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问出这个来,说明这位朋友对格律诗规则有一定了解,并且因为了解而产生了质疑。

对于不求甚解的学习者来说,知道“古体诗可以押邻韵,而格律诗不行”这个知识点就够了,但是这位咨询的朋友很明显还想知道“所以然”——这种学习态度是好的,也是正确掌握知识,避开死记规则的好方法。

很多时候,我们多问一个为什么,就会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而不仅仅限于格律规则的学习。

这也正是我的《格律诗专栏》希望给大家带来的学习态度,注重平仄关系底层逻辑领悟,避免死记硬背。因为只有这样,才算是有求知的思考,而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点的灌输。

知识因为思考才会真正变成你的知识,才会被你真心接受并在创作中使用,你才会做出和大多数格律诗爱好者共通的选择,成为古诗词成长路上的同行者。

对于成年人来说,说服不重要,选择才重要。你选择了求知、学习、掌握,那也就是选择了大家成为可以成为诗友的基础,也因此才能正常交流。

对于那些一开始就拒绝的朋友,说服是乏力的,不如选择不交流。

以前曾经试着很努力地去“不打不成交”,后来发现实在是浪费时间精力,还得不偿失——因此选择很重要,这也就是我平时说的“态度很重要”,当你不是以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的态度,而是以一个杠精的态度来质疑,跟你多说一个字都是多余的,直接忽略对大家都好。

不用说服你,我选择忽略你。

话回正题,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要如何打开思路。

请问一个小问题。 对于古代发音来说,在平水韵中,邻韵字的读音差别大吗? 比如一东和二冬。 如果大的话,为什么古体诗可以押邻韵?如果不大的话,为什么格律诗不能押邻韵?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不过说起来也不复杂。

为什么古体诗可以押邻韵?

首先要搞清“邻韵”这个概念,这个昨天在直播间也有朋友问到了,可见虽然很基础,但确实很多朋友不知道。

什么是邻韵?就是相邻韵部。自古以来韵书都是按照发音将汉字进行排列,这类整理肯定是寻找发音相同的字合成韵部。那些发音相似,又有细微区别的字,整理了出来,却发现如果分在一个韵部,会有误差,就会新开一个韵部,那么这两个韵部自然是紧靠了,相邻了。

所以邻韵韵部中的字大多是发音相近,却又有区别的。就好像咱们现在学习的“in”、“en”、“ing”、“eng”,明明发音相近,但是又能明显感觉到前后鼻音区别——这在中国古代韵书划分中就是邻韵,当然具体到每一个字,有可能发音变化比较大,会出现有些字不在邻韵的情况。

不过在大数据方面,邻韵就是这么回事。

像问题中提到的“一东”和“二冬”在当时的发音肯定是有区别的。据考证,唐代以前,汉人对“东”、“冬”读音:东读如dūng,而冬读如dōng。于是韵书整理者就将两类现在看来一样、古代读音有区别的字,分成两个韵部,并分别用“东”和“冬”作为韵部称呼。

古人虽然时间比咱们多,但绝对不会无聊到吃饱了没事做,将一些发音完全相同的字开出邻韵来——实际上为什么会出现“上平”、“下平”?就是因为同一个平声部中字太多,所以人为区分出上、下,看上去比较规整。你看宁可分上下,却还是在一个韵部,所以邻韵既然另分韵部,必然是发音有区别的。

这一点不用质疑,就好像“诗是韵文”一样,在当时的发音系统下,可以说是绝对的。

到了今天,邻韵混合,诗变得不押韵,其实都是古今发音变化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个问题,邻韵字的发音,有区别,但是不大——正常情况下是可以押韵的。

所以古体诗可以押邻韵——不过这个邻韵的概念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我们现在知道平水韵是106个韵部,但实际上它的前一个版本《大宋广韵》有205个韵部,分得更加细密。

从205到106个韵部,是怎么来的——还不就是对邻韵进行了大量的合并?所以,一开始押韵的字在邻韵,到平水韵很可能就同韵部了。

而古体诗的出现,是在音韵研究、韵书之前就出现了的。所以古体诗的押韵是混乱的、方言性的、没有系统的。

《诗经》、两汉民歌在创作的时候,它会不会考虑以后西安官话的发音对自己的影响?肯定不会。它当时怎么押韵,它就怎么编,怎么唱——注意唱的时候还会发生变调,变音,因此对于真正的古体诗(先秦两汉)来说,押韵绝对是各自为政,非常混乱的。

这种情况,即使到了韵书出现,还是不能统一标准,因为韵书的出现是以某种方言作为基础的。就好像我们今天以普通话为标准,大唐的官话可能就是西安周边方言。

因此,不是古体诗可以押邻韵,而是在后人特种方言标准制定的韵书中,前人的古体诗没有办法合韵,或者说只能大致合韵——因为从先秦到两宋又过了一千年,很多口音因为时空的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不能要求古体诗与韵书严格合韵,因为完全做不到。

那么为什么格律诗又不能押邻韵呢?

那是因为到了唐朝,韵书在沈约四声标注开始流行之后,就逐渐成为了诗歌创作的基础——所有的诗,不论是乐府诗、还是新兴的格律诗,都要在这个发音的基础上创作——这其中诗歌科举无疑是最大的推广动力。

格律规则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格律和韵书互相成就,但是,又互不相关。

格律只是要求按照韵书押韵,但是押什么韵,并没有要求——这就是为什么新韵下格律诗依旧可以存活的原因,不要一谈格律诗,就认为非平水韵不可。

要知道对于唐宋用韵来说,平水韵已经非常宽松了。正因为《大宋广韵》的韵部过细,如果不入邻韵,格律诗就会死,才会出现孤雁出入群、葫芦韵、辘轳韵等这些对格律用韵的宽松。经过几代诗人的试探性改革,到最后刘渊一口气把大部分邻韵合并了,这是有利于诗人创作诗歌的,所以很快就流行并成为正统——当时肯定也会有执着使用《大宋广韵》的老古董反对。

不用《广韵》写诗,那就不能叫古诗,我们想象一下当年的反对者,和今天那些执着于平水韵古意的朋友,思维上有什么不同吗?

如今同样有人反对用新韵写格律诗,认为古诗就得古韵——这就是思维的僵化,甚至连唐宋诗人都不如。

太阳底下从来没有新鲜事。

因此所谓的韵部改革(唐宋韵——平水韵,平水韵——中原音韵,再到中华新韵、中华通韵,以及今天的汉语拼音韵母押韵),实际上就是用韵向格律诗做出了巨大妥协。相对来说,在这种妥协下,等于把格律诗的及格线从60分拉到了20分,如果你还不能押韵,还要使用邻韵,那你的水平得多臭?

所以,诗人们公认使用平水韵不能再使用邻韵,否则就是水平太臭,写格律诗就不合格。

我们现在提倡新韵,实际上就是把这个及格线拉到了5分,只要发音大致相同就算过关。

总共才十四个韵部啊,还要用邻韵,那简直就是饭桶了。

所以说平水韵不用邻韵,是中国古代诗人的及格线,而新韵不用邻韵,则是当代诗人写古诗的及格线——虽然只有五分,但是还大把的人做不到。

当然大部分人不是做不到,而是没概念。

君不见,认为不押韵也是诗的人何其多也?

诗是韵文,写诗第一件事就是要押韵,不论近体诗、古体诗,还是现代诗,都必须押韵——押什么韵,不重要。

至于邻韵这个问题,到新韵下已经完全消解,根本就不再是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