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虽然没有摄像技术,但是古代的众多画家们却可以凭借高超的技艺,让如今的我们看到古人的生活场景。

《清明上河图》就是一幅群像画,犹如航拍一般,将汴京城内的繁华盛况展现在我们面前,将其放大10倍之后,还会有很多意外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概况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米,采用了长卷形式,详细地描绘了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以及城内百姓的生活情况,让我们后人见证到了当年的繁荣。

整张图分为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大部分,在画面中绘制了大量的人物。有说他绘制了500多人,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画卷中一共绘制了1695人。

这些人物还跨越各个阶层,涉及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的工种,包含了官员,农民,商人,医生,甚至还有和尚道士,妇女,儿童等等。

除了众多的人物之外,还有牲畜六十多匹,船只20多艘,推车数十件。将古人的生活场景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睡觉男子

整幅画卷虽然绘制的人物事件非常多,但却结构严谨,毫不混乱,段落分明,充分显示了画家张择端对于整个社会生活的洞察力以及对画面的掌控。如今这幅画也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之所以取这样的名字,有一种说法认为它绘制的情景发生于清明节,但细细观看画中人物会发现已经有西瓜贩卖了,街上人穿着也比较单薄,所以不太可能是清明节气;

有一种说法认为清明上河,是当时的东京一种独特的民间风俗,和我们如今的集会差不多,人们在这里参加商贸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将清明上河图放大10倍,会找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正在喂奶的妇女,两个互相扯头发打架的男子。

在一棵古树下,还有一位正趴着睡觉的男人,而这个男人之所以让人意外,就是因为他两条腿都露在外面,好像穿了个红色的短裤,难道是这名男子喝醉了吗?

但他旁边的人对于他的状态并不吃惊,也没有意外,镇定自若的在做自己的事情。

这名睡觉男子特殊的穿衣风格,和古代的服饰发展相关。

现如今我们的服装行业发展迅速,同样是裤子,修身的,阔腿的,颜色不同,材质不同,可以选择的种类非常多。

但说到开裆裤大多数都是由年幼孩童来穿的,成年人应该很少去穿这种裤子,但在古代,最早的时候人们是不穿裤子的。

不穿裤子

《礼记》中就曾提到过服装历史,周朝人们穿的衣服被称为深衣

上身是袍子,下摆直接到脚部,衣袖裁剪成圆形,衣领交叉,背后缝线,下摆比较宽大,几乎能将整个身体都遮住,所以当时对于裤子的需求不大。

中原地区在商周时期基本上很少有人去穿裤子。后来渐渐出现了上衣下裳的形式,下裳指的就是下面穿的裙子,里面基本上也很少穿裤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衣

开裆裤

到了战国时期,赵武陵王推广“胡服骑射”引进了胡人的装束,最大的改变就是在腿上套了裤子,类似两个袖套。

和如今的裤子也有极大的区别,并不是一直提到腰部,而是做了缩小,护住了两条腿。最上面则是用几个布片围绕在腰部,然后扎起来。

前后都是开裆的,因为那个时候,纺织技术也不是很先进,如果将前后缝住的话,很容易伤害皮肤。

胫衣

这就成为了常见的开裆裤,那时被称为“胫衣”,也叫“绔”,富家子弟用丝绸制作“绔”,“纨绔”也是从此而来。

这种服装一直向后流传,到了秦朝时期,人们依然穿着开裆裤,只是在这种裤子外面再加一件下裳,后来又渐渐出现了合裆裤,合裆裤在唐朝时期盛行起来。

当时万邦来朝,大唐要展现自己的风采,但是到了宋朝的时候,很多人又重新穿上了开裆裤。

尤其是在天气炎热的时候,穿起来更加凉快,上厕所也很方便,女子陪嫁的嫁妆中还要放置开裆裤。

宋朝裤子

宋朝时候,凳子、椅子等家具在中原地区渐渐普及,人们的坐姿也有了改变,不再是原本的席地而坐,而是变成坐在椅子上垂脚而坐。

坐姿改变之后,穿着开裆裤的话很容易暴露隐私,于是贵族开始在外面加上裙子。

宋朝贵族女子

当时中原文化认知中,将裤子直接露在外边是不合礼法的,即使穿的是合裆裤也不行,只有宋代女子穿着大多是上衣下裙的形式,在裙子的两侧还留了缝隙,方便人活动。

那时女子基本上是内穿裤,外边再围上裙子。身份越高的人穿得越多,最多可以达到6层。

但是对于大多数底层劳动者来说,这些并不太能讲究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天气炎热的时候,他们不仅会漏出下面的裤子,甚至连小腿都会露出来,方便降温。

上衣会更长一些,稍微盖住下半部分,此时下身他们穿的大多是合裆裤,图中那个男子很大可能就是穿着短合裆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