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常识是:当你希望说某个东西不好时,你需要先拥有这个东西。
这个道理适用于所有场合,尤其是还在读书的学生,当外界大声告诉你“985又怎样”“学历不值钱”时,你要做的是先去摸到门槛,而不是被外界声音迷惑,心安理得地下沉。
01
小e之所以说这个话题,是因为刷到一个B站视频,播放量高达50多万,观众颇多。
视频标题是这样的,《985不是象牙塔,是蛊罐》。
一位此时正在985学校读书的UP主,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在他看来,学校像是人才工厂,考试就是半成品的分流:“究竟是工厂优劣决定原料优劣,还是原料优劣决定工厂优劣?”
这个问题是无解的,他进而提出,985大学也就那样,因为这些大学就是把上一个“蛊罐”里还存活着的,拿出来放到新的罐子里,任其厮杀。
“把活着的拿到市场,卖给病入膏肓的商人。”商人觉得虫子效果好,所以认准这几个罐子,这就有了985学校的盛名。
02
这位UP主的评价十分辛辣,例如称学校为“以成王败寇为铁律的人才工厂”。又如表示自己就读后,与自己想象的大学氛围有很大不同,“所做所想的并不是学到有用的东西,而是怎么赢过别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法则,在若干年前人类还没出现、更勿论心智开化的时期就建立起来。如今人类开始独立思考,却在反驳这项让先辈不被野兽吞下肚的存活能力?
我们不排除有些时候,教育显得有点功利,也就是所谓的“应试”。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试问在十几亿人口里,你到底该如何甄别选择?考试应运而生,随之,学历就成为最先决的因素。
UP之所以说不好,最直接原因是他还没毕业找工作。也许未来,当他有一份渴望的工作时,明明拥有985学历却被更优秀者淘汰,大约也会遗憾怎么没读研读博。
这是一座围城,你要先拥有了才有说它不好的资格。而不是传给别人,这座城一般般,别来。
03
一个非常真实的情况就是,学历越来越不值钱了。
名校学生进卷烟厂,进小城市小学校,进普通街道办……别急着取笑他们胸无大志,而是这份工作已经经过了厮杀和比拼。
我们可以称之为内卷,称之为不合理的现状,但我们不能投降,因为投降了只会更加沉沦,最终到无尽的深渊。
一位hr说:“同一份工作,我也会优先考虑985211,其次才是其他地方一本。”
招聘启事上也写得明明白白,或要求硕士,或要求985、211,再往其后则是地方重本、二本。许多企业的门槛,就限制在了重本,以下者全不可进入。
我们需要做的是正视这种态势,而不是坚称这不合理,学校教育也就那样,于是先行放弃。
改变命运,读书仍是最直接的途径,尤其对于寒门来说,这条上升的路更加坦荡笔直。
就如哈佛在网上分享公开课一样,人们压根不需要进入就能学习,为何哈佛还是无数人的梦中院校呢?学校带给我们的并不是一张文凭,而是更多的东西,先去拥有,再去反思。
UP主可以有指出利弊的底气,但希望观众们知道,他起码已经内卷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