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领导人代表着国家的形象,自然是有着毋庸置疑的领导意义,而两国之间是否交好也是可以从两国领导人之间相处和谈是否和谐而得知的。

不仅是两国领导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影响着两国邦交,客观上还会牵动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就好比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之间的一言一行不仅牵动着美俄两国关系间的变化,还影响着国际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

初次见面,美俄双方各有看法

在奥巴马与普京进行首次会晤的前夕便出现了双方夹枪带棒的“评论”风波,先是奥巴马接受采访时说,普京“一只脚还陷在冷战时期”。

对此,普京在次日便立马做出回应:“我们从不屈膝。我们双腿坚定站立,总是面向未来。这就是俄罗斯的特长,确保我们始终前进并不断强大。”

从这些硝烟四起的对话看来,此次美俄政治会晤注定不会平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9年7月7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两国领导人正式进行了首次政治会晤。

据官方媒体记录,就在闭门会谈正式开始前,两人曾在各路媒体前短暂合影寒暄。

奥巴马客套说,非常感谢普京抽出时间与自己见面。

他赞扬普京无论是以前当总统期间,还是出任总理后,均为俄罗斯人民做出“非凡工作”。

普京则表示,很高兴有机会结识奥巴马,并说俄罗斯“将奥巴马的名字与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希望联系在一起”。

尽管双方会议上都展露出努力释放善意与和平的想法,但这看似和谐的寒暄交谈背后却隐藏着两人各执己见的开端。

根据当时相关媒体披露,按照原定时间安排,两人的闭门会议时间会控制在一小时左右。

但是在双方谈话时,大部分时间普京都是在向奥巴马倾诉美国对于俄罗斯有太多的不公对待,

奥巴马本人并没有选择出言阻止普京,只是任其“大吐苦水”了将近45分钟。

此后,奥巴马一点一点地向普京作出回应,这也让当天的会晤变成了一场长达两小时的马拉松式谈话。

除了首次政治会晤中的不顺,此后美俄双方也冲突频发。

据有关媒体报道统计2012年美俄双方出席会议记录时发现——自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后,美俄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互动也明显不太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是2012年5月,普京以忙于政府组阁事宜拒绝出席在美国戴维营举行的8国集团会议,同年11月又缺席东亚峰会;9月,奥巴马也以抽不出时间为由让希拉里代为出席俄罗斯做东的APEC会议。

2013年9月奥巴马虽然很勉强地参加在圣彼得堡举办的20国首脑会议,但与普京互动很少。

原计划普奥两人将在APEC会议和东亚峰会期间的见面又因美国政府“停摆”而告吹。

有人称:“美俄领导人个人之间的这种较劲,在冷战结束 20 多年的美俄关系历史上实属罕见”。

而2013年9月12日《纽约时报》刊登的一封普京给美国的公开信更是直接就彰显出双方领导人不和的事实。

在信中普京警告美国决定军事打击叙利亚只会带来混乱和伤亡,并且直言不讳地指出很多国家已不把美国视为民主典范,而是只懂得耍蛮动粗的国家。

此言论上升到公开攻击国家民主对立的层面。

显而易见,美俄关系算已经跌入了历史性的冰点。

再次见面,“死亡对视”互不相让

2016年的杭州G20峰会是奥巴马与普京两人之间在国际性政治舞台上的再次正式会面。

早在杭州G20峰会预热时,就有多国媒体猜测这次美俄领导人的再次正式会面会谈及乌克兰与叙利亚之间的问题、余波未平的邮件门等事情。

虽然双方就以上问题达成一致的机会非常渺茫,但是令外界媒体万万没想到的是此次的G20峰会的这次正式会面不仅无法达成和解,反而更火上浇油了。

这次杭州G20峰会也为世界产出了一张所谓奥巴马与普京“死亡对视”的照片。

在这张似乎弥漫着硝烟的照片上,身形高大的奥巴马紧缩眉头,面容严肃地直视普京;

而身形较之矮小的普京也毫不相让,用更为冷静肃穆的眼神回敬奥巴马。

不仅有着明面上的交锋,在私底下也隐含着暗流涌动的危机。

按照杭州G20峰会的座位安排表,奥巴马与普京本应是临近而坐,中间仅仅隔着沙特元首一人。

(2016年普京与奥巴马对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估计是出于避免激发两人矛盾的目的,俄罗斯方面主动临时调整,将领导人顺序原为俄文字母排列改为英文字母排列。

这样一来普京与奥巴马之间就隔了5名领导人。

此举一出,再加上“死亡照片”上两人“火花四溅”的对视,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两国领导人针锋相对的相处气氛,还似乎可以从中窥见美俄关系未来的不明朗。

大选之年,两国政坛诡谲不明

在杭州G20峰会上,“死亡对视”照片背后似乎不仅隐藏着普京对于美国霸权政治的不满,还有关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于普京的猜忌。

2016年本是美国大选的关键之年,奥巴马作为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自然有着自己属意的接班人。

他认为与自己同属民主党派的希拉里不仅有着丰厚的政治资本,还与自己秉持着相同的政治理念,接下自己的“衣钵”理所应当。

但是当时的共和党党派对手特朗普实力强大,是希拉里的强有力的对手。

这也让奥巴马当时感到有些焦虑。

就在这场美国大选进行地如火如荼之际,有人揭露希拉里利用私人邮箱处理国家公务的行为是涉嫌泄露国家机密的违法行为,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邮件门”事件。

此事被披露后,当时原本势均力敌的双方瞬间进入压倒性的一刻,希拉里深陷丑闻无法自拔,而特朗普最终赢得了美国总统宝座。

无独有偶,就在“邮件门”事件爆发后不久就有民间小道消息称,俄罗斯似乎动用了黑客力量来“干扰”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

而得知这个传闻的奥巴马非常警惕,因为对于占据世界顶尖排名的俄罗斯黑客而言,侵入邮件系统爆料并不是什么难事。

此外当时的共和党党派竞选人特朗普与俄罗斯确实有不少非常“亲密”的行径。

这让人很难不去怀疑希拉里的丑闻正是由俄罗斯所故意揭露的。

这也许也造成了在杭州G20峰会上双方互不相让的局面。

在2016年12月16日奥巴马强势表态称:

“如果俄罗斯黑客干预大选,美国将采取行动。”

俄罗斯方面则回击道:“美方必须立刻停止对俄罗斯黑客干预美国大选的诬陷,美方要么拿出证据予以证明,要么就闭嘴!”

美俄双方你来我往的威胁式喊话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而关于俄罗斯究竟有无插手美国大选的传闻一直未有定论。

为了验证传闻真假,美国官方还披露了一项名为“通俄门”的调查报告。

根据长达400多页调查文书,美国官方宣布报告结果是特朗普并没有联同俄罗斯来干扰美国大选。

但是这个所谓的官方调查结果是在特朗普执政期间所得出的,其可信度自然大打折扣。

而时至今日,美国民间媒体都会利用这个“通俄门”事件来攻讦普京插手美国的“民主”选举,以此达到诋毁、破坏普京和俄罗斯形象的目的。

大国博弈从未停止,如何“变脸”也是学问

俗话说得好:“没有永远的朋友或者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大国之间的交往当中国家利益自然是排在首位的。

美俄关系如此动荡波折的原因实在复杂,两国的国家根本利益、错综复杂的历史纠葛、当权领导者的态度观点、各执己见的政权意识等都是造成美俄关系动荡的重要推手。

从以往的美苏两极对峙到美俄领导人“死亡对视”再到现今的时局,都仿佛是历史的不断重演。

世界政治舞台上不断出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领袖、首脑比比皆是。

对于纵横几十年政坛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而言,执政美国八年的奥巴马总统也许只是他所遇见的众多总统中的一名;

而奥巴马作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向来有着独特的国家战略眼光与行事途径。

这双方的互不相让抑或是相亲相爱的相处态度完全是取决于当时两个国家间所拥有的共同利益。

大国之间的博弈从未停止,美俄两国领导人的不断变脸也正是印证了这句话。

有国际军情专刊曾分析说,美俄领导人、政府、媒体之间的相互喊话交锋更多是为了占据宣传舆论高地。

舆论宣传较量不同于常规的军事作战,它常常是以零散、断续的形式出现的。

电视节目、网络视频、报纸杂志以及战地传单等,都可能成为舆论宣传战的重要阵地。

而这些活动如果放在军事的视角下来审视,它所参与的斗争层级多是“战术”“战役”层面的。

而在政治上,还是在公众舆论上,占据舆论高地都将为本国政府的对外政策提供强大的支持基础。

如今时间已经来到了2022年,虽然奥巴马已经卸任多年,与普京“私交”甚好的特朗普也被迫让位于拜登。

但是历任三届总统的美利坚合众国仍然对俄罗斯保有着深深的敌意。

这也意味着美俄双方的较量仍在继续,各种各样的大国博弈方法,形形色色的领导人变脸艺术也许会层出不穷......

时过境迁旧人换新人,奥巴马出书再忆初印象

2016年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后便正式代替奥巴马成为美国新一代掌舵人。

对于“私交甚好”的普京与特朗普而言,两人的会晤少了之前奥巴马执政时期的针锋相对,更多的是笑容满面与相谈甚欢的场景,再无出现类似于先前“死亡照片”等报道。

新的美俄关系似乎迈入了平稳期,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奥巴马与普京两国领导人的交锋确实也成为了美俄关系走向的风向标。

尽管总会出现双方不和的媒体报道,但是普京对于自己与奥巴马的“黑脸不和”报道也会澄清道:

“媒体对肢体语言的解读实在让我惊讶。有时我读到那些涉及肢体语言的报道,称我们多么厌烦对方,但除了我们自己,谁能说清我们头脑中的事。”

除了普京本人的回应,奥巴马对于普京的形象有着自己的看法。

2020年奥巴马带着自己的回忆录《应许之地》出现在大众面前,而这本书的开卷第一章就提到了奥巴马本人对于普京的初印象。

在书中奥巴马这样描述:普京在体型上并不引人注目,尽管身形并不高大,却十分强壮,像是“一个摔跤运动员”。

此外,普京有着“沙黄色头发,高挺的鼻子,黯淡却警觉的眼神……这是一个外表平平无奇但是很“强悍”的人。”

时过境迁,双方不和已经成为了一段历史,奥巴马卸任后过着轻松悠闲的“退休生活”。

而普京至今仍然坚持在为俄罗斯奋斗终身的事业当中,奥巴马执政的八年也许就成为这两个人最后的交集了。

对于迈入全球化的当代世界来说,美俄两个世界强国之间的关系变化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

这也意味着对于当下而言,这两个强国的争斗绝大多数情况不仅激化原有的矛盾,还会不利于整个世界局势的和平发展。

结语:

历史也确实证明了党同伐异的政治观念注定是行不通的。

如果国家与国家陷入了无休止的政治猜疑与明争暗斗里,长此以往不仅加剧了国家内耗,容易造成民不聊生,还破坏了世界各国的平稳发展空间,如此一来实在是得不偿失。

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我们应该秉持着求同存异,和平发展的理念来推动世界形势的稳定与和平,这样才有机会在未来求得一片安稳宁静的发展空间。

参考来源:

[1]惠晓霜. 奥巴马普京初相见,客客气气却难掩尴尬[N]. 新华每日电讯,2009-07-08(005).

[2]叶兴平.普京和奥巴马又“没爱了”?[J].廉政瞭望,2013(11):64-65.

[3]泳天.普京与奥巴马的“对台戏”[J].决策,2013(10):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