夫还是不同意让杨六斤和他们一起生活,母亲伤心地大哭了起来,而杨六斤却拍着母亲的背安慰起母亲来:“我已经是大人了,没关系的”。

很快,夜幕降临,杨六斤又跟随记者们回到了只有他一个人的家中。

杨六斤

善行的接力

在电视台的节目播出后,杨六斤的故事引起了社会上极大的关注。人们既怜悯他悲惨的身世,又赞赏他坚强的性格。

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开始为这个可怜的孩子捐款,不到两周,杨六斤就收到了500万元的捐赠款。

而在收到如此巨额的捐款后,杨六斤却并没有迷失在金钱里。

心地善良的杨六斤一拿到钱,却首先想起了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村民们。

因为堂哥留他自己一个人生活,所以七岁时杨六斤就已经学会了一个人生活需要做的所有事情。可是即便如此,他的生活依然很艰难。

尤其是吃饭的问题上,虽然堂哥给他留了生活费,可是生活费也只有一周10块钱,再怎么省吃俭用,10块钱能买到的粮食也不够他吃一周。

图源网络

幸好杨六斤的邻居们十分好心,他们也非常可怜这个年纪轻轻就一个人生活的小孩儿。所以邻居们动不动就会接济一下杨六斤,给他一点粮食,或者让他吃一顿饱饭。

最常帮助杨六斤的邻居是王大娘,她知道杨六斤一个人生活不容易,经常送他一些吃的,而杨六斤也经常帮王大娘放牛来回报大娘。

所以为了回报村里人的帮助,杨六斤委托堂哥,从收到的捐款中拿出了150w给村子修路,以报答当时村子里的人帮助他的恩情。

除此之外,杨六斤还想到了那些跟自己处于一样境遇的困难儿童。他深刻的知道那样的生活对一个孩子来说究竟有多艰难。自己因为幸运得到了人们的捐助,可是那些孩子也需要帮助啊。

图源网络

于是,他又找到了曾报道他事迹的《第一书记》节目组,向他们表示了自己愿意帮助其他贫困儿童的想法。在得知此想法后,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也十分感动,表示愿意和杨六斤一起,帮助其他贫困儿童。

节目组通过走访和调查,在广西省又找到了三十几位和小杨六斤境遇相似的孩子。他们也都孤身一人,小小年纪就自己生活。

2014年9月,新一期《第一书记》在广西卫视播出,在这一期的节目上,杨六斤又成为了节目的主角,然而不同的是,这一回,他是以捐助者的身份出现的。

在节目上,杨六斤拿出了15w元,向台上的三十多个贫困儿童每人捐出了5000元,用于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

而这一幕,也让所有人为之感动。

图源网络

在杨六斤收到那么多捐款后,一些人也开始了对他的深入探访。

在记者的调查下,他们发现杨六斤仅独居25天,而记者口中的野菜,根据当地人称,那些野菜他们也经常吃的,并不是什么野草,而是一些折耳,马蹄菜等,或许对城里人来说是野草,但确实是当地人的食材来源。

这也导致了社会对杨六斤的纷争,有人说其实这种捐款太不平均,因为像他这种贫困儿童在山区有很多,社会要关注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群体。

还有人认为,杨六斤最后得到公众的关注,得到高达500万的捐款,完全是因为走运。

图源网络

但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个完全符合扶贫标准的儿童,杨六斤没有自私的将这笔钱完全用在自己家里,还将它用来帮助别人,就已经证明社会没有看错他。

如果他有的仅仅是不幸,而没有在困难中坚韧的品格,没有善良的心地,没有得到上学机会时努力认真的态度,没有让学校对他的认可,校长怎么会如此推荐他,人们又怎么会如此关注他呢?

我们相信,这样一位曾经被命运捉弄,却仍然乐观开朗,心存善念的孩子,将来也一定能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