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红星新闻报道:

今年21岁的李霞是眉山市洪雅县东岳镇人,本月初才来到乐山市,在城区牛咡桥附近的一家手机店里打工,住在新村街附近一出租屋。

李霞打工的手机店店长告诉李云贵,9月13日李霞请了一天假,说身体不舒服,就一直没有来了。

在李霞的出租屋里,李云贵发现,她的银行卡、身份证和手机充电器等全部都在,也没有带更多衣服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红星新闻

更让人揪心的是,屋里一个笔记本上写到:

“哈哈,不是想不开,而是想开了,谢谢朋友们的关心和帮助,我爱你们。姐姐,对不起,让你失望了,又给你添麻烦了。”

李霞的父亲向红星新闻记者透露,女儿曾患有抑郁症,担心与此有关

希望这位姑娘可以回来,你值得被爱。

关于抑郁症:

“我的价值在哪儿?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每个人都活在自我的世界中,外在的金钱与地位固然可以给人一定的安全感与自尊感,但最重要的还是每个人内心对自己形象的定位与肯定。

我能想象,那些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在走向自毁道路时,内心一定对自己充满了否定与无价值无意义感。

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也无法填满这种内心价值体系与尊严体系的坍塌。

自尊体系能上不能下,心理结构缺少柔韧度。

以生命的代价昭告全世界:我不能屈服,我不甘受辱。

深层次原因,更是自我价值感的缺失。

抑郁的开始各式各样,但抑郁的过程就像同一口井,在这个井底,对所有事不再有兴趣,那些灌入腹腔的井水,含有一种叫“自责”的毒。

“我不能坐在这儿,我不能对不起我的家人,我不能不上班啊……

我应该早起给我家人做好早餐……

都是我不好,我连累了别人……”

抑郁症患者,每天想的会比一般人要多,又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自己也不舒服,所以心也是空空的。

不知道该干什么,也觉得干什么都没什么意思。

无聊对于他们来说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不管自己干嘛,都是空落落的,好像这个世界就剩下了他一个人。

如果身边人出现了抑郁症的话,很多人可能会投以不解的目光,其实抑郁症是目前非常普遍的一种心理疾病,如果抑郁症严重的话,可能就会产生自杀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抑郁症就是不开心?

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有3表现,别忽视

1、长期的情绪低落:

很多人可能会将不开心和抑郁症混淆在一起,如果偶尔的不开心,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一种情况,但是如果长期情绪低落的话,那么这很可能就属于抑郁症的前兆了。

2、认知能力的下降:

关于抑郁症很多人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它会长期得不开心,但是抑郁症患者认知能力也会伴随着下降。

大部分的抑郁症患者除了伴随着情绪低落外,还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反应能力下降,甚至还可能会出现一些幻觉,个人的认知能力会严重的下降。

3、身体上的不适:

抑郁症患者除了情绪上长时间异常低落外还会伴随着很多身体上的不适,比如免疫力低下,失眠,食欲不振等情况。

很多人对抑郁症有偏见,以为抑郁症是太闲的人才会得的病,其实不然。

在我入行心理学时也遇到不少得了抑郁症的人,里面有家财万贯的商人,也有朴实无华的工人,更是有全职太太等。

如果我休息3天可以、5天可以如果超过了休息10天,我难受了、我受不了。

我突然会感觉到自己没有了价值。

我一旦抛弃了这个世界,不需要多十天是很自然的期限。

大家在生活当中一定要建立多种能够支撑自己的舞台,不是只有工作的一种状态,这样才能够有张有驰。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支持体系发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情绪困难时可以帮到你,聊天、精神上的支持和日常生活的照顾。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可以理解了为什么有那么一部分产妇在月子里会出现“产后抑郁症”。

大家试想一下,一个内心缺爱的“干枯”的宝妈,一个“假妈妈”,在面对婴儿强力“索要”的局面下,本来就已经痛苦异常了。

她心里“爱”的瓶子是干干的,面对婴儿她却必须“给予”,妈妈”角色要求她必须给予婴儿爱和照顾。

而周遭一圈人此刻却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刚刚出世的婴儿身上,新任“妈妈”不仅得不到被婴儿抽干“爱”的补充。

恰恰相反,她可能得到的是来自周围亲朋好友对她的 各种“指教”,要求她如何更多付出。

就在此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穷人是抑郁症最大群体

任何阶层成员都可能得抑郁症,贫困阶层受苦更甚。

只因这个阶层活在在镁光灯之外,他们的痛苦不为人所知。

研究发现,贫困却是抑郁症的一大诱因。

贫困使人抑郁,抑郁愈使人贫困,二者交互作用,导致精神障碍与孤立。

贫困和抑郁,是一对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抑郁症最早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

当我们的祖先从狩猎文明向农耕文明演进时,一部分不适应这种变化、不能掌握农耕技术的猎人,成为抑郁症最早的受难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边的一些抑郁症患者,通常都是很不喜欢麻烦别人的。

也害怕给别人带来过大的负担,所以都喜欢独处,不喜欢走进人群。

他们害怕被别人指责,别人稍微遇到不顺心的,就认为是自己造成的。

活的十分的小心翼翼,很怕自己做错事情,不能融入到别人的生活当中,也不愿意别人参与自己的生活。

全球共有约4亿人患有抑郁症,少于25%的患者会寻求有效的治疗;中国约有9000万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的大概只有8%。

中国每年有20多万人因抑郁症选择自杀。

人们对抑郁症的误解、病耻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抑郁症患者的如此低的就诊率。

心情不好、 夸张想太多、 内向孤僻、谁没抑郁过啊 、好丢人对不起爸妈、 神经病、太闲了 、不好沟通、 矫情。

以上是对抑郁的一些社会描述。

精神与心理问题的污名化现象十分严重。

媒体容易粗暴地将一些行为归因于当事人的精神与心理问题,而忽视背后更错综复杂的因素。大众也容易对精神与心理类问题以偏概全。

对精神和心理问题的歧视、偏见与污名,都会阻碍我们直面问题,使我们被伤害的更久。

有些人会借口说:我觉得自己可以处理好自己的问题。

这其实是一种借口,内心深处觉得心理问题不能依靠别人来处理,如果依靠别人来处理就证明自己很失败。

有些人的求助障碍不在自己身上,而在于社会污名,在于家庭。

在病耻感视角下,抑郁症患者性格软弱、心胸狭窄,不适应环境,是社会竞争的失败者;

甚至有的患者也会自我怀疑,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没有价值的,从而自卑、自怨、自怜。

抑郁症是结果不是原因,不要把抑郁症当一个狗皮膏药一样到处贴,这样的话实际上就是用抑郁症掩盖了实际存在的问题。

这实在是一个浅薄的误解。

其实,抑郁症之有和无,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没有绝对的精神健康,每个人都不可能保证自己永远和抑郁症绝缘。

抑郁症的对面更多的是“活力”,是身体被病困住了,导致人生也如同被困住了,体内的精力好似被榨干了,导致人生也如同被抽空了。

所以不要对抑郁症患者说“开心一点”、“想开一点”这种话,导致他抑郁的并非心情,开心一点、想开一点并不会减轻他的病痛,更何况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已经失去了“开心、想开”的精神调节机制。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小贤心理

作者简介:贤弘老师

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实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