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粉丝姐,真名吴雪芹,今年39岁,安徽安庆人。在北京闯荡了18年,度过我人生中最好的年华。虽然我们在北京也有房有车有户口,公司业务也还算稳定,但我们总感觉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在这座城市没有归属感,总是偶尔感到莫名的焦虑和不安。刚看了牟老师《10年前有人问我为何离开北京,发现我一直初心未变》这篇文章,我突然豁然开朗,在北京,想要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真的很难或者力不从心。所以2021年3月,也就是去年,我们一家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么多年的奋斗成果,叫了一辆大货车,全家搬到了幸福指数居高不下的长沙,定居在美丽的梅溪湖。我们全家都特别喜欢这个地方,我们爱长沙,更爱梅溪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面说下我的工作和创业经历

2003年,21岁的我只身一人到了北京,正赶上那一年非典,就跟现在的疫情一样,所有人都足不出户,没有公司招聘,我也只能在出租屋里待了大半年。

那是电话营销刚兴起的年代,那时候pc端互联网都没怎么普及,百度还在公交车上打广告,打开一份人才招聘报纸,全部都是招电话业务员的,我没有学历也没任何背景,我第一份工作当然就是电话业务员。

别看这份工作不起眼,想做好真不容易,第一,电话打给谁,要找目标客户;第二,目标客户的电话要自己去找;第三,好不容易找到了目标客户的电话,敢不敢打过去?那个时候信息没现在这么发达,我们查找客户资料都是去图书馆,周末基本都泡在图书馆里,看新闻有报道哪个地方负责人,做好记录,回来就通过114 找这个负责人的电话,然后鼓起勇气电话拨过去…………(当时我们是卖珍藏类的礼品的,锁定的目标客户是省、市、县政府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这份工作把我从一个极不自信的山里灰姑娘变成了一个激情四射、勇敢自信的销售员,我的工资也从最开始500元底薪飙升到了月入过2万,仅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这份工作也让我知道了流量的重要性,我之所以每个月都拿销冠,是因为除了勤奋外,我比别人更会找客户信息,我每周都能开发大量的精准客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3万的月薪拿了半年之后,我就不甘心给老板打工了,我就辞职自己干了个小公司,还是电话营销,卖的依旧是珍藏类的礼品(比如 08年奥运会邮票钱币珍藏册这种),在北京卖这种很有优势,当时这个利润很可观,500-800元进的货能卖3000-8000元不等。刚开始就自己一个人,从进货,打电话销售,发货,开票等都是自己完成,这样干了三个月,我觉得应该招更多的人跟我一起干,于是我就开始招人,公司业务员最多的时候也有50人。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大家找大量的销售线索,一直干到08年8月结束,就感觉不怎么好做了,原因是大家都习惯上网搜索了,动不动就百度去查找,网上价格一搜就能查到。

09年到14年,这中间很多的磕磕碰碰,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我真的觉得人生需要导师,需要引路人。

第二次创业的项目一直做到现在,就是微信增粉业务。那是2015年,刚进入4G时代,也是移动互联网正兴起的时候,手机流量贼贵贼贵,人们走到哪,都要问一下“老板wifi密码多少?”我们做的一个项目是-商业wifi,变现逻辑就是,用户连我们提供的免费wifi,关注一个公众号,就可以享受免费上网服务,全国省会城市的商场餐厅 影院 医院等场景都有覆盖,这个项目,我们跟有点牛总公司还成立过合资公司,为有点牛各城市分公司提供本地涨粉服务

差不多到17年的时候,4G流量越来越便宜,公共场合连wifi的需求不再是刚需,我们就做了另一款共享设备-共享体脂秤,当时竞争也很激烈,很多同行。17-18年,这个时候我们的粉丝都还是不够卖的,尤其是本地粉丝供不应求,19年的时候明显感觉公众号粉丝需求明显下降,但是我们在17年底的时候就把大部分研发投入在个人号增粉这块业务上,同行做线下增粉的,能提供个人号增粉服务的不多,因为太繁琐了,各种不稳定、封号,我们在这一块一直深耕到现在,应该说目前我们是线下增粉行业中为数不多的能做个人号增粉的公司。由于20年疫情的冲击,北京70%的餐饮店倒闭,其他城市也差不太多,我们体脂秤的量严重夭折,从一天十几万的新增用户掉到一天三五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疫情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会,进入所有的公共场所都要求要戴口罩,于是有了大家在商场 地铁 医院 高铁站等场景看到的免费口罩派发机,每个用户扫描二维码,每天可以免费领一个口罩。目前长沙市的地铁 高铁 商场 医院等场景,每天给长沙市民送 出去5-8万只口罩,这些流量全部是我们在运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从公众号走下坡路以来,我们的同行竞争对手都逐渐转行了,因为公众号粉丝需求量 骤降,但是我们的业务却越来越好,是因为我们把80%的粉丝都加进了个人账号,加上我们提供了同行不愿意提供的附加服务,所以我们客户需求相对很稳定。

欢迎大家到长沙来打卡,请你们吃最地道的湘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