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科技日报、环球科学、科研圈、 Hanson临床科研、生物世界、新华社、梅斯医学等

植物源性重组新冠疫苗对所有变异株的总体有效性为70%

来源:NEJM

5月4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一项研究中,公布了植物源性重组新冠疫苗CoVLP+AS03在第二次注射后至少7天开始预防新冠病毒的功效。

该研究发现,CoVLP+AS03疫苗可有效预防多种新冠变异株,其功效范围从针对症状感染的69.5%到针对中重度疾病的78.8%。该疫苗是世界首个获批的植物源人体疫苗。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201300?query=featured_home

动物实验显示口服新冠候选疫苗效果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5月5日,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一项针对仓鼠的动物实验显示,基于腺病毒5型的口服新冠候选疫苗,会在血液和肺部引起强烈的抗体反应,当它们暴露于高水平的新冠病毒并引发突破性感染时,症状比未接种疫苗的仓鼠轻微,且鼻腔和肺部的新冠病毒量显著减少。

使用同一平台的编码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核衣壳蛋白(S+N)的口服新冠病毒候选疫苗的1期临床数据显示,其能够诱导粘膜免疫,增加免疫球蛋白A(IgA)的产生。研究结果表明,这款口服新冠候选疫苗不仅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和疾病严重程度,还能减少新冠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给其他密切接触者。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translmed.abn6868

新研究全面评估奥密克戎各亚型的免疫逃逸能力

来源:Cell Host & Microbe

5月8日,发表于《细胞·宿主与微生物》(Cell Host & Microbe)的一项研究指出,目前所有四个奥密克戎亚型都威胁到当前疫苗和抗体疗法的有效性,突出了推广疫苗加强针对抗新冠新变体的重要性。

研究人员使用基于VSV的假病毒研究发现,接种两剂灭活疫苗(BBIBP-CorV)的个体血清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显示出非常弱或几乎没有中和活性,而同源的灭活疫苗加强针或蛋白亚单位疫苗(ZF2001)的异源加强针则能显著改善针对所有奥密克戎亚型的中和滴度。进一步评估20个单克隆抗体的中和情况(包括10个已经授权或批准的),发现大多数单克隆抗体在奥密克戎亚型中完全或基本上失去了中和活性,仅个别单克隆抗体仍保留较好的中和效果。

https://doi.org/10.1016/j.chom.2022.05.001

全球首个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疫苗序贯临床研究启动

5月9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奥密克戎变异株(以下简称奥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序贯临床试验在湖南省启动。这是继5月1日中国生物奥株新冠疫苗在浙江杭州启动空白人群接种后,首次在已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中开展奥株新冠疫苗序贯临床研究。

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党委书记、副总裁朱京津,首席科学家、副总裁张云涛,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杨云凯等在北京会场出席奥株新冠疫苗序贯临床试验启动会。这是目前全球首个人数最多、启动最早、设计全面的奥密克戎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序贯临床。

一种小分子代谢物可能是广谱抗新冠代谢物

来源:Nature Metabolism

5月9日,发表于《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的一项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缺乏1,5-脱水山梨醇(1,5-AG)可能是其感染新冠后易发展危重症或死亡的重要因素。

与葡萄糖结构相似的人体小分子代谢物1,5-AG,能够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S2亚基结合,发挥有效的抗病毒作用,阻断刺突蛋白介导的病毒-宿主膜融合。研究还表明,糖尿病患者体内显著缺乏 1,5-AG可能是导致其感染新冠病毒后易出现重症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并表明补充1,5-AG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可能有助于降低新冠发病率和/或预防重症新冠。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22-00567-z

新冠病毒感染细胞关键机制被找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5月10日,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项工作,研究人员在分子水平上了解新冠病毒感染细胞的确切机制,并在实验中阻止了病毒感染。

研究中发现,唾液酸细胞表面糖的一种变体(9-O-乙酰化)与刺突蛋白的相互作用比其他糖更强烈。研究人员通过阻断刺突蛋白的附着点抑制了病毒与细胞表面的任何相互作用,证明了表面带有多个9-O-乙酰化唾液酸的多价结构(或糖簇)能够阻止新冠病毒的结合和感染。下一步将在老鼠身上进行测试,以应用这种阻断病毒结合部位的方法,并观察其是否对生物体发挥作用。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0313-8

我国如果放弃动态清零,可能造成155万人死亡

来源:Nature Medicine

5月10日,发表于《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的一项研究指出,中国如果取消当前的动态清零政策,可能会导致奥密克戎感染暴发,令重症监护(ICU)的需求量升至现有床位的15.6倍,还可能造成约155万人死亡。

研究模型预测,在加强针接种完毕,但不采取更严格的非药物干预,也不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的情况下,奥密克戎变异株在2022年3月至9月可能会造成510万人住院、270万人进入ICU、155万人死亡。60岁及以上未接种疫苗人群可能会因为这一疫苗覆盖缺口,占到全部死亡病例的74.7%。研究人员指出,提高疫苗接种率,给有症状患者推行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加强非药物干预这三种策略需要同时配合,才能有望降低死亡率,防止医疗资源挤兑。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1855-7

新冠治疗新药千金藤素专利获批

来源:科技日报

5月10日,我国研究人员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说明书显示,10 μM的千金藤素抑制冠状病毒复制的倍数为15393倍。

研究人员表示,不用千金藤素药物时如果有15393个病毒,那么在用10 μM千金藤素药物的情况下,病毒数将只有1个,即很少量的千金藤素就能阻止新冠病毒扩增和传播。从目前的研究数据看,该药物抑制新冠病毒的能力在所有人类发现的新冠病毒抑制剂中排名靠前。美国学者此前也在《科学》(Science)发文证实,千金藤素的数据在其研究的26种药物中数据亮眼。

《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