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1日上午,受暴雨影响,三乡镇广场路积水较深,市民驾车从积水中驶过。

5月12日,三乡镇宝元大道,警务人员在积水中指挥交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1日上午,三乡镇文昌路积水较多,市民涉水前行。

5月12日下午,西区街道翠景道,2台排水车在低洼道路上作业。

三乡镇在子健体育馆设立临时避护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山市市政排水事务中心排水设施管理人员谭霞辉下沉一线参与防汛工作。

5月11日上午,三乡镇景观大道遭受水浸,市民用盆子转运食材。

在中山市东区街道,消防员俯身清理下水道进行排涝。郑建邦摄

西区街道翠景道,中山市市政排水事务中心排水设施管理人员谭霞辉与市政工人一起清理下水道井盖处的树叶等堵塞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山市东区街道齐富湾社区党员干部冒雨进行清淤排沙工作。东区街道供图

三乡镇一低洼道路积水,交警冒雨进行交通管制。

“立足最极端最严重情况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摆在首位。”

为应对今年入汛以来的最强降雨,从5月9日开始,中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召开防汛部署会议,并深入一线调研防汛防内涝工作,看望慰问值班值守人员,对各项防汛重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进一步明确任务、压实责任。

数据显示,5月10日8时—12日15时,中山三乡国家气象站录得累积雨量最大值649.6毫米。期间,该气象站录得三乡镇24小时最大累积雨量424.0毫米,打破了原来三乡该站点368.7毫米的历史记录。截至5月12日下午,中山全市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防汛II级应急响应仍在生效,全市江河水位及沿海潮位站均在警戒水位以下,山塘水库安全运行。

期间,中山有3.9万多名防汛抢险人员奔赴一线。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罗丽娟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叶志文

(除署名外)

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

时至立夏,中山进入了主汛期。

上有西江洪峰,下有大潮顶托,中山城乡积涝和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必须高度重视并提前做好防御工作。

5月9日,中山组织收看全国、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立即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除了研究部署做好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防汛抗洪工作也是本次会议部署的一个重点。

这次会议明确了几个防汛筹备方向,这也是近几天中山组织抗洪抢险工作的主线:一是坚持目标导向,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提高风险意识,变被动为主动,确保安全万无一失;二是做好人员转移安置的万全准备,提前科学确定绝对安全的避险点和撤离路线,确保应转尽转;三是紧盯水利工程安全,全面查漏补缺,配足设备设施,及时启动河网、水库预泄预排;四是做好应急抢险物资储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领导干部到一线指挥调度,统筹防汛救灾工作;五是加强组织领导,把防汛工作的行家里手、熟悉中山情况的老干部“请”回来,进一步充实三防指挥力量。

5月10日下午,中山组织收看全省强降雨防范视频调度会议,紧接着召开全市三防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会议强调,全市上下要把这轮强降雨看得更重一些,按照红色暴雨预警等级来组织应对;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摆在首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动员全市上下,充分做好各项防汛抗洪准备工作。

5月10日晚,全市三防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后,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前往中山市气象局、石岐街道民科东路易涝点、东区街道大鳌溪隧道,走访了解并仔细听取镇街人员转移安置、内涝防治等工作情况,再次强调全市上下要做好最充分的准备,有灾防灾、无灾演练,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人员、物资全部到位;购置水泵、启动预排,中山进入防汛应战状态。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底线也是目标

5月11日上午,中山南部片区暴雨红色预警生效。

当时,最大六小时雨量出现在三乡镇圩仔站,雨量超200毫米,为超10年一遇。期间,镇内多处路段出现水浸。

当日,郭文海一行到中山南部三乡镇、神湾镇和坦洲镇走访调研水浸情况。调研走访的首站,位于三乡镇景观大道附近的水浸点。

三乡镇四面环山,镇内虽然有50多条内河涌,但大部分的排水依赖茅湾涌。由于排洪河道单一,加上地势低洼,一旦暴雨来袭,三乡镇内河涌水位就会急剧上涨;再遇上外江潮水顶托,三乡经常出现内涝。

“抽水泵都开了吗?”“能不能加大外排的水量?”“全镇有多少群众要转移,目前转移了多少人?”郭文海表示,在三乡内涝和外排问题不能在短期内解决的情况下,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对于需要转移的群众,坚决转移,不落一人,这是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在神湾镇中心市场附近,现场已经拉起了水浸地段的警戒线。尽管当时水浸情况可控,民兵预备役仍然协助商户提前在门口堆上了防洪沙石袋,提前切断了冰箱等电器的电源。

郭文海现场了解神湾镇组织防汛工作的各个关键环节,尤其对住在山体附近的居民群体的转移情况尤其关注。他强调,尽管当天雨势不是很大,但大雨随时可能来临,一定要做好群众的工作,需要转移的老百姓,要挨家挨户动员他们,切勿有侥幸心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底线也是目标,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相关防汛工作。

“如果没有出现大的汛情险情,就当一场演练。”郭文海强调,要时刻绷紧防汛抗洪这根弦,抓紧抓实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确保打一场有准备的防汛胜仗。

“民生工程,没钱借钱也要办!”

离开三乡、神湾后,调研组马不停蹄一路南下,到坦洲镇马角水闸、联石湾特大桥、中珠联围大涌口、中珠海堤等地点调研水闸及泵站建设运行情况。

尽管与三乡镇相隔10多公里,坦洲的大涌口水闸是三乡排洪防涝的关键点——三乡镇大部分雨水汇集到茅湾涌后排入坦洲河道,经由大涌口水闸流入西江。因此,中珠联围大涌口泵站工程,就是解决南部片区尤其是三乡镇内涝的一个关键工程。

“民生工程,没钱借钱也要办!”郭文海语重心长地表示,南部片区的内涝问题,不仅影响到群众生活,也影响到当地的开放发展。解决三乡内涝的问题,难度大、投入高,但困难再大、难度再高,也要下定决心建设,要用主观的能动性解决客观上的难题。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快茅湾涌防洪排涝整治工程,解决三乡内涝“疏”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快中珠联围大涌口泵站工程,解决三乡内涝“通”的问题。

在中珠海堤,郭文海深入了解海堤加固工程进展。中珠海堤建于上世纪60年代,设计防洪潮标准为20年一遇,目前面临堤身单薄、抵御强台风强降雨能力不足等问题;海堤加固工程设计防洪潮标准为100年一遇,加固后的海堤,堤顶路面高程将提升至3.5米以上,防浪墙高度加至1米以上,工程计划在2023年建成。

“不能按部就班,要按工期压缩一半的目标推进。”郭文海强调,海堤另一边就是60多万人民群众,台风不等人、时间不等人,民生工程要加快办、抓紧办、务实办;要按照大兵团作战的思路,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民生工程也是稳经济、扩投资的工程,要扩大施工作业面,全线推进。

中山市副市长欧阳锦全表示,未来将利用汛期过后的黄金施工期,进一步调整、完善施工方案,加快河堤加固工程的建设。

想尽一切办法做实网格化

沿着中珠联围海堤往西走约1公里,一座红色外墙建筑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中显得尤为醒目——这是坦洲镇新合村党群服务中心,也是新合村的党建公园所在地。

新合村地处中山市最南端,是远近闻名的“自然风光秀美的原生态渔村”,也是疍家文化和咸水歌发源地。面向宽阔的西江,完成改造升级的村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占地5万多平方米,设有综合大厅、同心园党群共建室、便民活动室、乡村振兴服务室、咸水歌传承中心等配套设施,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新合村党委书记梁晓霞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她介绍,目前新合村有6355名户籍人口,党员121人。新合村地势较低,常受大雨内涝影响。为了应对本次强降雨,新合村对需要转移的群众进行了排查,每个生产队都发了防洪沙石袋,另外还组建了随时待命的防洪队,遇到突发情况,可随时投入抗洪抢险中来。

郭文海强调,要以极端情况来组织应对本轮强降雨,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力量,特别是在防洪抗灾方面,要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关键时刻要站出来。

梁晓霞介绍,村党委以实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切实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和水平,把党支部建在村民小组一级,着力提高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党员比例,充分发挥党员在防疫防汛、网格化社会治理中的先锋作用。

全市总动员防汛,也是锻炼队伍的过程。

调研过程中,郭文海对进一步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做实做细网格化一再提出要求。“在我们辖区内工作生活的每个人,都要把防疫摆在首位。这才是最坚实的基础。”他提出,特别是坦洲,与澳门、珠海联系密切,外来务工人员多,网格化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做实。

截至5月12日下午5时,中山实际需要转移的近3万名群众已全部转移,全市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