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平时就是一个“吃货”,饭量要比一般的人大好多。这天,妻子给他包了一大盆饺子,他很快就吃掉了大半盆,当时肚子已经很饱了,但是他看剩下的饺子不多了,就把剩下的饺子全都吃完了。

没想到过了两个小时之后,王先生突然觉得腹部很疼,但是因为当时有疫情,他就没有及时去医院,而是自己随便吃了点药,以为坚持一下就好了。但是没多久疼痛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在熬了2天之后,终于忍不住,去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医生表示:如果再晚来几天,也许连命都没了!

原来,王先生血液中的白细胞指数已经高达2万胆红素也是远远超过了标准值。经过腹部的CT检查,发现他的胆总管出现明显的扩张,已经有了化脓性胆管炎的症状,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会引起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害到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我们吃的食物也越来越多元化。大家也难以克制对美食的“诱惑”,经常在吃饭的时候吃太饱,甚至是吃撑。偶尔一次两次地吃撑,对身体的危害可能不会太大,因为消化系统会对这些食物慢慢进行消化。但是经常吃撑的话,对于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哪些病可能是“撑”出来的,是否饿一饿就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病可能是“撑”出来的,需要饿一饿!

显而易见的,经常吃撑,我们胃部总是处于饱和的状态的话,就会很容易引起肥胖。人们在吃撑的时候,摄入的营养过剩,体内多余的热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存储在身体里面,进而容易造成肥胖。

肥胖不仅仅会影响人们的外形,还会诱发很多种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等等

其次,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很多也是由于吃撑造成的。经常吃得太多,太饱,会使得人们的胃部的负担过重,另外就是消化系统,由于摄入的食物太多,经常会需要超负荷的工作来对这些食物进行消化。长期下去,就容易引发胃糜烂、胃溃疡、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等等的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一种因为吃撑,而比较容易造成的疾病是骨质疏松。如果长期吃撑的话,会使人体内的甲状旁腺激素增加,极易导致人体的骨骼过分脱钙,而骨骼过分脱钙的话,就会形成骨质疏松。

如果一个年轻人,平时就有经常吃撑的习惯,那么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内的甲状旁腺激素含量越来越多,即便平时在坚持补钙,还是会出现缺钙的现象。这样的话,到了老年之后,患有骨质疏松的概率就会明显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经常吃撑还会使人体很容易产生疲劳,加速大脑的衰老。我们都会有一种感受,就是当吃得很饱的时候,就会感觉人很累,很想睡觉。就像如果中午吃饭吃得很饱的话,就会想马上睡个午觉,如果不睡的话,一下午的工作都会觉得很疲劳。

这是因为当人们吃得过饱的时候,机体会调动部分其它部位的血液集中到胃部肠道等消化系统去协助工作,帮助大量食物的消化,那么此时流经脑部的血液可能就会相应减少,大脑的反应就会比较迟钝、麻木。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下的话,就会使人体很容易疲劳,加速大脑的衰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就是列举的一些由于吃饭过撑而导致的一些疾病,对于正常人而言,如果长期处于吃得太饱的状态下,就会造成一些疾病的发生,面对这些情况还是要适当饿一饿。当然,对于那些本身就存在基础疾病的人,吃撑的危害就会更大。

哪些患病人群不能吃“撑”?

冠心病患者不能吃“撑”。患有冠心病的人群吃太饱的话,血液的重新分布会受到影响。因为人体在吃饱的状态下,此时会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血压会上升、心率会加快。

但是,由于摄入了过多的食物需要进行消化,消化系统内的血液分布就会增多,那么相对来说,心脏的血液供应就会变少。长期这样的话,就可能会导致冠心病患者在吃饱之后出现心绞痛的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患有冠心病的人群之外,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也不能吃“撑”。正常人的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是在3.9~6.1mmol/L,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在7.8~11.1mmol/L之间,而糖尿病的患者,空腹的血糖值在7mmol/L以上或者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在11mmol/L以上。

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医生会建议,不要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糖分,还要控制多盐多脂类食物的摄入。如果糖尿病的患者经常吃撑的话,就会导致摄入热量过多,餐后的血糖值超过正常值,就会导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

建议糖尿病患者,少吃多餐,不要让自己有饥饿感,但每日要控制好总的摄入量。还要坚持每天花0.5~1小时进行适量的运动,这对于血糖的控制也有一定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也不能吃“撑”。患有高血压的人群,本身血压的波动就比正常人较大,而人们在吃得很饱的情况下,血压值就很容易会上升,所以,高血压患者不能吃太饱,不然不利于血压的控制

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在饮食上要注意保持轻微的饥饿感,少吃多餐,控制好体重对于血压的控制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富含钙、镁的食物,比如大豆、鱼、新鲜蔬菜、核桃、红枣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吃撑会引发人体那么多疾病,如果我们平时吃饭的时候不小心吃撑了,有什么补救的方法呢?下面就为大家来讲解一下。

吃撑了怎么办?这些小妙招可以帮助你。

  • 出门散步

如果觉得自己吃撑了,那么吃完饭之后不要马上就坐着,出去散散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有一点要注意一下,不要放下筷子就马上出去散步,因为食物刚刚进入到胃里,如果马上就进行一些运动的话,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建议大家吃完饭先坐半个小时左右,这样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在胃里面停留了一段时间,食物与胃液进行融合,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吃完饭出去散散步,不仅有助于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还可以帮助人体加快肠胃的蠕动,促进消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腹部与穴位按摩

吃得太撑的话,可以选择按摩一下腹部或者按摩一些促进消化的穴位,也会有一定的帮助。建议大家在吃饱之后,用手掌贴着腹部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每次10分钟,也可以按摩一下腹部的一些穴位帮助消化,比如中脘穴、天枢穴、气海穴等等。

另外,按摩一下手臂内侧的内关穴也可以帮助消食。我们可以伸开手臂,掌心向上,内关穴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一下内关穴,对于心脏以及肠胃疾病都有一定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喝点消食茶,助消化

有助于消化的茶有好多种,为大家介绍两种消食茶。第一种是陈皮普洱茶,陈皮中富含的挥发油,对于肠胃、肠道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消化的作用,可以促进体内消化液的分泌,帮助排出肠管内的积气,健脾理气、化解油腻。而普洱茶,茶性比较温和,也可以起到消脂解腻、养胃益气的作用。

另一种比较好的消食茶是大麦茶。用炒麦芽,加一定量的水,先用大火烧开,再小火煮5~10分钟。如果不方便煎煮的话,直接用开水泡茶也是可以的。大麦茶可以帮助吃得太饱的人群缓解积食、腹胀等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美食虽然好吃,但还是要学会控制,很多病都是“撑”出来的,最好是进食方式就是吃到七分饱。那“七分饱”有哪些好处呢?

吃到七分饱的好处

现在很多专家都在提倡每餐吃饭吃七分饱就好,吃饭七分饱好处多多。

第一,每餐饭吃七分饱,对于体重的控制是很有帮助的,因为饱腹感从胃部传输到大脑是很慢的,所以,在我们觉得吃得七分饱的时候,其实已经补充到足够的营养物质了。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吃饭的量已经足够了,如果继续吃的话,就会导致吃得过量,容易引起肥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吃饭七分饱可以预防老年痴呆。人在吃得太饱的情况下,大量的血液会在胃部及消化系统中,来帮助促进食物的消化,这样相对来讲,大脑中的血液就会减少,导致大脑缺乏氧气。如果我们的大脑总是处于这样的状态下,就会进入早衰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形成心血管疾病,甚至危害到我们的生命健康。

第三,吃饭七分饱可以预防心脏的病变。吃到七分饱是可以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的,如果吃得太多的话,热量没法及时消耗,就会转变成脂肪储存在身体内,就有可能会形成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症,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冠心病,严重危害到我们的心脏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到最后

综上所述,经常的暴饮暴食,不仅会对人体的肠胃增加负担,还会引起肥胖、各种慢性疾病等等。其实,很多病都是“撑”出来的,希望大家能引起高度重视,吃饭吃到七分饱,对身体的好处多多。

参考文献
[1]于康. 晚餐吃太饱易生7种病[J]. 北京支部生活, 2012;
[2]井路路. 老人吃太饱危害大[J].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 2020;
[3]王璐. 吃太饱"撑"出的病[J]. 食品与健康, 2020;
[4]王宝玉. 吃太饱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J]. 现代养生, 2015;
[5]叶炳昌. 食饭七分饱遇事不烦恼——世纪老人余耀兴的养生之道[J]. 现代养生,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