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悦悦编辑|悦悦侃历史俗话说,行行出状元,处处有能人。人品或许有三六九等,但职业却没有高低贵贱。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既离不开上层指挥,也离不开基层付出。只有众人都各司其职,社会和国家才能有序运行。但在一些有色眼镜的视角下,职业阶层也会被划分得清清楚楚。这种例子,古往今来比比皆是。比如电焊工这一职业,向来就是被视为“不入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要是缺少了这些带着电焊面罩和绝缘手套的匠人,没有任何一枚导弹火箭可以升空。在这,就不得不提我国的第一“焊将”——高凤林。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一共为140多发火箭焊接过发动机;为长征二号、长征三号和长征五号的运载升天作出了巨大贡献。而面对国外航天航空公司的高薪诚聘,他又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严词拒绝。这位平凡又伟大的匠人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永无止境的航天之梦,永世不变的华夏之心2021年4月13日,我国首届“大国工匠论坛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故而,这届会议又被称为“大国工匠?湖湘论坛”。时年59岁的高凤林应邀出席。

作为中国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和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高凤林无疑是这次论坛会的亮点和主心骨所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这位为中国航天航空事业奉献了大半生的老人以“工匠精神”作了首席发言。“1980年,我正式踏上工作岗位;1982年,我进入航天工业部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有五大点。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二,持续专注,开拓创新;三,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四,推陈出新,薪火相传;五,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高凤林对自己的职业要求,也是他对后辈的谆谆教导。从18岁踏上工作岗位起,他就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并精一行的专业态度。中国航天人,是浪漫和坚韧的代名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航天人不仅仅指宇航员与科学家,还包括了千千万万个像高凤林这样的幕后技术人员。上世纪50年代,在西方世界的全面封锁下,新中国在夹缝中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航天事业。外国人能搞,中国人为什么不能搞?1963年,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了“星际航行委员会”,这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起步。而彼时刚出生一年的高凤林还不知道,未来的他会成为一个焊接工,一个专焊火箭导弹的焊接工。其实,这项职业听起来并不是那么的“高大上”。电焊嘛,有什么了不起的,技校培养出来的三流伙计。但如果深入了解这项工作、了解高凤林所作出的贡献,你就会知道这项职业有多么的光荣伟大。他的确出身普通,但也的确是从技校毕业的。

可他却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甘于平凡、止步不前,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精益求精,为我国的航天事业打破了多项技术封锁。在2014年年底举行的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高凤林的三项技术成果悉数摘得金奖。这个老实木讷的中国匠人,立刻引来了所有人的关注讨论。中国人,也可以做出这样的成绩了吗?若论创新精神,美国和日本经常会被提及。但若论工匠精神,德国却是巅峰的代表。他们以不到1亿的人口,打造出了2300多个世界品牌。只因为他们专注于各种细节,不以利益得失来衡量产品价值。在这次的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来自德国本土的科技成果才是最令大家瞩目的。可谁都没有料到,会有一个中国匠人横空出世,荣获这么多的奖项。

其实在2014年之前,高凤林就已经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誉了。但或许是因为偏见和不屑,所以没有谁真正地把中国工匠放在眼里。而此次的纽伦堡一战,算是真正打开了中国工匠的知名度,也彰显出了中国航天航空事业坚实的人才支撑。在此之后,许多外国航天企业纷纷找上了门。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呀!像高凤林这样的人才,是到哪都不会被埋没的。而他们开出的招聘条件也都十分优渥。更有甚者,开出了500万年薪外加两套北京房产的待遇。这种待遇,想聘多少个名校毕业生都不在话下了。按理说,应当欣然接受才是。可是,高凤林拒绝了,而且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从事的是祖国的航天事业,我拥有的是矢志报国的理想信念。这不是多少金钱和什么薪资待遇就可以取代的。”于高凤林而言,他不是为了钱才去从事这项工作,而是因为热爱。热爱祖国的航天事业,所以才能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这个枯燥而又严格的工作岗位上。如果离开了祖国,那这份坚守还有什么意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党和国家提出了进军航天强国的目标。那我们就要献身航天,要立志建设航天强国。”因为这个“航天梦”,不仅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不仅是华夏千年的追梦,更是高凤林从1970年起就立下的雄心壮志。“东方红”响彻天际,“航天梦”深植心中1962年3月,高凤林出生于河北省东光县的一户普通人家。

父母对他最大的期许,就是盼着他日后能进工厂当一名工人。而这,也是当时的中国父母们较为普遍的思想观念。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开始,工人阶级就正式推翻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登上了历史舞台。毛主席曾经说过:“咱们工人有力量!”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人阶级一跃成为了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在这种浪潮的推动下,谁家孩子要是能进工厂干活,那全家人脸上都有光。所以,高凤林的父母也无比期盼着自家的儿子能端上这种“铁饭碗”。在父母的言传身教和社会浪潮的耳濡目染下,高凤林也自然而然地萌生了当一名工人的想法。但后来之所以会走上焊接工这条路,既有偶然的因素也有必然的因素。

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了太空。随着《东方红》乐曲响彻于天地之间,我国正式拥有了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能力。这是中国航天航空史上的一座丰碑,也大大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威望。而当全国人民都沉浸在这份喜悦中时,尚且年幼的高凤林并不能理解这颗卫星升空所带来的震撼力和影响力。他只是好奇,卫星是怎么上天的?乐曲又为什么能在天空中播放?难道,上天入海的神话故事都是真的吗?当他跑去问父母的时候,父母却笑着鼓励他:“卫星上天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到的。也许,你以后也可以干这样的大事。”从那时起,高凤林的心里就种下了一个航天梦。

他要亲眼见证卫星、火箭、导弹是怎么上天的,他更要亲自参与到这项光荣的工作当中去。1978年,中学毕业的高凤林报考了第七机械部211厂技工学校。当时的技校学生都是包分配的。毕业后会被分进各大单位和工厂,基本也就是端上了“铁饭碗”。所以在那个年代,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都会选择走这条路。高考,反而不是最吃香的途径。而211厂技校的所有对口专业都是和航天事业相关的。只要你能考进这里并拿得出优秀的成绩,那么未来就极有可能成为一名航天人。对高凤林来说,这可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且,他从小到大的学习成绩都很优秀。稳定发挥的话,应该能被顺利录取,家人也很支持他的决定。于是,他自信满满地报考了机床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高凤林顺利考取了211厂技校。但录取他的却不是梦想中的机床班,而是焊接工艺与制造班。说实话,当时的他是有被打击到的。焊接工,不就是焊钢筋铁板吗?这跟航天事业扯不上什么关系啊!也跟自己未来的规划大相径庭。是以,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高凤林并不热衷于学习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从小到大的优等生,突然变成了班级里籍籍无名的那一拨人。而且不光是他,班里很多同学都抱着一样的想法。直到后来的一次车间实习,才让高凤林彻底打消了对这个专业的偏见和抵触。实习的地点就是211厂,为他们进行演练的人是陈继凤。陈继凤,是中国第一代氩弧焊工代表人物,也是高凤林后来的领路人。

焊接工,不仅可以焊钢筋铁板,也可以焊火箭导弹。没有焊接工的话,零件和发动机怎么办?没有零件和发动机的话,国家又拿什么东西上天?在前辈们娴熟的技术和专注的态度下,一架完整的火箭发动机诞生了。它是火箭的“心脏”,是火箭得以成功飞天的必要前提。高凤林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所学的这个专业到底有多么重要。尤其在当初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中国连一瓶氩气都生产不出来,还得花费天价从德国进口。毫不夸张地说,当时国家培养一个高级技工所付出的努力,不亚于现在培养一个飞行员所付出的努力。一种为国为民的自豪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高凤林又拿出了埋头苦学的架势,誓要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一份贡献。

除了在课堂上的虚心求教外,他还利用起了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时间。吃饭时,经常不自觉地就拿起筷子练起了焊丝动作;搪瓷杯的第一用途不再是拿来喝水,而是装得满满地用来练习稳定性。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他双手举着铁块磨练耐力;在高温环境下,他一连坚持几个小时观察铁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但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的人,才是真正的了不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会迎来回报的。当之无愧的第一“焊将”,强国目标的人才保障1980年,表现突出的高凤林在毕业后被分配至211厂第14车间。负责带他的指导老师就是陈继凤。

对很多人来说,分配到一个好单位之后,人生就基本定型了。但对高凤林来说,这恰恰是人生的开始。他绝不会过着定时上下班、按时发工资的规律生活。他的目标,可不只是当一个焊接工人。1982年,长征二号捆绑运载火箭在研发中出现了一个大问题。其中的全箭振动试验塔是支撑火箭发射的重中之重,这里面振动大梁的焊缝要求必须达到一级标准。而所谓的一级焊缝,就是指全溶透、100%超声或射线标准。这是极其严格的标准,就连身经百战的老焊工也不敢说有十足的把握。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这要是焊坏、焊错了,那可不是一星半点的小麻烦。而高凤林在得知这个情况后,默不作声地回去试验了很久。最终,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焊接方案。

多层快速连续堆焊加机械导热。事实证明,这个方案是正确的。在高凤林的焊接下,试验塔如期竣工,捆绑运载火箭的试验发射也取得了成功。而且,振动大梁一开始的预设承载力是360吨。但经过新型技术的焊接,它的承载力提高到了420吨。这是一个“质”的飞跃。90年代初,在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的研发中,第一台氢氧发动机的焊接工作又成了一个大问题。在焊接大喷管那一段时,许多老焊工都不敢下手。因为管壁太薄了,比一张寻常的纸张还要薄。焊枪停留时间短了,那可能会没焊到位;但要是停留时间长了,哪怕只有0.1秒,管壁也有可能被焊漏或是烧穿。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高凤林顶着巨大的压力站了出来。

他在工作岗位上连续坚守了一个多月,每天雷打不动地拿着焊枪焊接大喷管。而除却心理压力外,他的身体也在同极限做斗争。每次结束工作起身时,他都需要别人的搀扶。在日复一日的高压环境和严格的技术要求下,高凤林的手臂和腰部总是会麻木到失去知觉。晚上回家后,他都要躺在床上用毛巾热敷身体。等第二天恢复正常后,他又要投入新一轮的奋斗。历时一个多月后,大喷管的焊接工作终于完成。可还没等众人松一口气,一个坏消息又传来了。在X透视光的检测下,可以明显地看到喷管的焊缝处有200多条裂纹。这意味着,这次的焊接工作失败了。可高凤林不信邪。面对技术专家的质疑,他坚持说焊接没问题,显示的裂纹是假象。

而在后续的解剖核实中发现,管壁上真的没有出现裂纹。高凤林是对的,他的技术也没有问题。2006年,由丁肇中教授主持的暗物质与反物质探测器项目遇到了瓶颈。不管是当时国际顶尖的技术专家,还是国内的顶级人才,没有人拿得出解决方案。大家僵持不下,导致美国宇航局和国际联盟意图叫停该项目。但丁肇中教授肯定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在这一筹莫展之际,他通过多方打听找到了高凤林。于是,在众人一半期待一半怀疑的目光下,高凤林担起了这次的重责。“两拨顶级专家没有攻克的难题,我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最后成功了。”这件事情证明了,工人不是自来就低人一等的。

只要不断进取、不断在实践中充实自己,工人一样可以在科技之巅提出自己的见解、留下自己的身影。2019年,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焊接工作又落到了高凤林的头上。相较于以前的焊接工作,这次的任务更加艰巨。时代在进步,科技在进步,对工人的要求也同样在进步。这次的喷管管壁厚度是0.33毫米,比之以往更加薄弱。而要完成整个焊接操作,需要重复3万余次相同的精密动作。并且在电焊时不能眨眼,必须牢牢盯住那一条微乎其微的焊缝。正常人的眨眼频率是每分钟15次至20次左右,但高凤林通常能做到10分钟都不眨眼。工作需要多久,眼睛就坚持多久。这是他对自己提出的硬性条件。

从业近40年以来,高凤林为140多发火箭焊接过“心脏”。这个数量,达到了火箭发动机总数的近一半。而由他所攻克的技术难题更是多达200多项,其中还包括一些国际项目。就连一贯不将他国同行放在眼里的美国宇航局,也为了高凤林两度破例。诚聘他为特派专家,赴美指导“奋进号”飞机的相关焊接工作。而随着我国“东风”导弹系列的研制发射,高凤林在本职工作以外又多了个“兼职”。当火箭这边没什么任务的时候,他也会隔三岔五地去导弹那边看看。如果遇到什么需要帮助的,他也二话不说就会拿起焊枪。2009年,高凤林成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这是党和国家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一种认可与褒奖。

2019年年初,“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奖项揭晓,高凤林成了众望所归的得主。同年9月份,他又被评为“最美奋斗者”。这些荣誉与头衔,既是社会各界对高凤林“工匠精神”的肯定,也是国家政府对基层航天技术人员的肯定。70万中国航天人,共同铸就了华夏民族的“千年航天梦”。结语在这条焊接之路上,高凤林不仅不断精进自己的实操能力,还挤出时间在文化知识上查缺补漏。1988年,他进入首都联合大学学习相关文化知识,四年之后顺利毕业。2000年,他又专程前往北京理工大学学习计算机知识。学习永无止境,高凤林从来不囿于眼前所得。他总是努力充实自己,力求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为国效力。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位倾囊相授的好老师。260个课时之下,是他悉心培养出的17名技术人员。

因为再厉害的人也有老去的一天。等到他干不动的时候,肩上的重担势必会传给后辈。人可以停下,但祖国的航天事业不能停下。嫦娥奔月,可揽九天星辰;蛟龙入海,可下五洋捉鳖。相信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未来一定可以建设出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