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不是一个政府机构、而是一家私营企业。
作为一个非政府机构,“美联储”就可以更大程度上摆脱政府控制、全权由经济专家团队而不是政客来决定货币政策,这样一来,美联储既与政府相关,又能独立于政府和政治之外。
而且,为了能让“美联储”尽可能地制定公正的货币政策,条例规定,未来的“美联储”主席要求必须是非政治人士,这样才能尽量与政治切断联系,以避免被政客操纵。
事实上,这种设计确实有其高明之处,给予了专家更大的决策权,让美国的经济多次化险为夷。
1993 年 10 月,美国经济形势开始急剧攀升,有引发通胀的前兆,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力排众议,决定连续7次调高基准利率,控制了市场上货币流通量,使美国经济成功软着陆。免于通货膨胀。如果“美联储”属于政府机构,这样频繁高效地调整在美国冗长的决策体系中,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格林斯潘是“美联储”的第 13任主席,由里根总统提名担任,他也是任期最长的主席,任期从1987年到2006年,一共20年之久,跨越六届美国总统。
当然,这也是“美联储”史上最硬气、最具个性的主席之一,多次怒怼总统,只秉承专业精神,有时候甚至六亲不认。
1990年夏天,美国总统老布什多次找格林斯潘面谈,希望“美联储”能够超发货币,这样就能暂时提升经济、降低失业率,这样有利于自己下一届连任。老布什当时是权倾天下的美国总统,按道理说,再怎么也得给他几分薄面,但实际场面却有点儿尴尬。
为何格林斯潘连总统的面子也不给呢?原因是美国总统只能提名“美联储”主席人选,却不能开除他。据说正是因为这一年美国经济的不良表现,最后老布什没有成功连任。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设计,这样既可以保证“美联储”的独立性又可以保证其专业性。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而非仅仅是美国国家货币,所以需要更为独立的决策权,才能让“美联储”主席恪守公正和底线。这也是保持美元信誉的最好方法。
当然,央行大量发行钞票,确实是能让经济暂时高速增长的捷径。因为货币多了,商业银行就能以很低的利息拿到央行贷款。企业也能以较低利息借到钱扩大经营,民众也能以低利息借到钱消费,这样市场就繁荣起来了。但这样做危险也是很明显的。
有人说,繁荣应该是好事,为什么有危险呢?因为货币是一把“双刃剑”,发多了就会引发通货膨胀,继而导致社会动乱,就如津巴布韦一样,严重时国家会被拖入泥潭,一蹶不振。
防止通货膨胀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央行更加独立,央行以自己的专业性做出判断,这也是许多国家多次惨痛经历总结出来的经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全球的各种恶性通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央行缺乏独立性,被政客操控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