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菌

今年1月29日,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小康股份)公布了2021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公告提到:

预计2021年度业绩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5000万元到-155000万元。

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为-291000万元到-251000 万元。

到底实际亏损如何呢?日前,小康股份公布了2021年的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小康股份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7.18亿元,同比增长16.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24亿元,较2020年的-17.29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小康股份年报

自从跨界联手华为,推出赛力斯SF5车型以来,小康股份这家曾经打造过“东风小康”神车的车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存在感就不断提升。

但从业绩报告来看,小康股份的转型之路并不容易,一边是亏损持续扩大,一边是销量不足、增长缓慢,市场认可有限。而和华为的合作中,它还有沦为代工厂的危险。

01

小康股份从电器弹簧、车用弹簧业务起家,慢慢切入整车制造行业,至今已有近40年历史,而和东风集团合作推出东风小康,成为其发展壮大的转折点,2016年小康股份成功上市。

随着新能源汽车成为风口,作为传统车企的小康股份,凭着多年的经验和技术积累,也进军新能源造车领域,并于2016年在美国硅谷推出了赛力斯品牌。

不过赛力斯开始具备一定的知名度,还得等到和华为合作。宣称不造车的华为,联手小康股份推出了“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华为的销售渠道,让赛力斯SF5出现在各城市的华为展厅里。

受华为概念的拉动,小康股份的股价也是一路上涨。

那么,过去一年,小康股份的市场销量到底如何呢?年报显示,2021年全年小康股份产量277183辆,同比减少0.25%;销量266616辆,同比减少2.55%。

具体到新能源汽车板块,产量41701辆,同比增长115.43%;销量41440辆,同比增长104.3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小康股份年报

其中和华为合作推出的赛力斯SF5,自2021年4月正式上市以来,月销量分别为129辆、204辆、1097辆、507辆、715辆、1117辆、1926辆、1385辆、1089辆,共计8169辆。

总体来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小康股份的增长势头较为强劲。不过在传统微型车和经济型车等车型之外,赛力斯SF5所代表的中高端领域,小康股份的竞争力还是明显偏弱。

哪怕有华为的销售渠道加持,赛力斯SF5的年度总销量,只有8100辆出头,相较于蔚来、理想、小鹏三大国产新势力,这一数据只是它们月度销量的规模。

公布2021年业绩报告不久,小康股份还公布了今年4月的产销快报。而从数据来看,产销量的增长都相当可观。

其中,新能源汽车当月销量8552辆,赛力斯为3439辆;前四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2752辆,赛力斯8483辆,同比暴增1211.13%。也就是说,今年前四月,赛力斯的销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

来源:小康股份4月产销快报

不过要注意的是,去年年底小康股份和华为推出了定位为中型豪华 SUV的高端智慧汽车品牌—AITO,首款车型为问界M5,于今年3月面市。按照年报披露——首月交付超3000辆。

赛力斯今年销量暴增,是因为包含了问界M5。产品的升级迭代是好事,但随着新车型推向市场,也让才市售一年左右的赛力斯SF5陷入了“停产”风波,引发了不少车主的不满。

来源:小康股份公告

关于赛力斯SF5是否停产,今年年初,小康股份对外表示,赛力斯SF5和问界M5都是赛力斯公司的车型,公司还将不断推出新车型。这其实和变相停产没有本质区别了。

02

在发布问界M5时,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一度野心勃勃地表示,在2022年将挑战30万台的销售目标。

余承东后来说,30万辆确实吹牛了。不过小康股份近几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确实是在不断加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网络

目前小康股份拥有重庆两江智慧工厂及十堰空港工厂,而位于沙坪坝区“赛力斯凤凰智慧工厂”即将建成投产,投产后将增加整车10万的产能。

在持续追加投入的同时,小康股份的业绩亏损面也在持续扩大。

2020年,小康股份实现营收143.0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7.29亿元,而去年全年,营收167.18亿元,同比增长16.89%,亏损则来到18.24亿元。

小康股份并不是一直都是亏损状态。在上市的2016年,小康股份的营收为161.92亿元,归母净利润5.14亿元,其归母净利润转为亏损,也是在2020年才开始。

来源:网络

当然,新能源造车本身是烧钱的领域,别说恒大这样的跨界玩家,就是已经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的国产新势力,目前依然在为盈利而努力。如理想汽车,去年全年净亏损3.215亿元。

而今年一季度,小康股份的亏损还在扩大,归母净利润为-8.39亿元,而上年同期亏损为5.33亿元。

业绩亏损背后,小康股份的研发投入在增加。

2021年,研发投入为19.48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为11.66%。不过,相较于上一年12.73%的占比,研发投入力度似乎在下降。

来源:小康股份年报

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作为支撑,加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限,在这个基础上,小康股份的持续亏损,就更加值得警惕了,因为烧钱并没有换来销量的快速提升。

03

在华为和小康股份的合作官宣时,不少人好奇,为何华为会选中小康股份这样生产传统微型车和经济型用车的车商。

其实,小康股份在新能源领域缺少足够竞争力的发展现状,恰恰给华为布局造车业务提供了更大的主动性。如果小康股份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新能源车企,华为介入以后,也不会有太多的用武之地。

事实上,从二者推出的第二款产品问界M5就能看出端倪。它不仅更高端豪华,华为的介入程度也更深了。

按照余承东的说法,“除了提供关键的汽车硬部件外,华为手机的工业设计团队、软件团队、用户体验团队也参与到合作中”。

在上一款车型赛力斯SF5的合作中,小康股份和华为的合作模式是,前者负责研发、制造、交付等供应链环节,后者主要负责品牌和渠道销售,毕竟赛力斯SF5本身是在既有的车型上改款来的。

来源:官网

至于问界M5,产品的规划、设计等环节,华为都有参与。换句话说,华为属性更强了。

这不免让外界产生疑问,小康股份的主动权是不是在下降?是不是在沦为代工厂,就像江淮之于蔚来汽车那样?

在年初的投资者会议上,小康股份强调,“我们以前和现在都不做代工厂,更不是代工厂,小康和华为开创的是联合业务深度跨界合作新模式”。

小康股份忌讳外界给自己安上代工厂的帽子,这并不难理解。毕竟它造车多年,在汽车行业有一定的积累,进军新能源也是下了血本,如果只是沦为代工厂,那无疑捞不到多少好处。

但如果华为的介入程度在提升,那么,小康股份的主导权、控制权下降,是必然的事实。背靠华为这棵大树,又想完全主导产品的全部环节,想想也不太现实。

这可能是小康股份回避不了的难题。在高端新能源赛道,小康股份谈不上有什么成功产品和经验,想要弯道超车,必须依靠华为这样有意造车的巨头。

只是,就像那句俗语“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所说的,和多家车企都有合作的华为,给的越多,意味着小康股份的主动权失去的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