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核酸检测是新冠确诊的金标准,为什么还是会有假阴性和假阳性?

核酸检测是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的金标准,它的准确性非常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核酸检测的结果就是百分之百准确的。之前很多地方在进行核酸筛查的时候,就出现过多起假阳性和假阴性的例子。例如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曾经报道过一个案例,一个病人连续32天检测都是假阴性,但是实际上他却一直携带着病毒。

对于假阳性的情况,还只是让人虚惊一场,但是如果出现了假阴性,则可能导致我们对病毒的管控不到位,最终使得疫情扩散。那么核酸检测过程中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是怎么产生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假阴性出现的原因

先聊聊假阴性出现的原因。假阴性,顾名思义,就是携带了病毒的患者在进行核酸检测的时候,没有检测出新冠病毒的核酸。假阴性出现的原因一般有三点,第一是检测试剂的有效性问题。在检测核酸过程中,会使用到缓冲试剂、引物、逆转录酶等多种无机和生物试剂。这些试剂的稳定性一般不太好,尤其是生物试剂,如果存放温度、存放湿度不合适,就很容易发生失活。这些试剂当中,任何一种试剂如果出现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新冠病毒无法被检测出来。

第二是采样的时间问题。新冠病毒在鼻腔和咽喉当中的含量会一直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一般在发病后的24-72小时内,病毒含量是最高的。如果采样的时间太早或者太晚,也都有可能导致病毒量因为太少而无法被检测出来。

第三,样品运输和保存的问题。新冠病毒核酸的稳定性很差,在体外环境下极容易被破坏,所以我们在运输新冠病毒测试标本的时候,通常要在4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如果因为运输条件不合适,或者因为人力不够,采集的标本过了很长时间才进行测试,那么病毒的核酸就有可能在测试前分解,就自然很难测出病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假阳性出现的原因

假阳性出现的原因通常只有一点,那就是样品被污染了。因为核酸检测的灵敏度很高,只要在采样测试过程中,采集的样品、试剂混入少量的病毒核酸,都有可能导致假阳性的出现。尤其是在采集样品时,新冠感染者产生的气溶胶有可能飘入正常人的样品上。因此,大家在做核酸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社交距离。这不仅仅是保护自己不被感染,也可以降低假阳性出现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