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著们心中,那些常常出现在抖音和小红书的早餐店,就是时常念叨的「家门口的那家店」。 有时不到6点,街角做着传统早餐的紫菜馄饨,已送走了一波又一波的人群。 「一碗馄饨」「一碗稀饭」「三块钱的饼打包带走」……此起彼伏的点单声,贯穿每个清晨。
招牌上只写了四个大字——紫菜馄饨,店名直白且朴素。 老板娘邢姐是安徽人,年轻时离开老家跟老师父学手艺,在南京做小吃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随着小店的早餐种类增加,忙碌程度呈指数上升,邢姐就把家里的亲戚们都接过来帮忙。 “用网上流行的话讲,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邢姐跟我们说话的同时,手上的活也没停着。
能开二十多年的店,自然有自己的一套秘诀。 馄饨、稀饭、油饼、煎包、鸡蛋饼……早餐想坐下来点汤汤水水或打包边走边吃,都能被满足。 食客多是附近的老客,进店对上眼神,点单信号就发送成功了。
每天早上三点起床,一家人分工合作,和面、包馄饨、包包子……各忙各的,抬眼便可看到彼此,踏实又安心。 热火朝天的后厨给前面小柜台源源不断的供应,酱香饼、油饼都是称重算钱的,大姐一刀下去几乎不差。
师傅给包子挨个翻面,这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光是站在边上就很享受。 眼睛直勾勾地看着锅里,满心满眼都是这香气扑鼻、表面泛着金光的煎包。
油锅里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油饼开始变得金灿灿,夹子和油饼碰撞时发出脆嘣嘣的声响。
刚刚包好的馄饨放在一边的笸箩里,按照数量分好了堆。
淡粉色的肉馅透出面皮,已经让人开始期待了。
碗底的紫菜和葱花很多,虾米也放得很足,还有超多的榨菜,冲下滚烫的开水,底汤就好了。 一定!一定!一定!要加一个水煮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刚刚出锅的小馄饨,热气腾腾,一端上桌来香气缭绕。 皮薄馅大的馄饨,上面卧着颗Duang~Duang的鸡蛋,汤底还有紫菜、榨菜和虾皮,马上开动!
下料超级足的汤底,喝一小口,微微咸,鲜香爽占了个全!
一口咬开,肉馅新鲜饱满,紧实弹牙,加der老板自己熬制的辣油,绝摆!
提前跟老板说要嫩一点的水煮蛋,拨开直接爆浆! 四溢的蛋液超级浓郁,在淡淡的胡椒加持下,味蕾直接被打开!
灿灿脆嘣嘣的油饼,里面有着飘香的葱花。
干吃也可,泡在馄饨汤里,吸满汤汁,一口下去,一天的能量就此注入!
Huo一碗馄饨,再咬一口饼,收获双倍的快乐! 温和暖乎乎的味道,让起个大早的痛苦就此烟消云散,满满都是幸福!

丹凤街背后的唱经楼西街有种隐隐于市的感觉,两侧高楼林立,街虽不长,但是烟酒小吃便利店样样齐全,来往的食客让这条街充满生气。

去上早自习的小朋友、踩点打卡的上班族、约着广场舞的大爷和老太……路过早餐摊子顺手带走一份早餐,不经意间成了生活的固定节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油饼是现擀现炸的,圆圆的面团在师傅的手中不一会儿就擀成了堪比车轱辘的大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