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环球科学、科研圈、学术经纬、中国生物技术网、高分子科技等

量子效应或同大量基因突变相关

来源:Communications Physics

近日,发表于《通讯物理学》(Communications Physics)的一项研究提出,一种神秘的量子效应是大量基因突变的幕后推手。

研究团队利用计算机模拟进行量化研究发现,DNA双链间氢键的改变频率比此前认为的要高出几个数量级,接近万分之二,即质子可以相对轻易地跳到双链的另一侧。研究人员认为,导致这些质子能够频频越过能量壁垒的机制,是量子物理中的隧穿效应。

https://doi.org/10.1038/s42005-022-00881-8

三种常见弹性体会引起摩擦电系位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Nano Letters

5月6日,发表于《纳米快报》(Nano Letters)的一项工作中,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天然橡胶、聚丙烯酸酯和硅橡胶在拉伸状态下的起电情况,总结了结晶对于起电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除了有效接触面积的变化外,应变和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晶也会引起摩擦电系的位移。应变诱导的分子链结晶可以在分子取向上产生显著而有序的变化,导致在摩擦电序列中的位置移动甚至产生极性反转。根据表面电子云密度可以很好地解释这种效应,分子取向的变化导致表面官能团的重排,引起表面电子云密度的变化,最终改变材料的极性。

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nanolett.2c00767

钻石可用于制备量子磁传感器

来源:Applied Physics Letters

5月9日,发表于《应用物理快报》(Applied Physics Letters)的一项研究中,制备了一种基于氮空位色心的微型光电一体化集成钻石量子磁传感器,为建立高一致性、高灵敏度的可穿戴传感器阵列提供了可能性。

研究团队基于晶圆级微机电工艺平台,利用标准微纳加工技术,制备出钻石量子磁传感器的核心钻石芯片,芯片内部集成了微波辐射结构,实现了原位微波量子态操控。钻石芯片耦合带有梯度变化折射率透镜的光纤模块,实现了“光进光出”的工作模式,缩小了探头尺寸,实现了钻石磁强计探头的高集成度。采用双频共振技术可以同时进行磁场和温度场的同步实时测量,不仅通过温漂抑制提高了磁场测量的信噪比,而且确保了传感器的温度稳定性。

https://aip.scitation.org/doi/10.1063/5.0089732

大气中的氦含量正在上升

来源:Nature Geoscience

5月9日,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的一项研究,首次使用高精度质谱技术确定大气中氦-4(4He)与氮的比例,发现氦-4含量在过去五年中显著增加。

研究使用1974年至2020年间采集的46个空气样本,发现氦-4浓度以每年39±30亿摩尔的平均速率增加。之前的观测表明,大气中氦-3(3He)和氦-4的比例保持不变,该结果也提示氦-3的浓度在增加,表明先前关于氦-3的产生方式和数量的假设存在潜在问题。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1-022-00932-3

汤加火山喷发影响到高层大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5月10日,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的一项研究发现,汤加火山喷发的影响达到了地球的电离层,增进了科学家对地表发生的的地质事件如何影响电离层的理解。

研究人员表示,火山喷发产生的剧烈大气波动形成了强风,并且在高层更稀薄的大气中风速更快。蜂群卫星数据显示,汤加火山喷发后,赤道电集流飙升至正常强度的5倍,且短暂出现了向西的反向电集流。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29/2022GL098577

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或是1918大流感毒株后代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5月10日,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项研究发现,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可能是造成全球流感大流行的1918年流感毒株的直接后代。

研究人员分析了德国和奥地利博物馆历史档案中收藏的13个肺部样本,并根据这些样本对完整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发现核蛋白基因中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与抗病毒反应的抗性有关。另外通过分子钟建模,发现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的所有基因组片段可能都是1918年大流感初始毒株的直接后代。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29614-9

“祝融号”发现火星表面在7亿年前存在液态水活动痕迹

来源:Science Advances

5月11日,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的一项研究,利用“祝融号”在火星乌托邦平原上收集的数据,发现火星表面在7亿年前存在液态水活动的痕迹,表明火星近期水活动比原先估计的更活跃。

研究团队利用“祝融号”短波红外光谱仪等设备收集的数据,在着陆点附近发现了一些色彩明亮的水合硫酸盐、水合二氧化硅材料。它们的存在表明,“祝融号”着陆点附近曾有大量液态水活动。这些液态水可能来自地下水上升或地下冰融化。根据着陆点附近陨石坑出现的时间,研究团队估计这片区域的年龄在7亿年左右。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n8555

中科院发布《关于在科技奖励推荐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诚信提醒》

5月11日,中国科学院召开2022年度科研诚信建设工作视频会,会上发布了(以下简称《诚信提醒》),倡导在科技奖励申报过程中的诚实守信行为。

针对当前科技奖励申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诚信提醒》对中科院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提出7条提醒,包括:申报奖项的有关材料存在失实情形;申报项目署名及完成人排序与实际情况不符;推荐单位未按规范程序申报相关奖励;未经协商一致单独申报多机构合作的成果;为申报奖励临时补充伦理审查材料;夸大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示范效果和经济效益;推荐单位、推荐人及完成人干预评审过程。

AI算法实现光速级地震监测

来源:Nature

5月11日,发表于《自然》(Nature)的一项工作中,研究团队在日本1400个潜在地震位置模拟了35万个地震情景,并利用PEGS信号训练了一个深度学习模型(PEGSNet)。

PEGSNet能准确计算地震方位、地震规模以及地震随时间的变化,且能快速给出以上信息,在地震波到达前就做出判断。研究人员指出,PEGSNet在大型地震及其演化的早期监测方面或能发挥重要作用。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672-7

甘霖任四川大学党委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日前,中央决定:甘霖同志任四川大学党委书记;因年龄原因,王建国同志不再担任四川大学党委书记职务。

5月11日上午,四川大学召开教师干部视频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央编办主任李小新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田学军同志,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立军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李言荣同志主持会议。

银河系中心黑洞首张照片发布

来源:EHT合作组织

5月12日,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正式发布了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座A*(SgrA*)的首张照片。

这是EHT合作组织继2019年发布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捕获了位于更遥远星系M87中央黑洞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这一成果给出了该天体就是黑洞的实证,为理解这种被认为居于大多数星系中心的“巨兽”的行为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迄今最全面的人类细胞图谱公布

来源:Science

5月13日,同时发表于《科学》(Science)的4篇论文中,描述了国际HCA联盟研究人员已创建出人体33个器官和系统中超过一百万个细胞的高度详细的图谱。该图谱的完成为人类健康和疾病(包括免疫系统)提供了新的生物学见解,被认为是单细胞生物学领域取得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这些互补的多组织细胞图谱将有助于形成单一的人类细胞图谱,并具有许多治疗意义,或将帮助科学家重新认识常见和罕见疾病、疫苗开发、抗肿瘤免疫学和再生医学。这些图谱已开放获取,允许研究人员详细比较人体全身的特定细胞,揭示新的细胞功能。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l4896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l4290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l5197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o0510

国自然基金委公布一批科研不端处理决定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5月1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网站发布《2022年查处的科研不端案件处理决定(第一批次)》。

文中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精神,为净化学术生态,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入开展科研诚信建设,对涉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研不端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受理的科研诚信案件开展调查核实、综合研判,依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等法规制度提出处理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2年度第2次委务会议经审议,决定对相关涉事主体进行处理。现将其中给予通报批评的10份处理决定(网络发布版)予以公布。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5495.htm

《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