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更多的时候,总是做过的好事容易被忘却,而坏事却一下子就会被记住,对于一个人的印象,无论他一共都做过些什么,我们记得最清楚的一定是他做的最坏的那几件事。

李鸿章就是很典型的例子,“签订不平等条约”这几个字总是和李鸿章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殊不知他也曾有过“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这样如此大气蓬勃的豪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悦昏君,外御列强

“要想中国没有后患,必须灭其国”。100多年前,李鸿章告诫后人时所指的国家正是日本,但在当时的清政府,并没有人会真的在意这个不过一个省大小的岛国,闭关锁国的清政府以大国之势自居多年,眼里哪里会放得下日本这样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国,只有李鸿章不同。

他明确阐明了此时日本的优势,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已经开始了全面工业化的进程,确定资本主义道路,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国民生产力,完全不是一个传统的封建国家可以比的,俨然已是世界强国之列。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为平定太平军李鸿章多次组织水战,常年的作战经验让他在军中树立起了威望,在朝的仕途也是节节高升。

太平天国才刚刚平定,沿海地区又战火不断,李鸿章与外敌对抗多年,可以说他是最熟悉日本这些年发展的人,也清楚日本此时的军事实力,他显得更加清醒,他知道战争一旦打响,清政府并不是日本的对手。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心理预示,所以在当时日本与韩国交战之后,李鸿章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才会提出主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正值光绪皇帝刚刚即位,李鸿章的一番话显然无法说服不明白其中利害的光绪帝,也无法说服那些目光短浅,狂妄自大的官员们,最后李鸿章还是不得不带兵迎战日本。

结果真如他预料的一般,很快清军就不断败退,直退回到了沈阳境内。如此大国的强兵之力居然败给边陲小国?

清政府当时觉得这场战役简直丢尽了脸面,面对危机,年轻的光绪帝更是全无应对的办法,只能将所有的过错怪罪到李鸿章的头上,认为他指挥不力才导致如此局面。

只顾及眼前的光绪帝,为了能够让这场屈辱的战争快速结束,不顾及李鸿章早已给过他的劝告,还是答应了丧权辱国的割地条约,至此,民族屈辱的篇章上又多刻下了一笔。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鸿章被认为是当时的“知日派”,早在平定太平天国之时,他就已经有意识中国未来难保不会受周边列强的叨扰,而列强各国皆已开始探索新的改革进程,所以从那时起,李鸿章就开始有了“洋务”的计划,以此富国强兵。

也并不仅仅只专注在军事领域,而是将洋务的重心同时转移到了民用上,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轮船招商局都是从那时起就结下的硕果。

他还提出过中国如果想要自我强大,一定要学习外国的优势,学习外国的优势就是要培养相对应的专业性人才,从人才的培养无外乎就是从最根本上在改变国家的未来,以此来对传统的人才选拔制度进行颠覆性的改革,可见他当时思想的超前。

李鸿章吸取多次战败的教训,他明白列强们的战略多是从海上侵略中国,为了保证中国自己的主权,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海上实力,于是提出“海防论”,并以此为思想基础,开始创建具有革命意义的中国近代化海军布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最终的结果,依然是因为当时腐败的清政府内耗严重,不愿再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而陷入困境,不告而终。

马关条约之后的多年里,李鸿章又代表中国同许多西方列强国家签下了一系列条约,并出访了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多个国家,让他对国家未来的强国改革方向有了新的见解,却再一次向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忠言劝谏的时,没有得到重视。

晚年的李鸿章夹杂在清政府与虎视眈眈的列强之间,艰苦周旋,最终病倒在了谈判的路上,临死的八天前,都在与俄方代表议事,真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英魂不灭,思想长存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评价:水浅而舟大也。

在推动洋务运动的时期,李鸿章就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为了能够让中国的青年学习更加先进的西方技术,由他主导创办了一系列新式学堂。

在这些学堂里,学生不仅可以继承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更有机会去学习更多新颖的自然科学、实用科学甚至是军事科学,这样的改革壮举为整个中国后面的思想觉醒都打下了基础。

同时,为了让整个中国的进步观念得以打开,他还大力鼓励留学,用官派留学的方式进行资助,对抗守旧腐朽势力对于改革的阻挠,用信念开创教育改革的先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曾经最早一批被送出国深造的学生们,在后面都成为了中国各个领域里的科技型人才,“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正是这些新鲜的思想和血液,为中国后面的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 这是梁启超送与李鸿章的挽联。

在李鸿章离去之后,中国还是遭受了屈辱而悲惨的抗日战争,其经历之惨烈让几十年后的今天都丝毫不敢忘记。

在中国一路走来的历史进程中,每一次跨越,每一次庆祝,每一次荣耀,我们都是踩踏在前辈们用自己的血肉铸成的台阶上,那是我们来时的路,更是我们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