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远宦帖》中的“远宦”,指在远处做官的友人。在体式结构上,此帖字距偶尔有所关连,但行间历历在目,仍未完全脱去章草体态,而且是隶草多于真草,仍然是隶书的草写而非真书的逸笔草草。作品全文:“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书法名帖,篇首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体“晋王羲之《远宦帖》”书签及三十个大小不等的印章。今人断句有所不同,如“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有的断句为“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有的断句为“多分张念,足下悬情”,见仁见智,大同小异,而且各有依据。

做为尺牍,《远宦帖》是一封普通书信。因开笔写有“省别”二字,又名《省别帖》。唐人摹写,纸本,无款。纵二十四点八厘米,横二十一点三厘米,六行五十三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墨缘汇观》著录,刻入《十七帖》《澄清堂帖》《淳化阁帖》。《宣和书谱》也载入其文。在笔墨技巧上,此帖注意用笔运笔及其浓淡干湿对比变化。第二行末端“昌诸”二字左边略有残泐,顺题意可复原,宋拓《淳化阁帖》依据《右军书记》释义为“昌诸”,联系上下句读为“武昌诸子亦多远宦”,指他当年在征西将军庾亮幕府,先做参军后做长史的一段经历,并怀念当时的同事和朋友。是书圣晚年对青年时代那段军旅生活的回忆。当时与他一起供职的人员,有著名清谈家殷浩,他后来做为扬州刺史,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不听王羲之劝告,曾两次率军北伐,果然失败,今流行的成语“咄咄怪事”,就是他失败被贬后赋闲在家,以手悬空做书写状嘴里并叨念出来的字句。王羲之做会稽内史前,曾做过护国将军,就是由殷浩向朝廷推荐的。孙绰以后做了会稽郡的右军长史,与书圣志同道合,公事之余,经常以诗文唱和,也被称为一代文宗,与谢安等名士均被称为东土即会稽郡的著名诗人。其实人们均知王羲之的《兰亭序》写得好,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还有被称作《兰亭后序》的跋文,就出自孙绰的手笔。王羲之的堂弟王兴之,是他三叔王彬的第四子,那时也在征西将军庾亮属下供职。庾亮字元规,是著名书法家庾翼的长兄,又是王羲之的文友,不仅善音乐而且也善书法,工行书和草书,史评其书法“强骨慢转”,“任纵盘薄”。庾亮的妹子是晋明帝司马绍皇后,为皇亲国戚。他与谢安的从兄谢尚都是当时著名音乐家,打算改革音乐,有一传统乐舞曲《文康伎》,就是庾亮卒后,外甥晋成帝司马衍赠他为太尉,谥文康,并亲自为大舅拜柩,其家人戴面具,扮成庾亮生前模样持羿而舞。庾亮临终,曾举荐王羲之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代替自己的职位。以上所述,就是书圣写信时的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人文心态,表现出一种晚年对当年依依不舍的情怀。此信写作时间是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和九年(334年)。在这之前,他的好友周抚于咸和七年(332年)因襄阳失守奔逃武昌,被朝廷免官,赋闲在家。周抚是东晋名臣周访之子,原是王羲之二从伯王敦手下一位将军,王敦官大将军、江州刺史,镇守武昌时,第二次起兵反晋后病死,周抚被朝廷收降,在平定苏峻、祖约叛乱中将功赎罪,后卒于益州刺史任上,与王羲之多有书信往来。信中“武昌诸子亦多远宦”,指的就是王羲之和他的同僚殷浩、孙绰和从弟王兴之等人。也有人认为“武昌”指陶侃。可是陶侃于咸和五年(330年)镇守武昌,两年后(332年)去世。临终前举荐庾亮代替自己镇守武昌,也正是那年周抚因失守襄阳奔武昌,免官赋闲在家。而王羲之于晋成帝九年赴武昌为庾亮征西参军后转长史,庾亮临终前也曾举荐王羲之代替自己镇守武昌。至于信中的“老妇”,系指羲之夫人郗璿。郗璿字子房,高平金乡人,是太尉郗鉴次女,有兄弟姐妹五人,她和父亲郗鉴及大弟郗愔、二弟郗昙均善书法。唐代著名书法史论家张怀瓘《书断》赞扬她说:“郗氏甚工书。”

《远宦帖》是由章草向今草的过渡和发展,为王羲之代表性的作品,但字与字之间上下连属不多,在体式上今草中仍然掺杂章草,但已具备今草规模,毕竟是一幅富有时代气息和艺术特色的精品。作品既有书圣超逸俊爽、妍美流韵的审美共性,又以顿折峻利为主要特色,技法上以方破圆,笔墨酣畅淋漓,富有创意。在用笔上短健利落,笔墨气势跳宕鲜明,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于婉丽中透出方刚内蕴而又显得气韵抒缓,有着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个性特点,表现了一种风格的独创性,既不同于痛心疾首而越写越草的《丧乱帖》,也不像感叹人生无常的《频有哀祸帖》,与浑穆内蕴而由行书发凡渐变草书并使二者融合的《孔侍中帖》也不相同,还有俨然连绵草或接近一笔书的《上虞帖》《长风帖》《七月帖》《雨后帖》《大道帖》,风格明快的《妹至帖》《其书帖》与此也有差别,当然与用笔浓重而又开阖有度的《行穰帖》也不一样。这是书圣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于逸笔草草中写出的富有个性特点的书法作品,弥足珍贵。在章法布局上作品疏密有致,用笔典雅,线条律动,顾盼生姿,充满了溢美流韵。观赏此帖的用笔用墨,除了使用中锋并以此为主外,多有侧笔取势的偏锋。在笔墨技巧上也如王羲之《书论》所说:“夫书,字贵平正安稳,先需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元人赵孟頫《松雪斋书论》赞赏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需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他在《阁帖跋》中还认为:“王羲之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谈及用笔大致又分用锋和用毫两方面,还有中侧、藏露、提按和转折、平移、翻绞、快慢、曲直、起伏以及用墨用水等诸多手法;章法讲究作品的谋篇、布局,包括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牵丝、映带、布白等对比手法运用,这幅作品都能见出端倪。结字又称结体,指字体的结构及方式方法。我们暂且抛开篆、隶、真几种书体不论,单就行书和草书而言,正奇、顿挫、抑扬、方圆、大小、疏密、聚散、势度,也就包括了具体方法。草书的缠绕、牵丝、映带、腾挪等,也包括行草书,使得墨色线条于简洁中见出律动和飘逸,富有情趣和变化。整幅作品构思巧妙,骨肉丰沛,肌理悄皮而冷逸,于婉约中见出遒媚,俨然大家闺秀而又不乏小家女儿之态,具有普遍性,因此意义深远。古今学习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不乏其人,草书是个重要门类。初学草书者如果先行临摹《远宦帖》,便是不二法门。这和学习行书先来临摹《官奴帖》然后再临摹《兰亭序》,是一样道理。所以学习草书,《远宦帖》是绕不开的教材,因为这是王羲之草书中的上乘作品。此作除了高古苍丽而又婉转嫣然,是由章草入今草的过渡体典范外,布局匀称合理,不激不厉,不枝不蔓,骨肉丰沛又能见出媚趣,精到圆熟,富有特色,充分表现了王羲之的才学和禀赋。

单就作品的用墨用水而论,也是干湿相当,恰到好处。在书写体势上,作品虽有许多章草格局的延续,但已经从容不迫地过渡到了标准的今草,并具有些须行草的意趣。用笔方法特别是运笔技巧,虽然字体大多相对独立,但有些字体出处毕竟还是用了诸如连带、缠绕诸多创新技巧,于章草的韵致中显示出今草的骨力胜和质感。作品的牵丝、映带等手法及其缠绕技巧也非常别致。第一行开始“省别具”三字的前二字用笔连带,律动自如,显得浑然天成,美不胜收,这种微妙变化表现在注重细节处理上,非常生动,富有韵律美和节奏感,当然也有所缠绕。还有这行的“小大”二字,在距离感上虽拉得过近,但仍不连粘,右边的一点巧妙向左倾斜成撇,映带出“大”字一横,且映带却不连粘,特别“小”的竖钩写法,入锋起笔,收笔则轻松提起,变化微妙,非常到位。第三行开头“子亦”二字有意连粘,颇为传神。“远宦”二字运笔时表现出线条粗细对比,意趣盎然。这行最后二字“兼怀”之“兼”字缠绕法,紧凑爽利,最后横写左拐成撇,映带出“怀”字,意境深远。第四行“数问不”三字虽然体现的是章草遗韵,却是出新创新,表现了一种特殊书法境界。“数问”二字的连粘,加上缠绕、连带手法的运用,也是韵致美的书写典范。“数问”下面“不”字的结构特点不仅意趣美,而且风趣,尤其一横和一竖钩处理方法,就很特别。左边一撇及右边一点的写法,用笔捷断,连续处理成不同意象的四点,其中有三点收笔朝着竖钩方向聚拢,而竖钩则衍化成斜方横点,显得三面开张,玲珑剔透,变化诡异。使用起笔入锋和收笔提起出锋的技巧,尤其是左右两点,为使字体结构有所区别和变化,突出单体字艺术特色,作者有意让左点细近并与竖钩连属,右点却拉开稍远距离,采用隶书遗意,使之不再连属,提笔出锋的幅度也略大些,四点表现出四个方向,并有上左右三点朝着同一方向,开合有度,相互依存而又不尽相同。这种笔墨技巧,有意强化章草韵味,一并融合到今草中。这行“顷”字,完全象征性符号化了,简到不能再减,耐人品味。这行“疾笃”中“疾”的一横,先向上翻转后又左下斜动成撇,“笃”字一撇穿过横画先成右上拐角后,妙漫流转而下,兀自圆转向上向右收笔,跃如自然而又恰到好处。第五行开头“救命”二字连粘,细节描摹清晰,起收和运笔富有变化,节奏感强。欣赏作者的用笔用墨用水,似乎在干涩浓淡中有意运用了缠绕绞转法,显得字体潇洒,技高一筹。这样的相对连粘或映带,充分发挥了毛笔的弹性作用,非常之别致。这种缠绕、绞转、连属写法,体察其运笔速度和技巧,第一笔映带后,第二笔通过连带、缠绕手法,一气呵成,律动感和节奏感特强。显然,这是今草手法的巧妙运用。最后第六行“足下”二字,作者特意使之连粘,上下贯注,一气呵成。

值得一提的是,《远宦帖》在字体字义识别上,像“省別具”、“足下”、“问”、“慰多”、“念”、“悬”、“武”、“宦”、“怀”、“妇顷”、“恒忧虑”、“至”这些字的写法,也容易写错或写成白字,我们欣赏特别是临写时,应引起注意。还有以上谈到的“不”字的四点成形和起笔收笔采取不同向度,使作品在格局上特别是字体律动上,富有变化。正是《远宦帖》的这些优长或特色,构成了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显示出赏心悦目的艺术魅力,以此体现出今草结合章草的悠长韵味;与此同时,也体现出共性寓于或存在于个性之中的书写艺术特色。

需要辨识的是,第五行最后“平安”的“安”字,与上一个“平”字相互映带比较,宝盖头下的“女”字连笔写法,乍看似多出一折笔,实际上,《宋拓淳化阁帖》和《十七帖》本略有差异,是被放在第五行,“安”字由“平”字的一横结束时向下左拐而成撇,由空间距离感的延续映带出“安”字,并以毫尖入笔草写成宝盖头的一横,由左向右运动作向上倾斜状后,兀自向下圆拐,接着向左斜上穿越横线,继尔向下折成拐角,再次穿越橫线,向右下方律动圆转,然后向上翻转,穿过“女”字的横线,又是一折角,接着向左下方律动,再次圆转上翻成横线后,律动为向下向左圆转,形成撇状后捷断收笔。在技法上,上翻下转,左缠右绕,痛快爽利,一笔成书,妙不可言。如此技法,没有深厚功底是很难以完成的。而且这种运笔方式別具情趣和品格,如同《兰亭序》中二十个“之”字各具形态那样有趣,就是所谓“因势利导”,使之一气呵成了。关于这一特殊写法的有关佐证资料还有《龙保帖》,那是一幅仅有二行十一字的行草书,现藏英国博物馆,第一行第四字“平”映带出第五个“安”字的写法,与《远宦帖》“安”的写法,非常接近呢!

此外,依据唐人《右军书记》记载,作品中的字体边缘整齐,但墨色有些呆板。这是临写时应该注意的地方。如第二行“昌诸”二字连属为一笔书,第四行“数问”的“数”,第五行“救命”二字,第六行“知”字,有的是单体字一笔连属,有的是多体字一笔连续,实际上都是“一笔书”的技法,也是宋元明清那些连绵草书大家的启绪开端者所津津乐道的。

纵观草书《远宦帖》的突出特点或优长,是今草结合了章草,形成特有的体势和形态,但仍然是一种“过渡体”式的特有风格,韵味悠长。至于作品的体势和形态,足以表现出中国书法史上书体的衍变发展过程和特征。在整体谋篇布局上,此作结体匀衬,行距字距也都清晰可见,而且左顾右盼不失矩度,点画之间富有变化,笔法娴熟、浑厚而蕴籍,章法布局巧妙合理,每一字体都历历可见,格调潇洒而又淡定典雅,风神殊异,与众不同。这幅作品和王羲之其它作品,在个体风格上有所差异。在王羲之书法艺术整体风格中,此作品又有着独特的个性风范,也就是艺术风格多样性中的独特艺术风格或艺术风格的独创性,以此真切地表现了一种逸美流韵及其时代风釆,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多样性风貌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