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技、道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哲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根本性的美学问题。在今天世界各国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一个方面是人欲横流,一个方面是技术高严,一个方面是大道之不存,这样的问题许多人都知道,然而很少有人从理论上进行过深入和全面的讨论。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当今世界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有哲学家来回答这样的问题。

■ 文| 邹建军

首先,因为作者所提出和所讨论的问题是很重要的理论问题,并且也是很严峻的现实问题。关于“道”的问题,是一个很有高度的哲学问题;关于“欲望”的问题,也是“自我”之所以存在的重要前提问题,因为如果没有了人的“欲望”,也就没有了人的存在;“技术”的问题同样是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了当今世界特别是中国许多重要的领域,包括伦理、宗教、人性、社会等。

其次,欲、技、道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哲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根本性的美学问题。在今天世界各国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一个方面是人欲横流,一个方面是技术高严,一个方面是大道之不存,这样的问题许多人都知道,然而很少有人从理论上进行过深入和全面的讨论。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当今世界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有哲学家来回答这样的问题。

而为什么作者不愿意引用前人的东西,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呢?显然,这样的选择也是有意而为之的。今天,许多人所谓的学术研究大多流于形式,许多所谓的学者只是追求外在的功利,不再追求内在的价值,正是这样的现象的大量出现,让中国的学术研究出现了严重的倒退。

几乎所有的学者都喜欢引经据典,而从来或少有得出自己的结论;有的学者只喜欢钻研故纸堆,却不去研究现实中所存在的问题,往往在一篇论文中只是引用前人的东西就超过大半,而自己的东西则又少之又少;有的学者只是这人讲那人讲,开口闭口都是先贤古师,却就是没有自己所要讲的东西。

本书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故意不引一条材料,,也没有一个所谓的“注解”,却仍然可以剖析中国所出现的重要的社会现象,讨论中国所面对的重要的现实问题,当下的中国学界是不是可以进行深刻的反思呢?

我们为什么在每一篇论文中都需要引用前人的东西,为什么都一定需要“注解”呢?如果都是这个说那个说,而我们自己又都不说,这样的论文算是有所研究吗?我们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没有发现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或者发现的问题离我们的时代和生活距离太远,或者不存在任何相关性,那我们有必要进行研究吗?我们研究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三、这本书不仅是全书没有一个“注解”,而且全书之后也没有其他学术著作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按照今天中国高校的学位论文或学术单位的科学著作,没有“参考文献”或者“参考文献”不全,都被认为是不合要求的,这样的要求本来并没有什么问题。

然而,在我们所见的许多著作和论文的“参考文献”中,也是存在诸多问题的:有的只是列出一个目录以形成了一种阵式,不论是参考过还是没有参考过的,都列进来再说,以壮声威;有的学报系统发表的学术论文,“注解”与“参考文献”混在一起,让我们看不清哪些是“参考文献”,而哪些是“注解”;有的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是经不起推敲的,不是书名错误就是版本错误,不是缺少作者就是缺少译者。这样的“参考文献”也只是流于一种外在的形式,而不涉及到学术研究的内在的本质。

虽然所评论的这本学术著作没有“参考文献”,但我们从书中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来进行立论的,是在阅读古今中外许多著作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的。在这部学术著作中,作者涉及到了许多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从故事到情节,从人物到语言,作者大学本科是学文学出身的身份色彩显得特别深浓;同时,也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哲学基础和硕大的美学根基。

他本科的时候在武汉大学读的是中文系,在硕士阶段于中国社科院读的是美学,在德国于海德格尔再传弟子那里读的是西方哲学。所以我认为没有几十年的阅读和研究,是不可能完成这样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的。那么,书后有没有“参考文献”,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哲学不追求外在的形式,美学也可以讲究内在的发现,本书的作者于此所体现的,也许正是这样的不合流俗的独立的思想作风。参考了就列出,没有参考就可以不列出,这就是有还是没有的根据。把从前的一切阅读都放在脑后,重新开始思考与探讨一些根本的问题,这就是本书作者的一种选择。

本文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华裔小说、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与文学地理学。本文标题为编者加,原题《体例的逆行与学术文体的创新——以彭富春著作<论大道 >为个案》,此为第2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