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松楼阁图 南宋 佚名

上周四在上闲聊课作品赏析的课,

扯了很多东西,

一不小心翻出来一张很不同的清人作品:

其不同之处,

在于和同代人相比,

没有那么孱弱,

或者清代干部书法特有的呆板,

恍若一股清流。

定眼儿一看,

嘿,

名门之后,

出手果真不凡。

此乃明人米万锺之孙,

跟他爷爷一样,

都是米南宫的后人。

爷爷米万锺在明朝可以和董其昌齐名,

号称“南董北米”,

与邢侗、董其昌、张瑞图并称“明末四大书家”。

这来头不小,

只不过,

在书法史的演进中,

逐渐消沉,

更别说米汉雯知者鲜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米万锺《行书自作诗轴》

138×32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米万锺的书法为什么逐渐在历史上暗淡,

将其和同代人比比就知道了,

没什么突破,

思想性和技术性都比较保守,

先祖是米元章,

既是荣耀,

也成了藩篱。

米汉雯这件作品,

还挺有看头,

用笔铿锵,气足势强,

不想当时有些人写大字行书

要么牺牲结构的严谨性,

要么加入其他笔法使作品变异气质。

整体写得有脾气,

有英峻之气。

而且这墨色是真漂亮。

此外,章法的关系处理的也十分妥帖的,

特别是落款的位置,

将整个画面撑开,

黑白关系更加饱满。

当时我已为发现了宝藏书家,

赶紧去各大网站搜此人的作品,

但发现,

研究此人的文献很少,

作品也不太多,

且都是些不再让人亮眼的作品。

比如这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下来,

也就觉得一般般了,

和那些清代干部书风,

真差球不多了。

其小作品,

虽然写得痛快,

但是和他祖宗比,

简单、直白、粗糙了很多。

功夫是深,

但不高级。

就像你长拳打的再厉害,

你能干过降龙十八掌、九阳神功吗?

明人在理念、技法上的突破,

很多时候,

是挣脱了前代的束缚,

而米汉雯,从其更多的作品来看,

是在吃老本了。

但即便如此,

当你回到他那个时代在看他,

兴许你会发现,

人家日子过得好得很。

书法史看看就知道,

当时的名家,

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名家,

都不是一回事儿、一拨人。

也就是说,

我们现在的有些名家,

很可能,

50年后,

也是无人问津的,

这是大概率的。

有意思的是,

明代商品经济发展起来之后,

书画家学会了经营,

有了经营,

至少自己可以过好当世。

书法有时候和宗教一样,

有些虔诚的书家,

总寄希望于后世,

有些现实的书家,

总会经营好当世,

最厉害的人,

当然今世和后世都厉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米汉雯的名儿你就该知道,

八字五行喜水,

汉和雯都沾水。

作为庸俗的术数,

八字体系所追求的就是富贵长寿、趋吉避凶。

事实上,米汉雯日子也过的不错,

康熙进士,举鸿博,改编修,官侍讲学士。

只可惜,

日子好了,

字没太大突破,

这就是矛盾。

那个时代,

字好的,日子都不好,

字好日子好的,人品又不行,

所以老天爷不会啥都给你的。

好,

今儿就聊到这吧。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书法临帖帮(lintiebang)

欢迎关注和转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