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层住宅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

开发商卖楼,第一批住户入住,此时,开发商为了促进销售,甚至会补贴物业,让楼盘看起来非常好。

楼卖完了,开发商撤退,停止给物业输血,物业开始靠物业费,此时质量就已经下降了,不过还算不错。

十年过去,一批有能力的住户,还是追求改善,搬走了,大量出租房开始出现。

出租房一出现,极大增加了物业管理难度,合租你也不能不让,总之是人口增多,同时租户未必会爱惜小区设施。

物业开始懈怠,住户不满,物业费收不上来,服务进一步下滑,最后物业索性摆烂。

小区如果有好的业委会,也许还能自救,换个物业,再续命几年的样子,否则就跳过这段,继续烂下去。

到二十年左右,很多设施到寿命了,该换新了,比如电梯,此时就涉及到钱的问题,动用房屋修缮基金、或者额外收费。

已经把房子租出去的,人家不愿意再出钱,很多留下的住户,往往是没什么钱的,也不想出。最后大概率设施维护不善。

住户进一步出逃,单凡有点儿能力的,都搬走了,剩下的不是租户,就是搬不走的,还有买便宜二手房的人。

小区开始贫民窟化。

最后可能物业都不愿意接手了,居民自管,或者街道接手,维持最低的垃圾清运一类的。

50年左右,楼体到设计寿命,需要评估维护,估计也就是政府来给简单做做,别塌了就行。

烂到极点,真正的贫民窟。

你会发现,小区的衰败,是从物业懈怠和业主质量下降开始的。

国外大把百年以上还在正常使用的建筑,我大学的宿舍是1955年建成的,直到今天,快70年了,还在正常使用。

历次改建,增加了室内厕所,更新了全楼电路,增加了网络,换上了铝合金窗等等。

因为物业是学校,住户全是学生,可以保证维护得当。

如果是那些高级住宅,衰败会慢很多。

一来这些豪宅的业主都不差钱,物业收入有保证。

二来业主质量很难下滑,豪宅的供应量远低于其他住宅,业主想搬走,可能都找不到更合适的。

或者人家本来就是好几个房子,根据需要换着住。

有次去一个客户家指导,孩子父母就到离我比较近的那套房子住。

我到他们家之后,孩子居然找不到灯开关在哪儿,他妈妈也找了半天才找到。

尴尬的说了句,我们不常来这套房子。。。。。。

200多平米的大平层,居然不是人家常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