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这样,我宁愿娃没出息,在家啃老”,这是王大妈在和张阿姨谈心时,说得掏心窝子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大妈和张阿姨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两个人之间的友情是非常深厚的,虽然平时的交际并不是很多,但是两个人见了面还是像一家人一样地乐呵。

不过,毕竟是两家人,在讨论某些事情的时候,未必说的就是真实想法。

比如王大妈在说起自己的儿子时,经常就是一副十分自豪的样子。王大妈的家庭条件比较好,并且对孩子的教育资源倾注得很多,而儿子也不负众望,一直学习成绩都很不错,上完大学之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某跨国企业里面做高管。这么看来,确实王大妈应该自豪,毕竟自己的儿子这么出色。

但是,有一次王大妈在和张阿姨谈心的时候,终于绷不住了。谈到儿子的时候,王大妈仍旧是很自豪的样子,但是说着说着,却流下了泪水,最终王大妈忍不住告诉张阿姨,自己的儿子虽然说很有本事,工作很好,但是其工作性质导致其经常无法在家,需要飞奔世界各地。

另外,现在儿子接触的思想也越来越国际化了,慢慢地就淡化了亲情,儿子现在对于自己,更多的是理性而不是感性了。

前一段时间自己生病,儿子虽说往家里寄了很多钱,也请了高级保姆,特级看护,但儿子却没有来看望过自己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外人眼中,王大妈似乎过得非常好,好到令所有人羡慕,儿子也很是孝顺,但是在王大妈心中,却充满了孤寂。所以,才有了开头的那句“早知这样,我宁愿娃没出息,在家啃老”这句话道出了多少父母的心声。

不过,这句话却存在一定的分歧。

●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看

父母劳累了一辈子,到头来将儿女培养得非常优秀,但是第二女却因为自己的事业或是其他原因无法留在父母的身边,这任谁看起来都是有点不合适的。毕竟在大家的认知中,父母给予了儿女一切,儿女自当报答。

另外,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家”就应该是那种四世同堂的样子,家里有老有小,每天才会幸福满满,和谐安详。

如果家里只有孤寡老人,或是只有年轻一代,那么,这个家就是“不完整”的。如果是以前,人们看到这样的家庭,甚至还会笑话他们,毕竟人丁兴旺才是完美之家。

除此之外,孝道也是中华民族的良好美德,儿女在长大之后,理应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这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并且这种事情需要儿女亲自来做,而不是以寄钱、找保姆等方式来应付,因为这是子女的一份心意,也是一种态度

人的一生为的就是其乐融融,金钱事业都不如一个温馨的家重要,就算是儿女没出息,父母也不会嫌弃,就算是儿女啃老,只要能够陪伴在父母身边,那就是最大的孝顺。

就像是《都挺好》中的苏明哲一样,他虽然“没出息”,但却是真心真意、一心一意地对父亲好。父母要的,其实就是这样的儿女,在晚年能够陪伴自己的儿女。

●站在儿女的角度来看

父母都是希望在晚年的时候能够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的,这一点并不过分。但是,王大妈的那句“宁愿娃没出息”就有点过分了。

父母虽然对儿女有养育之恩,但是要知道,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的思想和人生,我们没有权利去要求一个人牺牲自己的人生,来成就另一个人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是王大妈的儿子一样,王大妈对于儿子的养育之恩是没得说的,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也是王大妈的骄傲。

但是,王大妈不能够因为儿子在成功之后,不能够陪在自己身边,就“宁愿他没出息”,王大妈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却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如果说王大妈的儿子因为需要陪在王大妈身边,而辞去了工作,成为了一个“啃老族”,那么王大妈生病的时候,家里拿不出来钱怎么办?陪着她病就会好吗?要是王大妈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那么王大妈吃啥?儿子吃啥?

再说说长远的,要是某一天,王大妈不在了,那么这个儿子怎么办?长期过着啃老的生活,这个儿子必定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工作欲望、能力,思想上也过于的依赖,很难独自一人生活了。

并且,儿子没有自己的事业,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很可能将成为福利机构的“救助对象”。难道说,作为父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变成这样落魄的样子吗?

所以,作为儿女,不能够只考虑陪伴父母,而是要有自己的事业,这样自己才有能力去孝顺父母,才能够让自己的父母过一个安详的晚年。

结语

究竟谁对谁错,其实也很难说,只是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不过客观地来讲,其实做到“兼备”是比较容易的。

儿女可以发展自己的事业,可以维护自己的生活圈子,但是请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不说多的,小忙人每周末看看父母不多吧?大忙人每月看看父母还挤得出时间吧?不要总是陪客户有时间,陪父母就没时间,客户给你的是利益,父母给你的可是生命。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