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18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宜宾作为川渝主会场,将紧密围绕“博物馆的力量”主题开展精彩活动。当天,宜宾市博物院新馆正式开馆,并将带来高规格的展览。“花开并蒂——巴蜀青铜文明特展”以商周时期巴蜀文化富有特色的青铜文明为主题,遴选川渝地区近20家文博单位馆藏精品文物130余件/套。其中,出土于三星堆遗址三号坑的铜神兽为首次面向公众展出,此前,有网友称其为现代“机器狗”的文物版。

据悉,本次展览共分为“神秘古蜀”“巴国遗珍”“巴蜀交融”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神秘古蜀”,从考古发掘及实物出发,展示了古蜀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三星堆与金沙时代,梳理了目前已发现的广汉三星堆遗址、成都金沙遗址、新都马家木椁墓等古蜀文明重要遗址和考古发现。第二单元“巴国遗珍”,以巴人先君——廪君的神话故事为引,结合今重庆、川东、鄂西地区的巴文化相关遗存,探索了古老神秘的巴国。

春秋战国时期,巴文化与蜀文化东西并辉,交流融合,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巴蜀文化,四川地区的青铜文化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峰。第三单元通过这一时期巴蜀文化墓葬盛行的青铜兵器、工具随葬、独特且流行的船棺葬文化遗存、“未解之谜”巴蜀图符等,深度阐释了巴蜀文化交相辉映的特征和紧密相连的文化内涵。

本次展览精品荟萃。其中一级文物41件/套,二级文物29件/套,三级文物18件/套,还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未定级珍贵文物20余件/套。展品以青铜器为主,辅以石器、金器、玉器等相关精品文物。其中,有三星堆遗址2021年新出土文物4件,其中三星堆2021年新发现文物——铜喇叭形座、铜神兽为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本次展览的另一大特点,是文物与“科技+”跨领域合作,实现展览与科技的高度融合。展览突破博物馆传统展览限制,引入AR眼镜、智能机器人等博物馆智慧化服务内容,应用目前先进的智能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语音交互技术、实物识别技术等技术手段,实现场馆及展览的主动招揽和播报功能信息,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智慧讲解服务、VIP导览服务、娱乐服务、拍照合影等服务内容。

重点文物抢先看:

铜神兽

铜神兽,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三号坑坑底,临近西壁。长28.5厘米、高26.4厘米、宽23厘米。整件器物呈昂首挺胸、四肢蹲伏于地的走兽形象,后肢缺失,双耳、尾部等处残损。神兽头顶有一角,“臣”字眼,扁长圆形阔口,短颈,躯干修长,挺胸,塌腰,四肢外张,蹄足,尾部上翘后弯,体表有云雷纹条带装饰,整体形态健壮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爬龙铜器盖

2021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三号坑。底座直径25厘米,高24厘米。爬龙铜器盖,一条巨龙腾云驾雾、昂首张口、盘踞眼前,头上犄角、双耳轮廓清晰。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立发铜人头像

2021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三号祭祀坑出土。头发往后卷曲,梳成瓦片状,神似电视剧中诸葛亮戴冠帽的造型。

铜小立人

2021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三号祭祀坑出土。该人像人身完整,双手作揖,双脚平直站立,有着大鼻子、大眼睛、大嘴巴和大耳朵,五官都是大大大,看起来有些滑稽,但也有一丝庄严。其夸张的特征与动画片中奥特曼的大眼睛、头镖等典型特征相似。

虎钮錞于

尺寸:高68厘米,上径36厘米,底径28厘米,重30公斤。錞于是古代的打击乐器,始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战国至西汉前期,在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地区都有发现,其中以巴人故地发现最为集中,成为巴文化最具特征性的青铜乐器。

这件錞于属战国晚期的巴人作品,其通体完整,音质优良,造型厚重,形体特大,有“錞于王”之誉。其上部的钮作虎形,栩栩如生,不怒而威,虎腿以漩纹勾画出神物特征,是巴人虎崇拜的又一重要例证。虎钮的周围,分布着五组“图语”:椎髻人面、羽人击鼓与独木舟、魚与勾连云纹、手心纹、神鸟与四蒂纹。这些图语对研究巴文化是极为重要的资料。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鸟形尊

2002年出土于涪陵小田溪墓地。通体长28厘米、宽16.8厘米、高29厘米。整体呈鸟形,具有鱼嘴、鹰喙鼻、兽耳、凤冠、鸽身、鸭脚。通体饰细蜜的羽纹,在羽纹上有规律的镶嵌绿松石。造型、纹饰及装饰极其精美。

青铜器中的尊本是酒器,这件尊通体上下除鱼形嘴外,了无一孔,不具备容器的实用性,应系学习中原地区的鸟兽尊而作。其体轻、壁薄、中空,铸造难度极高。出土于巴人的贵族墓地,是研究巴人的审美情趣,工艺水平和铸造技术难得的艺术精品。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段祯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刘永豪 图片 宜宾市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