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言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房东,是买房的还是租房的房子?

在前不久和一个在北京打拼了十多年的高中同学聊天,他在帮自己的同学还房贷,房子还不是自己的。

原来十年前,他的大学同学东拼西凑在北京贷款买了套,他觉得压力大就没买。

这个大学同学因工作去了其他城市,他就以市场价每月6800元租了这套房,而他同学的房贷每月才4500元。

他苦笑着说,我这个租房的才是真正的房东,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买套房。

前一段终于顺利地买了房,谁才是真正的房东,你怎么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房企销售额大幅下降会带来两个风险:

2022年4月份,大多数房企销售额同比和环比均大幅下滑50%左右,2022年1-4月份,大多数房企销售额同比大幅下滑40%左右,这会带来两个风险。

1、房企本就负债率高,每个月都要按时还本付息,一旦销售额大幅下降,销售回款不足以偿还债务,很容易发生资金链断裂,形成债务危机和烂尾楼。

2、房企销售额大降,销售回款受阻,就没有钱继续拿地建房,这会导致土地大量流拍,新房开工面积大降,未来新房供应量大降。

02、因亚运会延期,杭州将顺势喜提两个“新面孔”

事实上,单看基本面,今年一季度房企的表现并不好。

无论是销售业绩、利润表现,还是融资、拿地情况,均显示房企仍未走出行业寒冬。

克而瑞数据显示,4月份30个重点监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8%,同比跌幅更是达到58%。

卖得不好,很多企业就不敢拿地。目前,包括杭州在内,全国主要城市今年第一次集中供地均已结束。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统计,今年1—4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3626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55.9%。

这,是超过腰斩的“史诗级懦弱”啊!但即便如此,仍然不乏逆势出击的屠龙勇士。

此前结束的杭州今年首次集中土拍,给人一种“滨江主场”的既视感。要知道,60宗土地,滨江拿了11块。

而从新增货值来看,今年1~4月,滨江集团以累计575亿元排在全国榜首。

起初还以为只是班级里考得好,没想到拿的居然是全校NO1。

绿城中国和建发房产占据榜单的二、三位,累计新增货值规模分别为548亿元和391亿元。

央企中,保利、中海、华润均表现突出。

众所周知,亚运会期间,杭州大概会有几个月的停工停产静默期,因工期的延误,很多新项目上新的时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延后。

2022年本应该是“闹房荒”的一年,相当一部分板块都面临着一段时间的断供,尤其是主城区的改善供应,更是稀缺到了极点。

而随着因亚运会的延期,各家房企即将马不停蹄地开动起来,毕竟多停歇一天都会产生不小的成本,原本被滞后的新房供应毫无疑问要提前了。

另外,江河汇的IFC、望江新城新世界的住宅项目江明月朗园开盘脚步也近了,2022年将戏剧性地转折为新房群英荟萃的一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越敢拿地、拿地越多的房企,其股价就表现越好。

在资本看来,其背后的逻辑就是:随着顶层政策的转向,房地产最黑暗的时候已经或即将过去了。现在囤货越多的企业,未来的日子也会更好过。

仍以滨江为例,按正常开发周期,它这次拿的11宗地,大概率将在今年年末和明年上市。

而这些地块,本身在利润空间上就要更大一些。也就是说,每一宗地能带来的收益也会更高。

也许有人会质疑,杭州的新房本来很多就不难卖,但放到全国就不一定了呀?

所以,我相信那些央企的智囊团一定拥有更多的信息来源和解读能力。他们判断,明年这个时候的楼市,大概率要比现在火热。

再来说,因亚运会延期,杭州将顺势喜提两个“新面孔”。

一个是早早断了供应的桥西,今年极有可能凭着德信拿下的小河油库地块乘风归来。

小河油库地块至今都还没有公示方案,若是亚运会如期进行,那么以这个进度来看,小河油库今年是没机会亮相了。而现在,接下来还有半年时间,小河油库应该来得及首开。

二是杭州第三中心的新城——云城,杭腾未来社区预计7、8月份首开。据了解,杭腾今年预计要供应约8成的货源。

杭腾未来社区是个超大型社区,南北两区共计2852套住宅,因此,杭腾今年大概会有2281套新房出售。

大量的供应不仅让云城变得好摇了,同时也可一解未科供应之渴。

03、很多家庭被房贷捆绑导致消费能力下降

最近两年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很多家庭被房贷捆绑导致消费能力下降。

消费能力下降,各个产业哀嚎遍野。于是高层出台各种政策控制房价上涨,让大家把人民币花到消费市场去。

房价是控制住了,结果想买房的人持币观望,不想买房的人能消费的继续消费,不能消费的还是不能消费。

于是进入了一个循环:要么忍受高房价的情况下消费市场萎缩,要么忍受消费市场活跃的情况下商品房市场沉寂。

一线城市倒也罢了,在具有强大经济活力的情况下房价的起伏不会太大,却苦了没有支柱产业的三四线城市。

三四线城市可是围着土地财政在转的,于是你们会看到三四线城市开始涨价去库存了,利用人们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逆势操作。

除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及以下的房地产政策全部出现松动,南京、天津、苏州购房政策都相应放宽了,然而人们依旧不买房。因为,人们都在等一线城市出政策。

一线城市不救市,二线城市不敢买房,三四线城市更加不敢买房。

当下的楼市牵一发而动全身,人们都在观望、都在等待。

一线城市房价不涨,二线城市房价不敢涨,三四线城市房价阴跌不休。核心地段房价不涨,非核心地段和郊区的房价不敢涨。

大多数购房者成了提线木偶,没有自我分析和判断能力,也不敢自己做出购房决策,完全依赖和等待外部刺激。

现在国内楼市的调控政策必然是越来越松,各地也肯定会出台很多辅助政策,去帮助房企销售新房。

原因非常简单,大家看这个各大房企1月到4月的成交量,看看这个成交水平,大家还要知道一件事。

这些房企可都欠着美元债的,那么多美元债都是需要还的。

融创之前那么牛,各种白衣骑士、到处买买买,豪言自己不差钱,还把国民老公家的盘都给接了,结果现在情况怎么样。

如果说恒大是主做三四五线城市,所以才暴雷了,那么融创主做的都是一二线的高端项目,为什么也暴雷了?

韭菜不够多了,没有新鲜的韭菜,全靠已经上车的人左右手互相倒,这个游戏能玩多久。

现在买房的人去看看跟你们一起买房的人,有几个是家里没有房的,都是这条船上的人,互相掏对方的口袋。

04、总结

让大家思考几个问题,一个城市的发展,重要的是什么?

一个城市管理人员,是管理10个年轻人容易,还是管理10个老年人容易?对于城市来说,10个60岁的老人,价值和10个20岁的年轻人,哪个价值更高?

对于城市来说,一个人口结构老化的3000万人口的城市,发展速度能有一个人口仅为2500万,但是城市比较年轻速度快吗?

这些问题你琢磨一下,你就明白为什么认为这个房地产税是一个让城市保持活力的产物,或者说这是它的一个附带作用。

大家想想,每个城市的容纳人口数量是有限的,城市的人口数量越多,每天所需要的水、食物、垃圾处理等等的硬件设施都要更多;对管理能力,要求的就会更高,而随着人年纪的增长,对社会的贡献值就会越来越低,这个话有点冷血,但这是事实。

当人老了以后,对社会的作用就会从年轻时的贡献,而转为了索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大家再想想,如果说在一二线这种大城市里面,你有两三套房子,你就一辈子当个房东悠然的住在这个城市里面养老一辈子,那么如果像你这样的人多了呢?

当这个城市一共只有3000万人口而超过1000万人口,都是60岁以上的这种退休人口呢?其他的年轻人还能不能拖得动这个城市发展?

那为了这个城市能继续发展下去,会不会引导这些老人,把房子卖掉一些,然后去一些三四五六线城市养老呢?好把位置腾出来让给年轻人。

其实很多东西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就没有,以前没有只是因为时机还没有到而已,而到时机到了以后,这些东西都会出现的就像遗产税。

过去没有,是因为过去根本没有实行遗产税的根本基础,过去大家都没什么家产,也不会有什么遗产,社会上开始有这个财富积累。

也就是这30年的事,更多的来说应该就是这20年来的事,所以以前根本用不到遗产税。

但是现在不同了,我们就说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普通城市的独生子女,自己一套婚房,父母那边至少一到两套房,爷爷奶奶那边估计也有房,再找一个同样的是独生子女的结婚,对方条件也是这样;

那么这个家庭结局可以得到的财产,保守估计都是5套房,然后等这个小家庭的子女再找一个同样的家庭,那么他们的下一代出生就10套房。

而且这些事情不是一个个例,就是这个现象它不是小范围的而是一个范围的, 不管是你是一线还是二三线都会有这种社会现象。

以前大家没有财产所以不用征,但是以后因为大家都有了,所以肯定会有这个遗产税的。

一些东西,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希望大家能看的长远一些,不要把东西想的太美好了。

让你买几套房子就能躺平的话,那么国外的那些房东就不会那么惨了。大家仔细看看国外的有钱人里面,有几个是房东。

回到宏观方面,当前的经济状态是滞涨,不是通胀,滞涨的下一个周期是紧缩。

现在买房如果你是要靠贷款的话,一定要把月供给想好,首付不是什么问题,但是以后能不能稳定的偿还月供,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别听什么十年前贷款买房的人都恨自己贷款贷少了,什么工资要增加之类的。你看看国内设定的十四五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是多少,你就能明白你自己的收入增速是多少了。

不是说让你不要买房,而是买房这种事仅次于找媳妇,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件事,希望你慎重一些。

买房前给自己做一个心里上的房价预设,这样就算房价下跌了,你也能坦然面对,不用因为房价下跌而心态失衡。

上一次全国楼市降温,从2011年一直冷到了2015年,全国冷了整整5年的时间。

这次国内楼市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降温,到现在才过了不到一年,你就觉得房价又能大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