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人们在买菜的过程当中,基本上喜欢现买现吃,一方面是因为这样做出来的食材新鲜可口,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没有这样的屯粮习惯。尤其是在南方,水果和蔬菜还可以按个出售,可见平日的消费结构。

但是国家却将屯粮的习惯运用到了政策当中,并且每年的粮食总量都在稳定增加当中,到现在中国食物的自给率可以达到65.8%。基本上可以做到人人有饭吃,满足日常的饮食供应,但却依然囤积了全球将近一半的粮食,而这样积极的原因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应对突发状况,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的人口大国,自然在饮食上有着较为庞大的需求人数。并且中国在1959年—1961年的时候,经历过一段饥荒时期。在刚开始的时候人们都以为经历过一段时间便可以恢复过来,但是没想到粮食生产依然不足以供应人们需求,最后持续了几年时间才得以缓慢恢复。

而中国在渡过这段时期之后,更加意识到了粮食的重要性,为了稳定中国环境,开始对粮食进行了大量的储存,就是为了不让这样的状况再次发生。满足国人的日常需求或者及时应对突发状况,即使中国现如今已经有了65.8%的粮食自给率,还是会对粮食进行储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新闻发布会对于粮食储存量的介绍,中国的粮食储存量超过了6.5亿吨,并不会出现短缺问题。在疫情和国际形势这样的困境阶段,粮食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较大程度上的下降,但是国家也能够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受到较大影响,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粮食需求。

二、全球粮食价格出现上涨,通货膨胀现象严重

从2020年开始全球粮食价格便开始进入了上升阶段,直到现在也没有出现过一定程度上的下降。在国际市场当中,谷类、肉类等粮食价格仍然会呈现上涨趋势,这也就意味着通货膨胀现象逐渐变得严重了起来。

加上国家形势较为动荡,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两个粮食大国因为部分原因,导致生产总值走向了下降,国际粮食供应出现了较大缺口。尤其是欧洲国家,甚至需要利用限购来稳定本国国情,以免通货膨胀的进一步爆发。

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中国势必会受到一定影响,在部分城市当中,物价有着明显上涨。原本3元左右的蔬菜甚至会上升到7元以上,比原来多出一倍左右,这也就让人们的生活成本走向了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中国为了在这样的形式当中保障人们的生活和谐稳定,便需要从储存粮食的角度出发。为各类事件的到来,做好提前准备。根据统计中国在2021年的时候大米、玉米等粮食都出现了进口的大幅度增长,为粮食储备做出了必要的购买,这也是中国为了在如今的国际市场当中不受到较大冲击所做出的具体措施。

三、稳定中国国情,不让中国陷入被动境地

中国粮食的自给率虽然较为领先,但是部分粮食的供应还是需要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从而获得所需总量。其中对于欧美国家的依赖性较高,比如大豆的自给率就只有17%需要从欧美国家进口,从而满足大豆的基本供应数量。

并且全球上的重要粮商基本上都属于欧美国家,如果不进行如今的粮食囤积,便会出现受制于人的情况。在历史当中也有不少因为本国出现了粮食危机,而被其他国家大肆敛财的例子发生。

比如一些领土面积较小的国家,一方面本国领土不足以发展农业,另一方面也没有进行相应的粮食囤积,所以便会被一些粮食大国所拿捏。比如交付更多的资金购买所需粮食,被迫答应一些不平等要求,以此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粮食。

而从这样的例子也可以看出,假设中国陷入了粮食危机,便很有可能陷入被动境地,让其他国家趁虚而入。所以为了稳定中国国情,避免这样的不良情况发生,中国大量囤积粮食的行为是很有必要的。

总结

所以中国之所以在自给率达到65.8%情况下仍然囤积大量粮食的原因,是为了在突发情况下保障国家的正常秩序,并且不让国家陷入被动境地。加上由于全球粮食价格的不断上涨,避免中国在国际市场当中受到较大冲击。那么中国还会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人们的生活呢?又有哪些国家会爆发粮食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